中国志愿军来源: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最初想以“支援军”名义出兵朝鲜。在征求民主党派人士意见时,黄炎培说: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言不顺,这个仗就不好打,如果是支援军,就有跟美国宣战的意思了。毛泽东听后认为有道理,说:我们不是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的。
因此出兵朝鲜的军人就叫中国人民志愿军。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称号
1、黄继光和杨根思荣获了“特级战斗英雄”和“特等功臣”称号,47名获得“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称号,荣获志愿军“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称号的有4人:罗盛教、孙凤钜、王兴记、张益仁,荣获“一级战斗英雄”、
“一等功臣”荣誉称号的有4人:卜广德、毛张苗、孙振禄、魏玉德,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72人,荣获志愿军“二级模范”、“特等功臣”称号的有4人:胡金华、陈振安、张明禄、吕玉久,荣获志愿军“二级模范”、
“一等功臣”称号的有45人,此外,抗美援朝战争产生“特等功臣”89人。
2、志愿军空军评选出三等功以上的功臣8000多人;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300多个,其中荣立集体一等功的单位6个;由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批准的特等功臣16人,一等功臣68人,内有21人同时获得了英雄或模范的光荣称号。
3、1952年10月23日,为表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援助朝鲜人民反抗美国侵略与保卫远东及世界和平事业中所建立的功勋,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决定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一级国旗勋章,并分别授予在战争中立下特殊功勋的志愿军指战员一级、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三级国旗勋章,一级、二级战士荣誉勋章及军功奖章。
10月25日,志愿军领导机关隆重举行庆祝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两周年大会,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代表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自由独立勋章和军功章分别授予志愿军领导及参加大会的20名英雄和功臣代表。
4、1953年6月25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在朝鲜人民反侵略战争三周年上,在志愿军领导机关驻地桧仓隆重举行授勋典礼,将一级国旗勋章授予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及代司令员邓华、副司令员杨得志,政治部主任李志民,
并授予杨根思、黄继光、孙占元、杨连第、邱少云、伍先华、胡修道一级国旗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将一级国旗勋章追授给志愿军一级爱民模范罗盛教。同时,还将各种勋章赠予46名战斗英雄、人民功臣代表。
5、1953年10月27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三周年,在桧仓举行隆重的授勋典礼,分别授予志愿军领导和165名英雄、模范、功臣代表各种勋章和军功章。另外,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还有杨春增、杨育才、李家发、许家朋。
6、1958年10月24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在平壤举行隆重授勋仪式,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勇上将、政治委员王平上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授予志愿军副政治委员梁必业中将等高级指挥员二级国旗勋章。
7、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231190名志愿军官兵荣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颁发的各种勋章和奖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获得者12人: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许家朋、孙占元、邱少云、李家发、杨连第、杨春增、杨育才、胡修道。
同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的有9人,分别是: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杨连第、孙占元、胡修道、伍先华、杨春增、李家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志愿军名称的由来
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同时征求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意见。最后命名为志愿军,并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和编制。表示中国不是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虽然名称为志愿军,但实际是现役部队整建制地参战。
战争初期,这一名称让联合国军误以为这不过是一只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后来联合国军弄清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成建制的正规部队,只是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后,也继续承认“志愿军”这一名称,以便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避免将战争升级。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命令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面对重重困难,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10月8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待命出征。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内遂行空中斗争和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任务的军种。
1950年10月,志愿军首批部队入朝,决定组织志愿军空军参战。
其基本任务是:在友军空军和地面防空部队的协同下,夺取并保持重要地区的局部制空权,以掩护交通运输线,保卫军事和工业目标,支援地面部队作战。1951年3月成立志愿军空军领导机关,刘震任司令员(后由聂凤智代司令员)。
志愿军空军的歼击机和强击机的作战半径很短,为支援地面前线部队作战,需要有前进机场,为此,在朝鲜北部抢修了一些简易机场,但因遭到美国空军连续轰炸而不能使用。志愿军空军只能使用国内基地,因而难以对“三八线”南北地区的地面部队进行空中火力支援。
1950年10月8日,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面对重重困难,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待命出征。
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同时征求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意见。最后命名为志愿军,并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和编制。表示中国不是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虽然名称为志愿军,但实际是现役部队整建制地参战。战争初期,这一名称让联合国军误以为这不过是一只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后来联合国军弄清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成建制的正规部队,只是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后,也继续承认“志愿军”这一名称,以便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避免将战争升级。
当时的口号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从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开始了向朝鲜的进攻.中共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策.在正式出兵前,对出兵的名义问题做了认真研究.开始时,毛主席和周总理商量,想用“支援军”的名义出兵.他们为慎重起见,决定征求一下民主人士的意见.
征求意见的通知发出后,中国民主建国会领导人黄炎培便登门造访.毛主席和周总理一起听取了他的意见.
黄炎培说:“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名不正这个仗就打不好.所以对这个问题要认真考虑.”
“我们叫‘支援军’,”周总理说,“支援朝鲜人民嘛.”
黄炎培说:“这样叫,是不是师出无名?需要再考虑一下.”
“怎么是师出无名?”
“‘支援军’,顾名思义,是派遣去的.谁派出去支援?当然是国家.这样,我们是不是要向美国宣战?”
毛主席一听,点点头说:“对,有道理!”随手拿起一枝铅笔,将“支援”两字划去,改成了“志愿”,接着说:“我们不是跟美国宣战.不是国与国宣战.我们是人民志愿的嘛,这是民间的事儿,人民志愿去朝鲜帮助朝鲜人民,不是国与国的对立.”
周总理兴奋地做了一个手势,“对,世界上有许多志愿军的先例,马德里保卫战就有各国来的志愿军.”
黄炎培也很同意叫志愿军,笑道:“师出有名则战无不胜!”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称,就这样定了下来.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与此同时,国内也掀起了抗美援朝运动.朝鲜战场上,在朝中人民军队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1953年7月27日,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至此,朝中人民军队取得了抗击美帝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运动也胜利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分批回国的,1958年全部撤离朝鲜.
说明那些军人是以志愿军人的身份参加战争的,而不是以中国国家名义出去作战的。中国政府在政治风险上规避成功。
“志愿军”的意思就是说,军队官兵自愿参战,而不是受国 家的法 律规定参战的,也不是国 家派遣的,非国 家行为。
历史上典型的志 愿军,其实是西班牙内 战时期的“国 际纵队”,来自世界四十多个国家的共 产党 员三万多人,自愿来到西班牙参加战 争,保卫左 派的西班牙政 府。
那些“志 愿军”大部分都是平民,并非接受过严格训练、编制科学的军 人,只不过偶尔有一些有军事经验的退役老兵或预备役士兵而已,战斗力不强。比如当时有个美国志 愿军——林肯营,八百多人,打了一天就剩二十多人,绝大多数人开第一炮的时候就跑了,可见这种志 愿军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中国人民志 愿军”其实是有名无实,因为我们的部队其实都是国 家派去的,根本不算“志 愿”。因为中国当时不想和美国直接对抗,不想爆发第 三 次 世 界 大 战,所以不能以国家名义参战。
其实当初,我们最初的打算就是用“解 放 军”的名义参战,后来又弄了个“支援军”。当时的政务院副总理、民 主人士黄炎培认为,这两个名字都难逃国家名义。所以最后定了个“志愿军”。
正因为如此,所以从法律上讲中国并不是朝鲜战争的参战国,所以当初朝鲜停战协议签字的时候,桌面上也没有中国国旗,并不是后来朝鲜给拿掉了的。
中国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开了一个“国际恶例”,后来,但凡有任何国家想对其他国家动武,又不想承担战争责任的时候,就会让部队以“志愿军”的名义参战,实际上对二战以后局部战争的加剧发挥了不好的作用。这是当年的中国领导人们始料不及的。
1、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因为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所以人们将志愿军称为最可爱的人。
拓展资料: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10月25日,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方面部队的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参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而成,总计有240万人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委是彭德怀,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宋时轮、陈赓为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至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即分批从朝鲜撤离。1959年1月,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建制均被撤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志愿军
因为有一篇课文叫<<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巍巍先生在朝鲜战场发回的一篇我军战士的战地报道,登载过各个军报,后来转载人民日报。抗美援朝时期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有感与人民军队的伟大和质素的精神,人民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因为他蕴涵的不朽意义,后来泛指全军。<<谁是最可爱的人>>也走进了中学教科书,也使我人民军队的崇高精神代代相传。
一九五零年十月八日,就在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在毛主席的提议下,政治局一致通过彭得怀统帅大军入朝作战! 毛主主席先想了个“中国人民支援军”的名字,可是总觉得有些不妥,至于什么地方不妥却又说不上来。
当日,白髯飘飘的政务院副总理,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求见毛主席,黄老先生一捋胡须道:用“支援军”的名义,仍然难以区分这是官方或非官方的军队。顾名思义,“支援军”是派遣出去的,谁派的?不是国家吗?那不等于是向美国宣战吗?不如用“志愿军”的名义,可以更准确的表达军队的非政府性质,这是中国人民志愿组成的军队!
黄炎培老先生随手一拈就给主席出了个妙策,主席当即哈哈大笑:“黄老先生指教的好啊,就叫“中国人民志愿军!”
名震世界军事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就这样诞生了。
以后当美国惨败的时候,美国的军政首脑一致高叫他们遇到的是“中国正规军”,根本不是“志愿军”!但由于害怕战争扩大,他们在军事行动以及以后的谈判中不得不承认我方“志愿军”的名义,并以此下台阶,没有向中国宣战。英法以及其他仆从国更是说自己反对并且没有用中国交战。黄炎培先生一语就为中国争尽了主动。
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同时征求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意见。最后命名为志愿军,并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和编制。表示中国不是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虽然名称为志愿军,但实际是现役部队整建制地参战。战争初期,这一名称让联合国军误以为这不过是一只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后来联合国军弄清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成建制的正规部队,只是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后,也继续承认“志愿军”这一名称,以便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避免将战争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