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重量2500KG/m3
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
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
4、石子重量2200KG/m3
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
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
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
混凝土比重是2500kg/m3左右。各种型号的混凝土比重略有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1、混凝土比重是2500kg/m3左右。
2、普通混凝土的密度一般按照2400公斤/立方米计算,高强混凝土可以按照2450算。
3、特殊的混凝土,比如发泡保温混凝土可能只有几百公斤每立方,陶粒混凝土1800左右,防辐射的重混凝土可以达到3500公斤每立方甚至更高。
4、各种型号的混凝土比重略有不同,如下表所示:
拓展资料:
1、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2、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3、混凝土按照表观密度的大小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这三种混凝土不同之处就是骨料的不同。
参考链接:混凝土(土木工程材料)_百度百科
这要从混凝土的分类说起
重混凝土密度大于2800千克每立方米
普通混凝土2000到2800千克每立方米
轻质混凝土密度小于1950千克每立方米
一般工程中设计混凝土在2350到2450之间 可以取2400
水泥混凝土密度:
密度即是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质量。通常,我们认为物质是是连续的,没有间隙的。因此密度就等于其质量与其体积之间的比值,也就是材料的密度。但是,在化工等学科中,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堆积在一起,会由于形状的不规则而产生空隙。此时,用这堆材料的质量除以其外观的体积得到的密度与材料本身的密度是不相同的,这个密度就叫作表现密度。空隙体积的总和与外观体积的比值叫孔隙率(porosity)。空隙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混凝土的表现密度>2600。
一般来说,C10至C20等级的混凝土,其容重在2360-2400kg/m3之间,C25-C35一般约2400-2420kg/m3。C35-C40一般约2420-2440kg/m3之间。
一、按干表观密度分类
1.重混凝土
重混凝土是指干表观密度大于2800kg/m3的混凝土,采用密度特别大的骨料(如重晶石、铁矿石、钢屑等)制成,具有防x射线、r射线的性能,故又称防辐射混凝土,广泛用于核工业屏蔽结构。
2.普通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是指干表观密度为2000―2800kg/m3,以水泥为胶凝材料,采用天然的普通砂、石作粗、细骨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混凝土,主要用作各种建筑的承重结构材料。
3.轻混凝土
轻混凝土是指干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的混凝土。按组成材料可分为三类: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大孔混凝土,按用途可分为结构用、保温用和结构兼保温用等三种。
二、按表观密度分类
1. 重混凝土。表观密度大于2600kg/m3的混凝土。常由重晶石和铁矿石配制而成。
2. 普通混凝土。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m3的水泥混凝土。主要以砂、石子和水泥配制而成,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品种。
3. 轻混凝土。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包括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等。
混凝土的表观密度≥2800kg/m3,为重混凝土;
1950kg/m3≤混凝土的表观密度<2800kg/m3,为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的表观密度<1950kg/m3,为轻质混凝土。
通常设计中,混凝土按1m3计,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外加剂、掺合料、水等的质量按kg计,其密度近似等于混凝土原材质量/1m3,通常在2350~2450kg/m3。
混凝土中由于混入空气,或者物质间物理化学变化产生或者专门设计的气泡,其密度往往偏小——如泡沫混凝土。
扩展资料
混凝土发展历史
考古人员发现5000年前的凌家滩先民不仅能够制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开始稻作农业,饲养或捕猎猪、鹿、鸟禽等多种动物丰富饮食品种。另外在房屋建设中,他们已懂得类似钢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烧土,木骨撑泥墙”的建筑工艺。
1900年,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钢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看到莫尼尔用铁丝网和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后,受到启发,于是设法把这种材料应用于房屋建筑上。
1879年,他开始制造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后发展为整套建筑使用由钢筋箍和纵向杆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梁。仅几年后,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楼时采用了经过改善迄今仍普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主柱、横梁和楼板。
1884年德国建筑公司购买了莫尼尔的专利,进行了第一批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实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耐火能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1887年德国工程师科伦首先发表了钢筋混凝土的计算方法;英国人威尔森申请了钢筋混凝土板专利;美国人海厄特对混凝土横梁进行了实验。
1895年—1900年,法国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桥梁和人行道。1918年艾布拉姆发表了著名的计算混凝土强度的水灰比理论。钢筋混凝土开始成为改变这个世界景观的重要材料。
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见无机胶凝材料)。
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
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表观密度
钢筋混凝土约2551Kg/m3。
钢筋混凝土中的受力筋含量通常很少,从占构件截面面积的1%(多见于梁板)至 6%(多见于柱)不等。钢筋的截面为圆型。在美国从0.25至1英尺,每级1/8英尺递增;在欧洲从8至30毫米,每级2毫米递增;在中国大陆从3至40毫米,共分为19等。
在美国,根据钢筋中含碳量,分成40钢与60钢两种。后者含碳量更高,且强度和刚度较高,但难于弯曲。在腐蚀环境中,电镀、外涂环氧树脂、和不锈钢材质的钢筋亦有使用。
在潮湿与寒冷气候条件下,钢筋混凝土路面、桥梁、停车场等可能使用除冰盐的结构则应使用环氧树脂钢筋或者其他复合材料混凝土,环氧树脂钢筋可以通过表面的浅绿色涂料轻松识别。
扩展资料:
一、特性
混凝土是水泥(通常硅酸盐水泥)与骨料的混合物。当加入一定量水分的时候,水泥水化形成微观不透明晶格结构从而包裹和结合骨料成为整体结构。通常混凝土结构拥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大约 3,000 磅/平方英寸, 35 MPa)。
但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通常只有抗压强度的十分之一左右,任何显著的拉弯作用都会使其微观晶格结构开裂和分离从而导致结构的破坏。而绝大多数结构构件内部都有受拉应力作用的需求,故未加钢筋的混凝土极少被单独使用于工程。
二、工作原理
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的。首先钢筋与混凝土有着近似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不会由环境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其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有时钢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间隔的肋条(称为变形钢筋)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
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混凝土
这要从混凝土的分类说起:
重混凝土密度大于2800千克每立方米
普通混凝土2000到2800千克每立方米
轻质混凝土密度小于1950千克每立方米
一般工程中设计混凝土在2350到2450之间 可以取2400。
干密度2300-2350公斤每立方
湿混凝土2350-2450公斤每立方
所有的混凝土基本差不多,与强度等级无关
kN/m3是重力密度,与密度不同
但本质意义相同
按混凝土的分类
一):重混凝土密度大于2800千克每立方米
二):普通混凝土2000到2800千克每立方米
三):轻质混凝土密度小于1950千克每立方米
一般工程中设计混凝土在2350到2450之间 可以取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