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拟游连云港
《在海一方》的视频中展示的连云港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
这是未动身前在网上搜索连云港相关风景时看到的视频。
好羡慕那些下海弄潮的人们!真希望也能这么痛快地玩一次。
想不到的是,这个不很强烈的愿望似乎很快就要实现……
之前筹备已久的大连三飞七日游,终因旅游淡季,游客稀少,组团游人数不够,且其行程计划与我的休假时间相冲突而夭折。
为此,在大连的朋友惋惜不已。
四姐刚好休长假,且想去探看远嫁江苏多年的六妹,于是促成连云港之旅。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相较而言,似乎大连的海更为有名。不知道这两个地方哪儿更好玩呢……
不过,对于我,只要有海,有海就是好地方,有海就有美的期待。
我们坐了长达三十多个小时(早先知道要这么久可能就不会去了)的列车在9月4日凌晨近一点才到达连云港东。
早上九点钟多,为了省时,与之前联系好的旅游社经理初略拟定出游计划,请了导游同行。
我们的计划是,在连云港玩两天,然后去苏州看园林,最后到常州老六家。
当然我们只在连云港用导游。
不知道连云港是否就只有三个地方好玩呢,在旅游社的推荐下,我们选择去了渔湾,连岛和位于新浦区的花果山。
下面简约说一下三地之游。
二,渔湾
4日上午十点左右,我们到渔湾。
以为渔湾,顾中思义应该至少是水区吧,导游却带着我们爬山,这倒是个意外的名不符实。
一路顺着山之溪流上行,倒也凉风习习,清爽怡人。看到的不过是陡峭的山路,浅浅静静的溪流,一些嶙嶙怪石,如此而已。
但是,当地人聪明,占了在海边旅游区附近的有利地势,故而一草一木皆有典故,都列为景点。
于是,但凡有点儿模样的就以其形似而命名,再冠以神话故事佐之,因是吸引游客。
老实说,比起乡下老家的山,不见得怎么出色,也没有惊艳的地方。唯一吸引人的,就是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那挂不大的瀑布带来的清凉,及山水之清洌。
导游小姐看到我们的失望,一再强调说,渔湾的平淡无奇归因于天旱少雨,缺水导致溪流几近干涸,很多与水有关的景点泯然而失,所以不复往日的美景……
也许导游是对的,但这是我们当时对渔湾的观感。
上山时天气还晴好,到山顶便觉风带寒意,下山回来,天气突然转冷,不得不时而抱着胳膊温暖自己。
等我们坐上公共汽车准备往下一个景点连岛进发时,天色已然阴沉起来,风带着哨声呼呼从窗边经过,吹过祼露的胳膊,有如山泉一样带着些冰凉的寒意。
三,连岛
紧接下来的行程到连岛的海滨浴场,衣衫单薄的我们经受了一场风与沙的侵袭。
西大堤白天的样子很单调,就是一人工大堤大概两个车道的宽度,不如网上看到的有夜灯修饰的华美。
车经过西大堤时,导游嘱咐我们关上窗户。堤内的海水风平浪静,而堤外,汹涌的海浪喷涌着白沫越过高高的护堤打在路过的车辆上。
到达连岛,气温更接近于北国深秋。
未进入浴场,风强有力地守护着大门,无形的力量让人举步唯艰,不时暴躁地掀扯着我们的衣服,拂乱头发,推挡着竭力阻止我们向海边靠近……
风里裹挟着沙子,不停地洒落在衣服的褶皱里,且还毫不客气地撒入我们的眼睛、嘴里,人都不敢张嘴说话。
我们站立的位置几乎与海持平,故而眼前无边无际的海,猛一看,仿佛一个巨大怪兽厚重灰暗的脊背在载沉载浮着,粗重地呼吸着咆哮着躁动不安,随时会抬头上岸似的恐惧,又给人墙倾般的压迫……
混浊的海水在远处汹涌着排山而来,浪潮一次次地没过沙滩吐雪喷雾地冲向岸边,一时水底似乎危机四伏……
果然气势磅礴,一种说不出的震撼,心跳竟失去往日的节奏不安起来……
眯着眼看向远处,灰蒙蒙海天一片没有明显的界线,也没有飞来飞去的鸥鸟。
除了面前的汹涌的大海,面前只有厚厚而不结实的乌灰的尘土般的细沙,踏下去鞋子都要没入沙里。
这里不属于热带,甚至亚热带,没有椰子树倒在意料之中,附近也不见礁石儳岩。这样的沙滩,是不可能有贝壳之类的……
这么荒凉的景点,除了我们,四顾再没有别人,整个浴场跟渔湾一样冷清。
期间,导游借口危险一直不让我们走下海滩。
风一直很大且冷地吹着,我们只在空旷的海边无聊地站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临走,在海边一家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商店,买了一个比拳头还大的海螺,老板称之为福寿螺,和一挂白玉兰般的小海螺做的风铃,算是到此一游的纪念。
心下还是有些遗憾的,这就是著名的连云港的海吗?这个海与我希望看到的海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气温早已下降到近二十度。
在来海滨之前,我们在墟沟开发区转悠,希望能买件外套御寒。
走了几家,没什么喜欢的样子,可能知道我们是游客,勉强看中的卖主喊价贵得离谱。
那样质地的衣服,在广州也不过百十元而已,物非所值,而且重要的是占据行李有限的空间。
所以仍然穿了单薄的无袖上装,外套一件白色长袖防晒服,以为这个时候的天气,再冷也不过如此吧。
当天回到宾馆倒也无事。
四,花果山
下一天的行程安排是去游览位于新浦区的花果山,才知道原来齐天大圣美猴王的故里花果山竟在江苏连云港。
当天傍晚,雨开始淅淅沥沥,在窗外如泣如诉地一整夜。
早上起来,天上仍然不稀不密地飞着雨丝,我穿了薄薄的纱衣外套。
看到路人们穿着很厚的夹克衫,俨然深秋已驻足此处久矣。心下不以为然,觉得未免夸张。
没有太阳,飞着不大的细雨,不晒不热不用打伞,这样的天气,爬山正是好时机。
我们坐游览车上山直达水帘洞。
水帘洞果然飞瀑如练,如帘似地垂挂在洞口。旁边有小径通往洞中,并不需要孙大圣的本事也能进入。
正如《西游记》中写的一样,洞内石桌石椅石床俱全。
导游说,洞口处的石桌石椅就是当年吴承恩奋笔疾书完成这部传世之作处。
洞已经被人工打通,顺着隧道走,出口处中间有一柱,分两个出路,曰“左幸福,右财富”。
四姐说:“我要财富!”,就从右边出去了。
导游小姐说:“我要幸福!”她从左边也出去了。
到我了,幸福与财富,两样于我,一个是望尘莫及,一个我并不在意。但是出去必须选择一条路,我还是比较向往幸福,所以我也从左边走出。
洞外守候着维妙维肖拿着金骨棒的孙大圣和钉耙的猪八戒,即上来邀请我们合影留念。
“你们的师父呢?”
“出国去了!”孙大圣答道,想不到唐僧这老和尚也不甘寂寞赶时髦学现代人出国留学呢:)。
“那,沙师弟呢?”我又问。
“上学去了!”猪八戒说……
跟昨天一样,一路上遇到稀稀落落的几个游客。
气温已经降到几近于20度,雨一直下着,一路烟雨朦胧。
山风很大很凉,刚好跟我们走路产生的热量互相抵消,所以在山上游走的时候,并不觉得寒冷。
在山风细雨里,头发与衣袂齐飞,雨雾共云天一色。
也象渔湾,花果山中但凡稍有人形的东西,都被标注列为了景点,且还能说出个典故来。
一块有些象人侧面的石头被称为“笑和尚”,不远处两棵枯死的老松树被说成是被不守清规好色的笑和尚调笑羞死的两位美女。
等等,不一而足,让你不能不佩服当地人的聪明智慧和商业头脑。
如果没有那个广播系统在头顶上在山雾间在古曲伴奏中不停地解说的话,可能风光更为怡人。
因为给人的感觉还未脱离喧哗的闹市。
本来,山是宁静的,游人都有导游相陪,风景解说的工作由他们来做好了,放了这么个装置,不免有画蛇添足之嫌。
五,心中的大海
在连云港的两日,一直是阴天,透过车窗什么时候看海边的远山都是云雾缭绕,天地相连。
是不是这就是“连云港”得名的由来呢?
总的印象没有广告的那么好。
不过,也许是我们去的时机不对,人少,阴雨,天冷,或者真正好玩的景点没有走到,在氛围上首先就打了大的折扣,从而影响了观感罢。
从花果山下来时,时间正当午,连云港之旅正式结束时。
我的病旅却起程了,气温的转变引起的明显的不适,因此苏州园林之游只好放弃,直接搭乘去常州的长途汽车……
现在还在想,总算又接近了一回大海,又似乎从没有接近过。?
如果连岛就代表着连云港的海,那么,这次的看海,跟上次去珠海一样,又是一趟失望之旅……?
我心中的大海不是珠海压抑的深黑,不是连云港不安的浑浊。
它仿佛是一幅由远而近由深蓝而浅蓝的蓝色系的油画,海水在喘息着翻腾着堆雪砌玉般接连不断地涌向金黄色的海岸……
沙滩上有五颜六色的贝壳,有大螃蟹,有巨大的笨笨的翻不过身的海龟,可能还有瞪着狡黠眼睛的八爪鱼,及在海水蜿蜒游动的恐怖的海蛇……
鲨鱼巨大的黑三角脊翅旗帜般在远处游弋,不时喷起很高的水柱,跃出水面时张开硕大无朋的巨嘴……
椰树招招,怪岩嶙嶙,海鸥声声,海水渺渺,海天连接处,白云朵朵,天空一片洁净的碧蓝……
大海,我怎么感觉无法接近地遥远?大海,向往你的心愿与情怀依然未了……
心中的海,就象一位慕名已久羞涩美丽的少女,约好了相见,却总在关键时刻带着面纱隐去,每次只能看见到她离去时最后逶迤的衣裾,无法一睹芳容般让人怅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
作者:驿路铃声2006-09-16 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