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书评怎么写

时间:2024-02-01 00:27:29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我们读完一本书,想要就这本书发表一些看法,并把这些看法写成文章,这就是书评。
书评的含义有二,既是文字也是行为。 是在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也是指对书籍进行价值判断和评论的行为。
书评不同于读后感。读后感的主要任务不是对书籍进行价值判断,而是记录个人阅读某种书籍后的所感、所想、所悟;是以读者的心理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阅读的对象为中心;在写作上它通常只是围绕阅读对象的某一个点而抒发开去,几乎可以不考虑书籍的整体情况,甚至可以仅仅把阅读对象作为引子,然后就大谈其感想、大抒其情怀。
书评评什么?凡与作品、作家有关的都可以评。可对作品的思想意义、艺术特色、社会价值进行分析评价;可对作家的创作经验、人品学识进行总结评述;可对读者的阅读进行指导;可对作品的本身的得失从各个角度进行议论;可结合作品的评论,探讨各种美学问题等等。
怎样评?一般可分三个步骤:介绍——评价——推荐。
“介绍”是指对所评的书的内容作言简意赅的概括叙述,让读者对该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评价”可以是总括全书作鸟瞰式的评述,也可以聚焦于作品的细部作画龙点睛式的点评。评价作品既要注意评价的科学性,更要注意见解的独创性。
“推荐”是书评的结尾,有好书与读者共享的意思。
书评大致可以分为五种:介绍性书评。内容主要是简单介绍某种图书的基本内容,常常带有广告色彩。评介性书评。意在介绍书籍主要内容的同时,还对其特点、风格、主要成就以及缺陷等给子简明扼要的评论。专业性书评。从所评对象的专业角度来写的,具有一定的学术性。阐发性书评。此种书评有时对所评对象中的某一问题继续作深入的探讨,有时也对所评对象中的某个论点进行反驳,还有时以所评对象为引子升发开去,大谈某些个人见解。书话。这是一种散文化的书评,它评论书的内容,也评论书的编辑或装帧,更喜欢谈其作者或相关的掌故,除具备书评的一般功能之外,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例文:
于丹《<论语>心得》为什么走红
佚 名
尽管都知道中国的文化宝库是博大精深的,无奈那些经典,却那样佶屈聱牙,拒凡人于千里之外,我们学者对它们的诠释,同样深奥渺远,更说不上借助它化解现实给予的困惑,成为具体而有效的谋求生存发展的精神武器。
站在于丹背后的,是精神饥渴者。
要实现持久的社会和谐,除非千千万万普通百姓能够找到对抗精神贫困的良方,下层民众的身心发展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沸沸扬扬的是否需要重掀国学热的热潮里,于丹以这种方式,展现了她的价值取向
如果说,刘心武、易中天为央视“百家讲坛”打造出了文化品牌,给于丹的登台铺了路,不如说,是中国当代社会广大群众,对如何适应当代社会变革的人生需求的寻求,把于丹推上了大红大紫的地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价值体系的重构中,怎样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在东西文化深刻而又大幅度的碰撞中,怎样保存自我?在职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现实面前,如何让自身脱颖而出?在如此快节奏的现实中,怎样让自己心灵愉悦地生活……诸如此类的问题,严峻地叩问着每一个中国人。
于丹的《论语》心得,就在这时刻出现了。
孔子的《论语》,本来就是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是孔子在教导学生过程中的人生思考,是一位学问家在两千多年以前求生存、求发展、求学问、求职位、求发达、求荣华、求和谐、求高贵的人生体验,于丹却把孔夫子和当代人的生存际遇相衔接,用一个“心得”,把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处世哲理,融解在一个又一个发生在当代世俗的生活故事之中,国内国外的都有,它是那样通俗,那样平易,那样率真,那样具体地可以与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上口,那样清晰地回答了人们生活中所碰到的、甚至让他们碰过壁的种种问题,哪能不句句直指人心,句句击撞着人们的心灵?
于丹现象,彰显了以《论语》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走向群众,不仅仅是迫切的,而且是可行的。
于丹,让我们想起了尤努斯。她的背后,和尤努斯一样站着数以亿计的瘦骨伶仃的穷困者。不同的是,站在尤努斯身后的是物质的穷困者,而站在她背后的,是精神饥渴者。在沸沸扬扬的是否需要重掀国学热的热潮里,于丹以这种方式,展现了她的价值取向。就因为她心里装的是民生。于是她成功了,走红了。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