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一”懒惰什么都不做,“二”勤快,一直不休息。
一不做,二不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yī bū zuò,èr bù xiū,意思是指要么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性做到底。
出自: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翻译:张光晟在临死一不做二不休意思是什么?前说:传语后人:要么不做,做了要索性做到底。
一不做,二不休。的近义词:狗急跳墙
【解释】: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出自】:《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mò]墙。”
译文;人们急了烧香,狗急了就会跳墙。
【示例】: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近义词】禽困覆车、铤而走险、垂死挣扎、孤注一掷、穷鼠啮狸、困兽犹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