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青春马赛克

时间:2024-01-16 06:00:22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手工打码

《放荡青春》是一部荷兰电影,荷兰电影年产量不多,《放荡青春》无疑是最近两年荷兰电影当中最值得注意的一部。该片首次上映于荷兰鹿特丹电影节,稍后,则在第2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当中获得未来景象奖提名。

影片改编自比利时作家Elvis Peeters 2009年的同名小说;取材也来自荷兰的真人真事。除了入选2018年鹿特丹影展的“跨界观点”单元,瑞内·埃勒(Rene Eller)的这部长篇电影。

去年在台北电影节 – “怪奇物语”单元也名列“超限”尺度。透过一场法庭陈述以倒叙的方式,揭开剧中四位主要角色“西蒙”、“露丝”、“莉丝尔”以及“汤玛斯”的证词与内心世界。

《放荡青春》是目前比较公认的一个电影翻译名。这部荷兰电影的荷兰语直接翻译则是“我们”。当然“我们”这个名字不能迅速呈现该片的内容态度,反倒是《放荡青春》简单明了,让影迷知道它演的就是青年人的“放荡不羁”。

但是,从电影精神主旨的角度讲,《我们》这个名字更为博大精深一些,该片讲得其实不仅仅是一个青春故事,更像是一个“我们”世界当中普遍面对的青年问题。

《放荡青春》真正的故事主干人物,出现在剧情的第四章节。这个青年因为和父亲发生冲突,而离开自己的家庭,带领自己的朋友们开始了一段青春的冒进之旅。

起初,他不过是砸了父亲生意合作伙伴家的玻璃,还真的只是小孩子的作为,稍后,便逐层放大了自己的青春欲望,并且最终走向犯罪了。

荷尔蒙的冲动感没有被有效控制,并且没有被引领到有效的社会范畴当中来做正面建设工作,所以,《放荡青春》最终的结局,是灰暗的。

编剧兼导演雷纳·埃勒,躲在《放荡青春》背后,不慌不忙地讲了这么一个荷兰小镇的故事。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当作一个“荷兰小镇”故事,是“异域风情”的一部分罢了。

但是,《放荡青春》的直接翻译名“我们”,更为有效,这样的青春,又何尝不是我们的青春呢?青年犯罪题材,往往会出现尺度上的棱角,因此,我们的电影当中不太愿意触碰这类内容。触碰浅了,影迷觉得假,触碰深了,尺度上过不去。

电影的视觉、故事的陈述是开放的,那种开放不完全是对外人公开一宗不可告人的秘密;更像是处身在“我们”的小小群体里,所昭示的青春意念。

西蒙甫一开始便将所有人、所有荒诞行为的准则,交付到几个不太懂事,未经思考的少男少女群体身上。“我们”虽几乎与“不幸的事物”画上等号,可是在人们看来,一切并非那么没有逻辑可循。

昏庸的政客只是汤玛斯放浪形骇的自圆其说,他在最后对法官的证词上强调:“这一切都不是为了我们,全都是为了芬可(即意外身亡的同伴)。”汤玛斯的目地达到了,市长范兰伽东(父亲事业上的伙伴)被定罪下狱,而那个“我们”即缩小成了我,即他自己。

PS:这部电影差点超出西少推片的底线,学生党禁入!好好学习,不要天天想上!

老规矩,公众号内发送片名 放荡青春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