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知名不具
绝大多数的信,都有收信人和写信人姓名,但有些信,涉及机密,不想给人知道是谁写的,或者寄给谁的,那就有必要不写出姓名来。但收信人和写信人双方当然心中有数,这就叫“知名不具”。
办法之一是把名字设计为读不出的花押,当然双方事先要知道对方花押的样子。这样第三者看到信都不知道是谁写的,有保密的作用。但这花押平时使用得越少,保密功能越高,如果你到处都用,等于公开了身份。
如朱元璋的花押,这是朝廷中人人皆知的。只能起到复核身份的作用,并不能保密。
花押印也有保密作用,上面的文字不容易读出,印章可以保持一致,手受伤了签名就有麻烦。
如果不用花押,在信件后写“名心肃”也可以。“肃”本来是恭敬的意思,常用语信件的敬语,如肃上,肃拜,肃颂等。“名心肃”的意思,就是你心中知道我是谁。
这是黄道周的一封议论朝政的信,内容敏感,最后落款是“弟名免具”(我就不写出来)的意思。“免”字下面的凤翅势,左右两笔次序是倒笔写的。
有些人会写“名两隐”“两浑”,意思是你我名字都不写了。梁启超就有几封这样的信,但要小心,有时候从信件内容还是可以分析出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