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斗阵来看戏

时间:2024-01-14 06:02:21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高甲戏来自语言资源快讯 00:00 04:15

斗阵来看戏--高甲戏

高甲情缘

小时候电视、电脑和手机这些电子设备还没有普及,我最开心的时刻就是,每次村里请来一班人表演“高甲戏”,而我们就搬着小板凳到台前看,有时候抢不到好位置就骑在爸爸的肩膀上看。台上的人都画着很是夸张的妆容,台后各种乐器有节奏地敲打着,敲锣打鼓很是热闹,戏文里的故事常常惹得台下阵阵欢笑。

高甲戏又名'九角戏'、'大班'、'土班',戏班到海外演出,侨胞称家乡来的戏是高等甲等戏,戏班回来就自称为'高甲戏'。还有一说,是高甲戏有九个角色故称'九角戏'。发祥地为福建泉州,最初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是闽南诸多(表演流派中)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就这样代代传承

高甲戏有丰富的武打程式,早期采用闽南的'南拳'、'斗狮'的套数,后又吸收了木偶戏、京剧的武打程式加以丰富。

发展

高甲戏发展很快,在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个戏班,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年年都有戏班到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国去演出。

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谭震林、郭沫若、茅盾及戏剧界专家曹禺、田汉、张庚、老舍、林默涵等均来观看过高甲戏。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泉州有专门的电视台在播放各种各样题材的高甲戏,让我们能够继续接受高甲戏的熏陶,才不会让它失传了。让我们一起(斗阵)来看戏吧!

END

方言点:福建泉州南安话

发音人:陈娟娟

作者:陈娟娟

图源:网 络

编辑:陈娟娟

排版:陈娟娟

审读:和树美

责编:老 甘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