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你开始邀请同事共赴午餐、晚餐和“找乐子”前,不妨先花点时间了解一下公司同事的交往现状,看看他们是建立、加深友谊的模式。
“感觉你和某个人有联系,会带来不同。它是幸福之源,”《新领导人的百日行动计划》(The New Leader's 100 Day Action Plan)一书的作者、顾问乔治?布莱特表示。不过,“如果你进了一家人们不吃午餐的公司,却开始邀请人们共进午餐,那就是在自找麻烦。”
例如,有家瑞士大银行的一位经理转到澳大利亚办公室工作后,希望给同事留个好印象,于是邀请所有人出席一场晚上7-8点钟的晚宴会议。结果遭到了整个团队的拒绝,人们说:“我们5点就下班了。”阿克回忆说:“这位领导只能全面改变领导风格。”
“在有些公司里,下班后请直接上司去喝一杯是件好事,”布莱特同意。“但在另外一些公司里,就不太适合。你请他们喝酒,会让他们无法和家人团聚。还不如在早上请他们喝咖啡或中午一起吃午餐。”
布莱特说,可以问问人们是如何互动的,了解一个公司的文化,但也要留意人们的回答是否准确。慢慢地,一位有决心的领导人最终可以改变企业文化,让它整体变得更具社会支持力。
如果拿不准,从为同事提供专业支持做起总错不了。阿克说:“一旦你开始邀请人们与你碰面,或者开始在工作中帮助他们,你就改变了交往模式。”
身处男性主导行业中的女性尤其可能在工作中被孤立,常驻纽约的职业发展教练米歇尔?弗莱德曼表示:“感到被孤立的人……在参与度和生产率方面都表现不佳。”
比如,有些母亲就不愿在工作场合聊他们的孩子,担心会被贴上标签或看轻,难以与同事真正打成一片。
“工作场合的纽带往往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可以是一起努力的一个项目,或者共同处理的一宗案子或交易,”她说。“更深层次的纽带是你感觉自己和这整个人都有关系;而不仅仅是他的职业领域。”
译者:老榆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