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十指纤纤做村妇

时间:2024-01-11 15:07:12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文/KK.LEE

【作者简介】KK.LEE,本名李晶晶,中江县人。生肖属龙,职业务农。好读书,好书法,不求成名,重在自娱,常怀欢喜。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以笔者孤陋寡闻的见识,认为明清时期,有四个妙人,一个是十二岁就写文章挖苦孔子、后来当了和尚还自杀未遂、非常具有现代人权思想的畅销书作家李贽,一个是渊博机智、但写得一手烂字、喜欢讲鬼故事、热爱妇女的御前红人纪昀、一个是叛逆先锋、评书无数、顺治帝也赞其为古文高手、最后被杀头时喊出“好”“疼”二字的金圣叹,一个是享得了繁华、耐得住寂寞、写得了趣雅小品、也写得出低俗小说、对饮食男女生活百科特别有研究的李渔。
(李渔)

这四人之外,其实写《浮生六记》的沈复也是个妙人,但著述传说不是很丰富,所以略过不提。

前述四位妙人的生平事迹,网络上资料颇丰,毋庸赘述,这里就单独聊一下对美女的鉴定及打造颇有心得的李渔。

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后居住在南京,并且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开铺卖书,广结贤达,吃喝玩乐以外,也著书立书,写写小曲儿,写写小说,写写小品啥的。

其中有一部《闲情偶寄》,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专门讲日常饮食起居、休闲养生。这部书内容宏大,用语简练,林语堂称之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当然,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这本指南,就是知道这本指南的,也未必会去身体和力行之,毕竟时移世易,大家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已经今非昔比,主客观条件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对于美女的鉴定和打造这一部分来说,古今对比,使笠翁复生,必当惊折下巴。

《闲情偶寄》共八部三十六门,冠首第一部,就讲“声容”,可见滚滚红尘中、花花世界里,目之所视,首当其冲,便是色相。众生万象,必然参差不齐,美丑并具,从好好色与恶恶色的常情出发,大凡都有个评判美丑的标准,虽则燕瘦环肥各有千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某一时期,总会形成一股具有普遍性的评判标准,譬如小脚,今人看来,怪形怪状的臭蹄子而已,古人视之,却是妙不可言的金莲尤物。故列在“声容”之首的,就是“选姿”,李渔说“人处得为之地,不买一二姬妾自娱,是素富贵而行乎贫贱矣”,那意思是,一个人有能力时,不买几个美女来享受一番,实在就是处在富贵之中却做贫贱的事。还说出于本色,就不要假清高,除非家有悍妻,“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那就算了。

“选姿”的标准,要从“肌肤”说起,主要是肤色,肤色当中,当然以白为贵,白富美之白也。化妆容易,但变白很难,尤其是天生的白,最为难得。对于肤色的来历,李渔正儿八经的阐述了一段言之凿凿的扯淡:人的肤色取决于父精母血,可以追本溯源到你在成为胚胎之时,是受“父精”多,还是“母血”多,受“父精”多,肤色就白,因为精是白色的。若受“母血”稍多或者“母血”的颜色比较浅,肤色大概都在黑白之间。肤色不白的,深闺美食养着,资质好的,慢慢可以变白,就是资质不好的,长大也不至于更黑。既然黑白已判,那么后天的妆容修饰就极其重要了。脸面比身体黑的,容易化妆变白;肤色黑但是嫩的,容易化妆变白;肤色黑但皮肉比较宽松的,容易化妆变白。至于那些“身黑于面”、“黑而粗”、“黑而紧且实”的,就“人力虽巧,难拗天工”了。不过黑而粗黑而紧且实们也不要绝望,因为“薄命尽出红颜,厚福偏归陋质”,其厚福若何?“皆素封伉俪之材,诰命夫人之料也”。

“肌肤”作为统领全局的大观,自是缺不得“眉眼”“手足”等细节的陪衬。“面为一身之主”,看人主要看脸,但“目又为一面之主”,看脸的关键还在于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孟子都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一个人的眼睛直指内心,看一个人,要先看内心,再看外形。通过对眼睛的观测,来判断内在性情的刚柔和心思的愚慧。女人的性情和心思,直接决定了日后是做种花弄草闲情逸趣的贵妇还是烧火做饭的黄脸婆,也决定了一个男人以后是掉进了狮吼堂还是温柔乡。那怎么判断眉目呢?李渔说,眼睛细长的,秉性温柔;眼睛粗大的,内心凶悍;眼睛灵活、眼内黑白分明的,心思聪慧;死鱼眼黑多白少或白少黑多的,多半非愚即蠢。

女子怕生害羞,挑选时往往低眉下目,难以让人把眼睛看个清楚,办法也不是没有,让她们来回走动,身体转动时,眼睛也就不得不跟着转动,或者让他们站在高处,从下往上看,方方面面,也就一目了然了。

眉毛和眼睛本是一体,眉毛秀丽与否,也关系到性情。眼睛细长的人,眉毛往往也细长,眉毛粗的,眼睛必然巨大,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凡事不可能尽善尽美,这时就需要取长补短、加以人工了。所以说画眉不可少。画眉的技巧,贵在一个“曲”字,要曲如远山,曲如新月,最忌讳平空一抹,仿佛太白星扫过天空;更可怕的是两笔斜冲,画成倒写八字,远山变成瀑布、新月变成彩虹,这可是为温柔乡选美,不是为娘子军选将啊!

俗话说,上看头,下看脚。手也要看。两手十指,关系到一生的巧拙荣枯。这也是相女人的重点,双手滑嫩的,聪明;十指纤纤的,贤惠;屁股丰满而手腕丰腴的,天生穿金戴银簪珠戴翠的命。一看那些指节粗兀仿佛拉弓射箭的工具似的、臂粗膀圆好比砍竹用的斧头似的,令其弹琴、吹箫,只怕叫人不忍直视,徒拂人雅兴耳!

这一点,寻花问柳的人必须知道。只是小脚易得,美手难求。说到小脚,又要小、又不要臭、柔弱无骨还能“行行如玉立”的,那就是珍宝级的,可遇而不可求了,若“与之同榻”,“抚及金莲”,“令人不忍释手,觉倚翠偎红之乐,未有过于此者”。可见李渔对金莲也是情有独钟,感慨备至!并且,还举了一个检验小脚的办法:让小脚女人多走几步,看行动勉强还是自然,脚型正直的,走路自然,而且美观,脚型弯曲的,走路勉强,而且往往发出恶臭。

“选姿”最末一项,也是重中之重,就是“态度”,所谓态度,就是“媚态”,媚态对于女人而言,就好比火之焰、灯之光,是难以言说的怪物,精华中的尤物。媚态这种东西,可以使年老的看起来年轻,所谓“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使貌丑的看起来可爱,更可以打动无情的人,令人不知不觉着迷。女人一有媚态,三四分姿色也抵得过六七分姿色;仅有姿色而无媚态,二者立于前,观者往往倾向于有媚态的一个。当然,媚态必须是出于自然的媚态,强扭造作的,无异于东施效颦,只会愈增其丑。李渔举了二个实例来说明媚态是个什么玩意儿,第一个例子是说在扬州时给一贵人选小老婆(所谓素富贵而行富贵者也),当时来了不少打扮精致的女人,一开始都低头站着,过后便让她们抬起头来,一人毫无羞容就把头抬起来了,一人十分之腼腆,勉强再四才肯抬头;一人开始不愿抬头,勉强之后,先用眼光迅速打量了一下,旋即收回目光,才抬起头来,等人看完了,又再迅速的用眼光一瞄,把头低了。

李渔说:这就是媚态。

另有一次春游遇雨,就在一个亭中躲避,一时踉跄而至很多美丑不一的女子,其中有一穿衣的贫妇,三十来岁,因为亭中已人满为患,站不进去,便躲在屋檐下徘徊;亭内人都在抖擞衣服上的雨水,唯独她处之若素,檐下侵雨,想必抖也无益,反而更增丑态。等雨停后,大家准备走时,她又迟疑落在人后,没想到忽然雨又下起来,众人又跑回来,她因为先在亭中,占到了好位置,但并不骄矜,反而给那些后躲进来的人抖动整理衣裙,更显得集他人之丑态百出,来衬托此一人之端雅娇媚。

李渔说:这就是媚态。

媚态是教不会的,学倒是可以学,没有媚态的人跟着有媚态的人生活,久而久之,耳濡目染,近朱者赤,朝夕熏陶,或许能有所变化。

“选姿”一如选材,材有了,不费雕琢,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毕竟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天姿国色,所以,有必要“修容”。修饰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自不待言,从古至今皆然,到了现代社会,更是发展到极致。即使在往古,人们在对修饰的追求上,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以至于过犹不及“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楚王好高髻,宫中皆一尺;楚王好大袖,宫中皆全帛”,如今社会也差不多,流行千篇一律的网红脸,以尖下巴为美,遂使下巴尖如锥;以高鼻梁为美,遂使鼻梁高如峰;此外,在追求瘦体、美白、大眼等方面,也是不遗余力,毫不手软,与古代原始笨拙的修饰办法相较,如今的整形手段何止高明千百倍,鬼斧神工,出神入化,如非产下丑陋子女引人生疑,天姿国色与人造美女实难以区别。李渔反对过份的修饰,过份必然导致夸张,反而失去了修饰外貌的初衷。

“修容”第一节,在于“盥栉”,盥是洗,栉是梳,先得洗干净,什么粉尘油光啊,最是影响化妆的效果,所以洗脸要洗干净,要用专门的毛巾来洗,以免混入其他粉尘油污。梳头之物,一把好的梳子,不如一把好的篦子,篦子细密,篦过的头发干净分明,发丝条顺。发型的款式最好不要过份追求标新立异,搞不好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社会上每一时期都有流行的发型,盲目追求,也是愈添其丑,看起来自以为很酷,其实是对尊容缺乏自知之明,对于那些还三不五时端镜自照且吃嘛嘛香的,我打心底一个服字!“盥栉”过后,接着是“熏陶”,名花美女,两相宜。自带体香的佳人固有,但恐怕自带狐臭的更多,因此熏香沐浴,皆不可少。花露沐浴,蔷薇最上,其次是香皂浴身,香茶沁口。荔枝可谓果中之国色天香,就寝时吃一颗,口齿生香,整夜不散。若问沁口之香是为美人准备的呢还是为陪伴美人的人准备呢?李渔说:更多的是为陪伴美人的人准备的,至于美人,从头到脚都是为别人所准备的,又岂止口齿之香呢?这个回答最妙,足见是妙人一个。

洗也洗了,梳也梳了,则该“点染”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美,但“点染”可以让美有更多可能性。所谓“点染”,即是傅粉施脂。李渔认为,绝色佳人不需要傅粉施脂,只有资质一般的人才需要,这种说法并不正确,他认为,脂粉这东西具有趋炎附势的性质,美人用了更美,丑女用了更丑,因此脂粉这种东西反而是专属于美人而设的。也是新奇别致的见地。貌黑而粗者,傅粉不易匀,勉强傅上去,终究黑的还是黑的,白的还是白的,尴尴尬尬,不伦不类。实在要傅粉,唯一的办法,就是一层一层刷上去,刷均匀,就如同给粗糙的墙壁刷灰,或者可以起到差强人意的效果,否则就跟唱戏扮鬼脸的没什么区别了。胭脂点唇,要一点而成,涂涂抹抹,就不是一颗樱桃,而是一串樱桃了。笠翁用语,也真是尖酸刻薄,大快人心。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衣服首饰不仅是蔽体之物,更是增色之具。要而言之,在于得宜,即得体。先说首饰,切忌名目繁多满头插,就算是鸽子蛋大的钻石,手指粗的金链子,戴得不合时宜,也只会显出粗俗二字。珠翠宝石,用在陪衬,让人增光添彩,新人眼目,不是用在炫富。头簪和耳环是必不可少的两件首饰,材质最好是金玉犀贝,贫寒人家,可以用骨质或牛角材质的。鬓角插花最妙,爱红着红,爱紫着紫,随便可取。但花色之中,白色最好,其次是黄色,淡红色,最忌讳大红色,尤其忌讳木红色,一片大红压鬓,只暴露出一副村妇爱红之村妆的形态来。至于衣衫,以洁净素雅为贵,不贵精致奢华。一味追求奢华贵重,就好比不分青皂白的追求名牌一样,不是粗俗,就是炫富。对于服装色彩的搭配,要根据个人肤色来确定,务求相宜相衬。当然,如果是肤白体瘦的美女,则“斯无往而不宜”,衣服架子,穿什么都好看。裁剪衣服,首要合体,选色搭配,重在相衬——和面容肤色相衬,并且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现代人最讲究穿衣搭配,无数美女,临一橱满满当当的衣物而涕泣曰:没衣服穿啦!!言下之意,大有日日裸奔之慨。一方面追新逐异力求不同款,一方面又要搭配和谐跳脱出众,“治服”之路上,殚精竭虑,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有姿色的女子,要有内在修为,才不愧对佳人两个字。貌美如花而蠢如猪的女子大有人在,缺乏素养而自恃姿色的女人也不乏其人,都是空有一副皮囊而已,处久生厌,往往是这类人,更别说年老色衰后,完完全全就是一粗鄙颟顸的老妇而已!李渔认为,“才德二字,原不相妨”,“卖姬妾如之园圃”,各种都要有。女子学技艺,“以翰墨为主’丝竹次之,歌舞又次之”。红袖添香伴读书,总是文人第一理想。如果还能弹琴吹箫,唱歌跳舞,那简直就Perfect了!一切技艺,须要先从学习文字为基础。“不读书不认字,何由明理”?识字后,如果是会唱歌的,可以教她学作词曲。总之,所谓大家闺秀,琴棋书画四件都不可少,只是学习起来,要分轻重缓急。最首要的,是学棋艺。李渔担心“妇人无事,必生他想”,又怕“女子群居,争端易酿”,学习棋艺,不仅可以消遣时光,更可以化口舌之争为棋子之争。男女相处一室时,“静必生淫”“不在几案之前,即居床笫之上矣”。

如果这时下下棋,则又是另一番景致,“纤指拈棋,踌躇不下,静观此态,尽勾销魂”。学乐器的话,最好先学琴。花前月下,听佳人调琴弄音,或与之琴瑟和鸣,真可谓是良辰美景,赏心悦事了。再者,女人学歌舞,并不止在于歌与舞,更在于对声音和仪态的修养练习。“技艺”一部,廓其要义,无非是要美女内外兼修,美貌与智慧并重。这才是古文人理想的形象。不要说古代,放在如今,这样的佳人也是到处受欢迎的。

最末,不妨再把李渔鉴定及打造美女的办法做个简短总结:

首先,看人先看脸,肤色要白,皮肤黑的话,也不是无可救药,质地嫩滑、宽柔的,还可以通过保养或化妆进行挽救,实在无可救药的,也不要绝望,因为这种资质,属于有厚福一类,适合做嫡妻正室;眉眼是脸面上最重要的东西,是判断一个女人温柔凶悍、聪慧愚蠢的主要切入点,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可以看到内心,通常,眉眼细长的女人温柔,明眸善睐黑白分明的女人聪慧,反之,眉粗目短的女人凶悍暴戾,眼神迟钝、黑白不分明的,愚蠢木纳;女人的手也关系到人生的巧拙荣枯,嫩柔尖细最上;质地优良的小脚更是可遇不可求;外形以外,女人姿色的点睛之笔,在于“态度”,即所谓的媚态,媚态可以说是对女人外形最大的加分项,美貌不足,媚态来补,姿色不够,媚态来凑,也可以出类拔萃了;

其次,女人要懂得化妆,盥栉为梳洗,熏陶为美体,点染为面妆,从头到脚,无一遗漏;再次,衣服首饰,不得不慎重,衣服贵在素雅得宜,首饰贵在衬托出彩,最忌讳奢华繁缛,堆砌无度,搞得不是像暴发户,就是像村妇;

最后,就是修养内涵,美女不能只虚有其表,琴棋书画、歌舞技艺都要学起来,如果只是一只花瓶,摆设插花以外,更无用处,这种美女,相处久了,也会兴味索然——最后这句是我说的。

《作家洪与》微信号:hongyupt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