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归来是故乡

时间:2024-01-10 11:17:43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在拉萨的酒店里,多少还觉得有些气短,和一位编辑通电话,他问,你文章里写过做外人的境界,没错,我们在布拉格,生活在别处,做外人可以免去很多日常的琐碎,获得更多自由的属于个人的空间,我曾经享受这种位置感。不过,这种境界已经有点过时,因为随着越来越深入我们生活的捷克社会,这种外人的感觉在逐渐减弱;那是不是回到中国反而有些外人的感觉了呢?甚至不要说北京,就说初次来到的拉萨,龙冬兄央珍姐好像家里回来人了那般招呼安排,到吴老师家的随意,王清和朋友们的热情款待,卓玛、张娟和普次的帮忙,我对着编辑脱口而出,没有啊,回国的外人感觉也是过去式了,也许是随着通信手段的进步,也许是随着到了更加入世的年纪,现在的感觉是,在哪儿都不是外人。

但,终究是过客。

我有点愧疚,一边在朋友圈晒回国的图片,一边根本没有时间和一些阔别已久的亲友、老师联系探望,于是,就安慰自己,因为是一个游牧状态,回国期间,不是坐客,而是过客。忽然,我就想起多年前离开了北京的家,来到布拉格之后撕掉的那半张机票,从那时候起,确切地说,从那年迈出家门的那一刻起,我以为我在寻找另一个归宿,事实上变成了一朵浮云,开始了流浪,这种感觉说不定将伴随一生,虽然对此一直并未自知。人生也是过客,也是人在旅途,也是一场游牧,所以,也说不定,这种状态这种感觉,恰恰符合人生最真实的本质。

游牧,才符合人生最真实的本质。

在拉萨,高原,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游牧民族圣地,忽然想到自己的游牧和人生的游牧,也算是冥冥中的注定。

两个穿藏装的,甚至可能不曾离开过西藏的藏民,对着我窃窃私语,猜测我是流落他乡的藏人,第三个,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坐在我旁边,甚至连猜都不猜,直到我说话暴露了身份,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你不是藏人?我不是藏族,不是藏研族,不是藏迷族,也不是藏游族,只是一个初次来西藏还不敢计划下一次的空降的怀揣着猎奇心的游客。

从拉萨去日喀则的路上,看到一片美丽河滩,我们沿着土坡慢慢从公路下来,踩着细腻柔软的土。河边支着四只牛皮筏子,坐着五个藏民,喝青稞酒聊天手里还拿着一些我看不懂的活计。一个能说的主动来找我们,先是走到很近看我举着拍照的手机和儿子举的照相机,然后问我们要不要坐牛皮筏,我们开始担心时间他说只需5分钟,问价钱他说你们说多少钱都行。我是儿子的跟班替他背三角架,自己空着手一毛钱也没有,儿子兜里装着为应对行乞的零钱。他们说50吧,后来说20吧,看我们从衣兜里数着十几块钱,说真的没关系,我甚至觉得就算我们真的什么都没有,他们也愿意舍给我们一趟新鲜的小尝试。他们的样子,像是在这里等生意的,没生意就闲散地晒太阳。后来我们给他们拍照,他们很有经验全部面向我们坐下,手里举起活计,他们邀我一起合影,还拿自己的手机不停拍我。当他们在我朋友圈里被当做民风展示的时候,我猜我的头像也会在他的朋友圈绽放。我感到特别平衡,当我们满足好奇心的时候,他们也满足对游客的好奇心,我们各自的生活状态都是对方眼里动物园里的子,而不是单项的自以为对神秘民族的猎奇,本该如此。

我并不想以此证明他们多么朴实,当我们没有被商业染指的时候,我们也有这样的朴实,但商业并不是什么坏事情,没有商业而朴实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也很枯燥原始,现在很多人即便怀念那种原始的朴素,也极少人愿意全盘放弃现在的现代去换回过去。

我想我作为游客对西藏的猎奇心指数应该和我想去以色列去南非去古巴去智利去南极甚至去美国澳大利亚是同样的数量级,当然因为每个地方的特点,猎奇指数不可能完全相同。

西藏是独特的。

特别是当我们置身于这广阔的大自然之中,哪怕才仅仅几个距离并不远的主要城市之间,甚至仅仅是从贡嘎机场到拉萨那几十公里,我们已经不得不被广漠群山江河湖海的气韵所震撼,与西藏相比,惬意的欧洲好似一座无风无雨的盆景,令我们感受到人类征服自然并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情,游走一座阿尔卑斯山会看到它不同方向的支脉养育着散落在它四周的不同文明;辽阔雄浑的西藏让我感到更多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是敬畏令这里汇聚了众多的神山圣水,也是神山圣水提升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连绵起伏的群山世界屋脊环抱着高原上的藏民族,他们有过辉煌的过去、下山厮杀的经历,和立地成佛的转变;必须感谢这片高原,虽然外力的入侵难以避免,但总体上藏民族很大程度上任由自己的节奏发育,慢生活慢成长。

吴老师带我们去朋友家开的甜茶馆,他告诉我们这家甜茶馆价格很公道,而且会给年老的家境不好的藏人免费供应甜茶,他们因为朋友关系也执意不肯收我们的钱,弄的我们很过意不去,甚至次日我们又逛到那里,女孩子还记着我们是吴老师的朋友,好在我们也铁了心要付钱,那女孩才不得不答应。吴老师还带我们逛到一个开店的朋友那里,那个朋友读书很多英语很好,还在他的店里免费给孩子们开设英语课。

大家都羡慕当今印象中淳朴的民风和与世无争的态度,还有信仰虔诚,感叹他们和我们的境界如此不同,甚至有些人到痴迷的程度,我觉得他们有很好的境界,但因为我不是教徒,所以我目力所及的他们最高的境界,是自然,他们的朴实善良以及狡黠,都是在一种很自然的节奏中发育演变着。但是,就如同我前面说的,人们羡慕他们,只是羡慕我们不具备而他们所拥有的那部分品质或者说特点,很少人希望把他们的生活全盘端过来,把我们的生活全盘抛开去。事实上,蓝天阳光雪域高原富饶资源,落后的经济、朴素的意识、淳厚的民风、知足的心态,以及被侵入的生活方式,同时属于这里,事实上,这里除了我们想要的还有我们事实上无法适应的生活。

在八廓街,遇到两个孩子,他们从我们的侧背后探头探脑,问我们的儿子几岁,我们反问他俩,一个十三一个十二,他们说从阿里来的,磕了七个月来的,爸爸妈妈给人擦皮鞋在那边干活儿,他们俩出来瞎跑。我们掏了几块糖给他们,他们攥在手里。本来可以走了,他们也没有提出其他要求,但是,我们觉得还是给点钱对他们能有实惠的帮助,就掏出了一个十块,给了那个小孩子,大孩子也期待着,但是我只从包里找出几个一元,就塞给大孩子,能看出他有一点点失望,因为他转头去看了弟弟手里的钱。我说,给你们的钱回家一起用,孩子说,回家上学用。他听说我们儿子上学,说他们上学很难,需要住学校吃住要几百块钱,学校离家挺远的,要走两个小时。我们趁着和他们告别之前,又翻出十多块钱,一并交给了孩子。告别的时候,能感到他们眼神中充满欣喜。我们也有些担心这两个孩子是不是职业的,但是,反复判断整个过程,和他们的眼神,还是相信他们的真实,虽然不排除他们怀着暗自期待能得到一些施舍的侥幸。我们曾在深夜静寂的八廓街,看到磕长头的一家三口,爸爸妈妈中间是个十来岁的女孩,想起白天看到过一个藏族老太太执意塞钱给一个磕长头的年轻人,判断这样去送点钱没什么不妥,但是,女孩子执意拒绝了我。我觉得那两个收下钱的男孩很真实可爱,同时也对这个拒绝被施舍的女孩肃然起敬。王清还讲过他亲历的一件事情,在他开车路上,碰到几个家乡人磕长头,他给了乡人一些帮助,几个月以后在拉萨他居然又碰到几个历尽千辛终于到达圣地的乡人,经历了长途跋涉,乡人朝佛许愿,不是自己的家庭和美生活幸福,而是祈愿天下生灵的幸福和平。他说得眼眶湿润,我们也听得泪奔。还有一位精灵朋友曾经在藏地生活多年,写了介绍西藏的书,她说碰到过藏族孩子为了和她接近特意送给她糖果,以表达善意。

我们当然也碰到了不爽的事情,在一家清真餐馆,买了10串羊肉串打包,我们两个人1米之内的距离,眼睁睁看着他们只给了8串,然后迅速把串肉的签扔到一大堆铁签中,从而无从查证。我们碰到过不少职业乞讨人士缠着我们,最甚的一次,一个拖着鼻涕的孩子,上来就抱住我们的腿,乞讨也应该有尊严啊,当然我们明白,这种边缘的生存,尊严对有些人有些孩子来说是多么的奢侈。

当我过着平凡的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且并不愿意放弃,我不敢说我羡慕他们,也并不想说他们多么神秘,我只想说我非常敬重他们,他们完整而独立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特别是作为一个还不曾有过一个纯粹的坚持的宗教信仰的民族的成员,甚至我们这个民族总在为自己的同化力而沾沾自喜,却没有反思当我们被占领去同化的同时,我们自己已经丧失,甚至于我虽然填表格会写民族汉,内心却真的不敢说明自己的来历。当然,这对一个人的一生未必很重要,但这是一个事实。

这个事实,令我们看到我们根深蒂固认作兄弟的民族,依然故我地具有完整的民族精神和虔诚信仰;这个事实令同化的我们、异化的我们、丧失的我们觉得荣耀也觉得自卑;这个事实令我们把我们自己当作常态的时候,就会感觉西藏的文明是一种异态的神秘。

这24行平安夜日记,写于刚刚进拉萨二天,本来就是很浅显的旅游,头二天就更浅白。不过,和很多时候一样,最初了解最少的时候,感受力和吸收力最强,那最初的感觉往往也是自己比较准确的未被貌似深刻所左右的感觉。

平安夜日记,冬天来拉萨

——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人们对你如此痴迷?

背着四口人的行李箱来到拉萨怀抱着发呆的时差,

缓慢走在八角街坐在冬天午后阳光下静静喝甜茶,

不小心想起二十年前撕掉的那半张昂贵的机票,

以为走进了美丽的田园其实走进了长远的牧歌走进伏尔塔瓦走进何处是我家。

念着喇嘛念着布达拉念着珠穆朗玛,

缭绕的香雾转经的人流虔诚地磕长头。

时间变慢时间变老时间一共有多少种节奏,

青稞做面青稞酿酒酸奶糌粑拌酥油。

三岁的孩童哺乳的奶娘老妇盘腿脚,

扯一扯衣袖伸一伸手不问几块或者几毛,

布施的神乞讨的人幡在飘桑在烧经筒在祷告,

收十串的钱给七八串肉脸上满是无辜的笑。

我们从小认做大家庭里东西南北的姐妹弟兄,

说着草原说着农耕还说着更遥远的那些图腾。

那些牛羊那些黄油奶酪和那些相似的成长不似的成熟。

汉族就是汉族藏族就是藏族疆土就是疆土。

他们打架讨伐多少年他们在世界的那边,

他们同情相惜无所谓高原平原邻近还是遥远。

也许沉浸在信仰里也许附着在信仰上也许看到叩问心灵的过往,

从东边到更东边从西边到更西边有没有不变的原乡。

袖子里的行情辫子上的松石脖子挂的蜜腊,

明天要去玛吉阿米昨天去了老牦牛的家。

平安夜记起一万米云端的达芬奇密码,

人生是一场游牧圣诞节游到高原上的拉萨。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