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跳归属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与足太阳经之交会穴。具有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止痛强筋的功效,是治疗下肢痿痹不遂之要穴,为回阳九针穴之一,可有回阳救逆之效。
本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环”,弯曲,“跳”,跃起;环跳,必须弯身环腿方可便于跳跃。指取穴时之体位及其能治环而难跳之腿病而言,又名“环谷”“髋骨”“髀厌”“髀枢”。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偶尔碰到一不小心闪了腰,或者腰痛得让人难受,没有办法伸直,走路的时候也驼着背,在躺卧的时候一定要垫棉絮,并旦在床上直挺挺的丝毫也不能够动弹,稍微转下身就会疼得要命。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要轻轻按揉背部痛点和环跳穴,就能够迅速止痛。
(1)环跳是治疗下肢痿痹之特效穴。本穴治疗腰腿痛方面的作用功效人人皆知,是临床治疗腰腿疾病重要穴位。《针灸甲乙经》载曰:“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本穴为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足太阳经分布于腰、臀和下肢的整个后面;足少阳胆经分布于人身整个侧身部;两经之经筋结于踝、膝、腘、臀和骶部;在经脉病候上,足太阳“主筋所生病”,足少阳“主骨所生病”,也就是两经脉能治疗筋骨病。通过西医解剖学来看,本穴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坐骨神经所在。根据经脉的分布、经络的主病、环跳所处的位置(为下肢运动之枢纽)以及两经所交会的特点,所以环跳是治疗腰腿痛、下肢痿痹之特效穴。一穴通两经,针之可以疏通调理少阳、太阳之经气,以起到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强筋止痛的作用。临床常用于坐骨神经痛、腰腿痛、半身不遂及各种下肢痿痹疾病。就此摘录《洪氏集验方》一相关病案:辛酉年,夏中贵患了瘫痪,不能活动行走,曾在他处治疗,治疗了很长时间没有效果。于是请了洪遵为他治疗,立即针刺了环跳穴,患者当即能行走了。
(2)环跳也常用于男女生殖系统疾病。男性疾病中的阳痿、睾丸炎、前列腺疾病、女性的尿道炎、带下病、产后尿潴留等病症。在治疗这类疾病时应注意针刺的深度和针刺方向,针刺深度应在2?3寸深,应向前阴部方向刺,并使针感传到前阴部,方可发挥应有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