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老子山

时间:2024-01-09 11:54:12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老子山匆匆一瞥

这是老子山的水文站

立秋后南京有一段时间闷热异常,热的人们个个透不过气来,寝食难安,我只好关闭电脑,外出寻一块清凉之地避暑,自得逍遥快活去也,走出城市,逃脱尘嚣,就让思想的列车停顿几日吧。——序言

于是我从南京出发到了盱眙,盱眙离南京不远,只有一个半小时车程,盱眙虽然没有多少风景和古迹,但这里闹中取静,是个修养的好地方,这里只有一座老子山最为有名,传说老子是彭祖的后代,生于淮水之滨。他的母亲因吃了水中漂来的一只李子而怀胎,孕育八十一年,生下一子白发苍苍,故取名李老子。还因耳上有三个漏,又名老聃,道号犹龙。

周王朝为了开发西域,宣扬周礼,派老子西方游说,漫游中他因吃了西王母的仙草而修炼成仙。一天他骑着青牛从天廷飘落到海中一块礁石上,后海水退了,这礁石成了一座小山。他在这里修道炼丹为渔民治病,人们尊称他为太上老君,并把这座山叫老子山。

老子山镇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人文荟萃之乡。南宋末期大画家龚开就是生于境内龟山。清代出过举人、秀才10余人。唐宋时代的诗人:韦应物、杨万里、王安石、苏轼、苏辙、秦少游等历史文化名人曾经游历于此,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老子山镇有名胜古迹40余处。“水母井”、“仙人洞”、“凤凰墩”、“安淮寺”、“大王庙”等古迹,虽历尽岁月沧桑早已毁损,但是经过逐年修复已初具规模。

1古有王昌龄咏荷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暑热汗淋访荷花,清波碧水荡天涯,乘风快意寻仙子,搜尽枯肠将景画。

这就是荷花荡

老子山位于淮河之滨,它的脚下就是淮河,穿越淮河就是洪泽湖。一日我们从青牛码头登上一艘摩托快艇,欲穿越淮河朝洪泽湖进发,看荷花,访苇荡,清凉的湖风打着唿哨,飓风裹挟着我们的衣裳,飞速旋转的尾翼在湖面上激起道道浪花,浩荡湖波荡漾,涟漪朵朵去远方,摩托艇发力一声吼叫,在河面上快乐的划了个大大的弧形,从一条大船后面就越过淮河。

风驰电掣摩托艇,劈波斩浪河中行,待见荷花芳容美,采枚莲子好品茗。

这淮河航道在盱眙擦肩而过,每天的白天,垂暮,清晨,各类运粮的,运煤的,载货的,拖黄沙的大小船舶,在淮河上川流不息,把宁静淮河搅动的繁忙异常,机声隆隆,船体推起阵阵波纹,向大堤走来。河埂边的芦苇快乐的摇曳,细嫩的腰肢扭动发出飒飒声响,许多隐藏其中的水鸟拍动着翅膀,钻入蓝天。

舵手遥指前方:前面就是洪泽湖了,洪泽湖水质良好,盛产鱼虾,菱角莲子莲藕都是一绝,它们味道鲜美,深受各地食客喜爱,离开度假村的游客都要带上一些与亲朋好友分享洪泽湖美味。

途中许多摩托艇如过江之鲫,擦肩而过,舵手们鸣笛示意,游客们互相拍照,招手致意,喜气在水面上飘荡。快艇在苇荡里穿行,苇荡航道曲折幽长,那芦苇的毛絮轻触脸庞,痒丝丝的非常舒服,汩汩芦苇花香沁入心脾。

芦苇荡啊好风光,一池苇花吐芳香,曲径通幽美景致,只闻其声赛银铃,好想拨丛细端详,原是仙子立湖畔。

走完曲折幽长苇荡,突然豁然开朗,不远处就是一片荷花荡。

摩托艇放慢速度,缓缓驶入荷花荡,大片碧绿的荷叶衬托着无数风姿绰约的荷花,贴近我身旁:蓝天,碧水,绿叶,艳花,把诺大的洪泽湖点缀成世间天堂。伸手摸一摸柔嫩的荷叶,看一看中心微微滚动的晶莹露珠,闻一闻沁入心脾的清香。荷花仙子优柔地乘风晃动身姿,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吐香争艳,有的已经败落,但是香韵犹存。舵手穿好水靴下到湖里,采得些许荷花,荷叶,莲蓬,递给我们。洪泽湖毫不吝惜的赠送给我们,娇艳欲滴翠的荷花,碧绿可人的荷花,随风飘香甜莲蓬,碧空如洗瓦蓝天,清波荡漾静湖泊,女士们与荷花荷叶相伴,男士站立船头远处眺望,手机拍照美景收藏。这就是洪泽湖一行所留记忆。

荷花采撷细欣赏,荷叶依旧吐芬芳,莲子甜润入心脾,我心永驻老子山。

走了,走了!摩托艇载着我们走了,别了荷花,别了荷叶,别了莲蓬,别了洪泽,我们带去了快乐,带去了清凉,只留下一丝回忆和身后浩淼荷花荡。

梁园虽好不是家,回到凡间柴米茶,梦醒时分再忙碌,只图前途无风沙。

2老子山镇印象

老子山镇不大,地形是两头不高的山,中间是一块低谷,一条狭长柏油路贯穿全镇,路的两头是旧镇,中间是新镇。旧镇多数是老住户,老年人居多。在旧镇也看见几家商铺,也就是小卖店,商品不多,顾客也少,守店老板都是老年人,他们不是为了赚钱谋生而是一种守望,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剂。

年轻人都去了新镇买房安家,因为新镇商业繁华,买卖铺户众多,挣钱比较容易。

刚到老子山的时候,我们天天吃食堂,几天下来感觉伙食肉类太多,有点乏味,颇想换换口味,听其他人说起过,老子山镇可以有价廉物美的吃食,但是挺远的,要坐车才能去。一时间就没了想法。

几天后,我们早饭前四处游逛,来到老子山山顶,它不高,充其量就是个大土包,那里有一座小庙正在修葺,再往前走就是一条乡间柏油小路。弯曲一路下行通向远方。

老子山旧镇风情

初来乍到打问道路必须滴,见一家小院门口一个老太太坐在一只小登上,手托一只大碗吃早饭:请问,这里有买早点的地方吗?道远不远?老太太看了看我们,笑嘻嘻地说:想吃早饭?来家吃。话毕,热情地用筷子指指自己家敞开的院门。

我想她大概是误会了,就说:我们想去镇里看看,顺便吃早饭。她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直走,不远,就在菜市场附近。那里有许多买早饭的店铺。

道别老太太,我们一路下行,街道两边是积淀风尘的老屋,爬满绿藤的院墙,有的屋顶上还长了几根小树,石块垒就的院墙,有的巍峨不倒,有的摇摇欲坠,墙壁缝隙里长了许多艳绿的草和几株昂首的小树,我想它里面一定隐藏着许多家族的喜怒哀乐与历史尘垢。路旁数条幽深的小巷,道旁栽种各色菜蔬,盛开鲜艳各种瓜果花朵,小路通往背街住户,道旁不宽裕的土地,也都种了几畦菜,或是种了花,它们是五花八门,应时果蔬应有尽有,芝麻,高粱,玉米,红豆,绿豆,茄子,辣椒,豇豆,毛豆,小菜秧,小葱,小蒜,萝卜,韭菜,它们把清贫的生活也点缀的五彩缤纷。不高的墙头也爬出的黄瓜藤,黄瓜上挂着黄艳艳的花,一棵石榴树不甘寂寞的伸出头来,石榴下面也有一顶红艳艳的花,这一切送来清醇的乡土气息,让我感到特别舒服。

安静的街巷,被打理得干干净净,说一尘不染毫不为过。清爽的晨风,从淮河,洪泽湖轻轻吹拂,它扫过窄巷,清除了昨日的燥热,迎来一天的生活,司晨的公鸡在敞开大门的院里,在寂寥的路边走来走去,母鸡四处游走觅食,它们才不管远方来的客人呢;俯卧院门的小狗用友善眼光看着从远方来的我们,小胡子一撅一撅的非常可笑;一匹小猫趴在院墙上,看着陌生的客人,滴溜溜小眼睛放着疑惑的绿光。

附近的渔码头很是喧嚣,交易在这里进行:交易成功的小贩驾着机动三轮车拖着鱼货去了菜市场;出尽货物的渔民怀里揣着钞票,又开着机船进入湖泊,赶着忙碌去了。

过了三岔口的街心广场,就是老子山新镇,这里比较繁华。清晨它就睁开迷离眼睛,来迎候一天的喧嚣,不单单是菜场,小吃店开业的早,就连理发店,服装店,小超市,农药店,鱼药店都开门迎客。这里物价比南京便宜不少,一顿早饭花不了多少钱,多的六七元钱,少则二三元足矣,各家店铺老板非常公道,还没有发现克扣斤两的事情。

3大堤的风

图中就是淮河大堤:风吹柳叶随意舞,清凉透骨润如酥,网箱养殖鱼虾蟹,天华物宝几本书。

离别南京时候正值酷暑,这里虽然白天也有些燥热,在老子山的清晨和太阳落山后,来自淮河和远处洪泽湖的风忙不迭的赶来,把淮河大堤上的柳枝吹的随风起舞,端庄俊秀的柳枝,此时就像喝醉酒的文人秀才也变得步履踉跄,清爽立马毫不吝啬的来到身边。在此居住的外乡客,三五成群走在大堤上,一来健身,二来赏景,三是呼吸新鲜空气。

晨曦伴着薄雾缭绕在大堤上,左手边是淮河码头,几处淮河避风港,在河湾处有网箱养殖的鱼,虾,螃蟹,水面上整齐排列着浮筒,每个浮筒下面就有一个网箱,水产品十分肥美。野生的莲子,菱角都有出产,它们不是特意生产,每处河沟,滩涂都有出产。在老子山人们只要不懒,都能赚到钱。清晨在河堤上我经常看见渔家手提小铁桶沿堤叫卖,他们早起三两点钟去河汊,河边摘莲蓬,捞菱角,捕鱼,捉虾。可惜我们不打算自己做饭,不然买点新鲜鱼虾回去,也好饱餐一顿。

大堤右手,风吹稻穗翻波浪,良田千顷粮渐黄,健身小道沿着稻田,沿着湖泊,迎着清晨的曙光,迎着舒爽的晨风,迎着晨曦波光粼粼的鱼塘,向远方延展。一圈绕过来大约一小时。当地人没有晨练习惯,她们要乘着风凉剥莲子,织渔网,忙碌的很。他们有时也骑着电瓶车从大堤上走过,来去匆匆,不做稍许停留,也许此情此景他们见惯不怪。久居风景地,不知这里好。

人生苦短时无多,身住风景日如梭,偶得风凉擦汗处,方觉半月听一歌。

这几张照片摄于老子山附近的管镇明祖陵。

老子山美,人生亦美,淮河涛美,洪泽湖美,想当年有些同学在此几个公社插队,战天斗地,改造世界,有马坝的,有管镇的,有平桥的,有仇桥的,现在洪泽变了,也许他们再也没能想到,变化如此之大。当年辛勤劳作地,如今休闲休假村。

哎,有时我站在高高的老子山上,屏息凝视远方,思绪浮想联翩,人生驾舟一路走来,得失参半,虽早年历经千辛万苦,但还算有个不错的晚年,闲暇之时可以游山玩水,或动笔著得陋文一二篇,或赠送挚友,或己收藏。

全因恪守人生箴言:得之别喜,失之莫悲。生活就是一架跷跷板,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活的镰刀把我们割的遍体鳞伤,也给我们积淀了丰厚的财富,一路风尘让我们历尽风霜,可也见识许多风景。人应既有鹰翔高山之喜,也需经虎困平阳之哀,高低胜负皆不能由自己掌控,谨记:一路坦途必遇坑,漏夜风雨见彩虹。

山,河,湖,它们像三个生死相依的好友,不离不弃,彼此偎依,鼓励,支持,才造就今天老子山美丽风情和清凉气候。按现在当下时兴语言,老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我再加一句新朋友走着,走着就来了。沧海桑田,万物轮回,经久不息,唯独老子山镇三景,不变,不变,永远不变。

本文作于二零一九年九月六日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