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囯十 维多利亚女王
1844年,英国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1872年,英格兰银行开始为其他银行在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维护了英国经济的稳定,此时的英格兰银行已经是作为中央银行在发挥作用,有效地维护英镑的坚挺地位。英镑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加上数百年英镑同黄金汇率的稳定,让伦敦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凭借其经济、军事优势,英国让葡萄牙、德国、丹麦、瑞典、挪威、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荷兰、西班牙等国也先后过渡到金本位制,促成了国际金本位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最终形成,英镑成为世界货币,亦成为国际结算中的硬通货,与黄金一起发挥着世界货币的功能。加上英国在当时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此后很快也确立了英镑的霸主地位,世界货币进入了英镑世纪。 大量的商品需求促进了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产业大国,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率先采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外市场,也就是用取消别国产品输入英国的限制,来换取别国取消对英国产品的限制。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在维多利王亚女时代大英帝国达到顶峰,号称日永不落的帝国。
维多利亚全名为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维多利亚是肯特与斯特拉森公爵爱德华亲王(乔治三世第四子)之女,因为父亲三个长兄都未留下合法子嗣就去世了。维多利亚在18岁时继承王位。同时,而按汉诺威的继承法,女子无权继承王位,维多利亚一叔父恩斯特·奥古斯特继承汉诺威国王,从此汉诺威不再属于英国。她在位的六十余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英国极度强盛,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科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发展,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成熟,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维多利亚在位时间长达63年零七个月,是在位最久的英国君主,也是世界上在位最久的女性君主,维多利亚时期分年龄阶段,发行多种肖像图形版别硬币。图1为1855年法新(1838-1860);正面由威廉.怀恩雕刻,年份在头像下侧。此币实测Ф22mm,重4.8克。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初年,她积极参与朝政,背面不列颠女神左手反握三叉戟,显得非常有力量,下侧为三叶草、玫瑰和薊草。
图2为1882年青年头(1860-1895),1860年,材质由紫铜換为青铜,由约瑟夫·埃德加·贝姆设计的,伦纳德.查尔斯.怀恩雕刻。大不列颠通过强大的海上武力,殖民地遍及欧,亚,美,非,澳。背面不列颠女神脚下波涛的大海,增加了舰船和灯塔,上环标注了面值-FARTHING,最下为年份。材料2.8克、Ф20mm;
图3为1860年青年头法新;头像在1874年重新雕刻,鼻子更加高挺和脖子变粗,卷发略有变化,肖像更加成熟丰满。
图4为1895年老年头,俗称大披紴法新(1895-1901),该“老人头”是由托马斯·布鲁克设计。背面由爱德华·波因特设计,模具由乔治·威廉.德索莱雕刻。186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去世后,女王郁郁寡欢,她曾长时间隐居,首相的权力渐渐增大,促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趋完善。币背面不列颠女神左手顺手握着三叉戟,服饰宽松了,显得温和了。帆船和灯塔取消了。紫铜法新币在1869年底取消了。从1897年开始,新制作的法新币故意通过热处理,使新币变暗。因为全新的青铜币可能与半索维林金币混淆。1918年后中止,因为那时金币停止使用了。
图5为1841年便士,实测重18.7克、直径34.1mm、厚2.5mm;
1860年后便士材质由青铜代替了紫铜,形状减小了,重量变轻了,也更耐用了。正面由查尔斯.怀恩雕刻。背面不列颠女神脚下波涛的大海,增加了帆船和灯塔。除了皇家造币厂生产外,1874-1876、1881和1882年在伯明翰造币厂制作,在币背面年份下有一个小H标记,1875和1881年皇家造币厂也生产了部分没有H标记的法新。图6为1874年青年头便士;币背面年份下有H伯明翰造币厂标识。实测重9.5克、直径30.8mm、厚1.6mm;
图7为1898年老年头便士,由托马斯.布洛克德.绍尔斯设计,再由乔治·威廉.德索莱雕刻而成。实测重9.3克、直径30.9mm、厚1.6mm;
1863-1880年,皇家造币厂实验性地对部份面值的硬币标注上冲模编号,对骨灰级收藏者是一个绝好的题材。图8为1881年先令,币背面王冠下花环内为面值,年份上115为模具号;
图9为青年先令俗称高冠,正面由约瑟夫·埃德加·贝姆设计的,模具由威廉.怀恩的长子伦纳德.查尔斯.怀恩雕刻。由于英王不再任汉诺威君主,币背面皇冠下从此盾徽中取消了汉诺威的徽章。
图10年头先令该“老人头”是由托马斯爵士布洛克,背面设计由爱德华·波因特设计,但模具由乔治. 威廉.德索莱雕刻;
弗罗林起始于1252年的佛罗伦萨的弗罗林金币和弗罗林银币,1847年下院建议试行十进制,发行了1/10镑的弗罗林银币。1848年由威廉.怀恩制作了样币,由于样币漏掉了自1279年愛德华一世釆用迄今不变的拉丁文“蒙神之恩”一词,维多利亚女王对此不滿,认为不合英国造币传统。但1849年英国皇家造币局仍然发行了41万多枚无神一词的弗罗林银币,一时舆论大哗,当年英国又遇霍乱流行,此举被认为触犯了神灵,于是下令收回并销毀己发出的银币,造币局主管也被撤职。无神币由于曾被收回,流传稀少。图11为849年1弗罗林无神一词银币重11.3克、直径27.9mm、厚2mm。
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是德国的阿尓伯特亲王,1851年后数十年间,制造了弗罗林银币,币上再现了罗马字体之前的哥特式的字母,备受收藏者喜爱。图12哥特体的弗罗林银币,重11.35克、直径30mm、厚2mm。。1887年后,其铭文改为“两先令-弗罗林”.1937年后取消了弗罗林铭文。
图13为1847年小头克朗。正面肖像外环铭文;VICTORIA DEIGRATIA(维多利亚女王蒙神之恩),重28.3克、直径38.5mm、厚2.6mm;
图14维多利亚中年时克朗,(俗称高冠)。1521年,亨利八世撰文攻击新教马丁.路德以护卫罗马天主教廷,因此得到教皇宗良十世赐封“信仰的守护者”亨利为了休妻而另娶新皇后而与当时的罗马教皇反目,推行宗教改革,英国脱离罗马教廷之后,保罗三世撤回该封赐,但英国国会立法认定那仍然有效。然而直到乔治一世,此称号才正式出现在英国硬币币面上。硬币上出现F.D拉丁文护教者的缩写,以反映英国政教合一,英国王也是英教皇。正面维多利亚中年头像周围铭文VICTORIA.D:G:BRITT:REG:F:D:(维多利亚蒙神之恩是英国及其属地的女王,护教者)。背面乔治和龙,是本德托.皮斯特路西改良版。
图15为1895年老年头克朗。1858年印度次大陆,包括今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缅甸,上述地方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成为大英帝国殖民地。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皇。1893年银币正面肖像外环铭拉丁文缩写VICTORIA.DEI.GRA.BRITT.REGINA.FID.DEF.IND.IMP(维多利亚女王蒙神之恩是英国及其属地护教者,印度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