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剧评]影视剧作品的观感,是件很私人化的事情。感受力和理解力决定了你之所得,擅于发现和挖掘美的眼与心,则赋予了你取的能力。得为享受,取有乐趣。源剧评,不跟风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只私人化个性化人文化的,呈现细节处的乾坤,于无声处听清音。有时候,你爱或不爱一部片子,皆为缘分。
春日里,我想起一部白羊座男女演绎的经典剧。陈年旧剧,却愈发能品出醇味。只要你有一颗善感以及于平淡中发现美的心。
白羊座柳云龙,长得好,演得好,导得好,每部片子都有一种氛围和意境,诡异又浪漫;白羊座王丽坤,扮相宜古宜今演技卓绝的美人。以两位白羊座影人合作的片子,向白羊月献礼~
柳云龙的《血色迷雾》,情节并不悬疑,也不严谨,但就是好看。其实邢家大院的那部分戏像极了《血色残阳》,甚至二太太的角色都是交给了史可来演。
大太太的专横,三太太的狐媚,连三位太太的气质类型都与《血色残阳》如出一辙,但《血色迷雾》并不因这些雷同而减分,仍旧好看。上海女演员吴冕,居然还能把角色演的如此有力道——大太太最后一场戏,最为经典;三太太的周海媚,演的也到位。还真是越老戏越好。
整部片子的主题当然不是太太们的勾心斗角。总觉得柳云龙是有使命感的那种人,骨子里有民族大义的情结。一张藏宝图,一段家国情仇。追寻宝藏和真相的过程中,他们或敌或友。柳云龙化身文康,完成一个男人对家国的担当。最终,面对成群而至的日本兵,一种“势”已然形成,他却依然以个人英雄主义的姿态只身犯险。最后一个镜头,伤臂,残腿,一颗勇敢的心。枪林弹雨,以一敌众。然后,镜头成黑白影像并最终定格。
最后的诡异在于,当他护着伤臂躲进一间酒吧时,看到墙上贴着的两张广告,他跟昏昏欲睡的酒保的说,“你知道这两张仁丹的广告有什么不一样吗?三年前,当我们还睡着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将它们帖满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其实那是一个指引图。两张仁丹广告上唯一的不同就是,一张人脸的胡子上翘,标明通行,另一张胡子下弯,表示此路不通。”
酒保一惊,仿佛千千万万那一刻才开始觉醒的中国人。
而此时,日本兵已经杀过来了。
——这是我最喜欢的桥段。
文康说:1937年11月,上海沦陷,从此成为了一片孤岛。此岸到彼岸,隔了那么多的海水,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上海人,想要回到上海去,回上海去。因为出了上海,才是海上。我们的脚下,曾经是最后的一块陆地。太阳出来了,别人起床了,我们不能还在睡着。
而柳云龙的浪漫,几乎全在那一首唐妮的《美丽的香格里拉》里面。第一次晓聪与文康跳舞,放的就是这段旋律。
晓聪的那一段经典的台词:我们在同一个城市。可能我们都在黄浦江看过船,在一家咖啡厅喝过一个牌子的咖啡,在一个弄堂里吃过一家店铺的生煎包;你走的路,我也在走,落在你头上的梧桐叶子,可能又落在我的脚边;外滩海关大楼的钟声,为你报时,也为我报时;犹太人的音乐你在听,我也在听,你敢说你在百乐门跳舞的时候,我就不在吗?没准儿我在美心看哪场电影的时候,你就在我的左边,或者右边。还有这首香格里拉,你喜欢,我也喜欢。我们有这么多机会可以认识,为什么不认识呢?
这就是所谓的咫尺天涯吧。
最感动的是最后的那一段:房间里又想起《美丽的香格里拉》的旋律,文康说:男女之间有两种情感,一种叫相濡以沫,另一种叫相忘于江湖。和能爱的人相濡以沫,和不能爱的人相忘于江湖。我想与你相濡以沫。你,愿意吗?然后,他向晓聪伸出手。那时,凭谁能说不愿意呢?可是晓聪,居然就是最后的背叛者。在那样的情境之下,还能够有勇气背叛,也真是天下第一狠心人了吧。
在整部剧里,最喜欢听的就是《美丽的香格里拉》。可看完片子的那段时间,却怕听到那首旋律。
就像钟一最后所说,“梧桐镇每一处都有你们的痕迹,你让我如何一个人留在这里。”
有些事情有些人就是这样,经历之后,留在空气里的每一处气息,都是一种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