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本”,又称“和合译本”,全称“国语和合译本”.是圣经译本中的一种。
使用的语言为现代白话文,也就是国语;译者是:狄考文、富善、鲍康宁、文书田、鹿依士、邹立文、王元德等
也就是国语 和 合译本,意思是用国语写的,由一群人翻译的,所以叫做“合译”,如果是一个人翻译的,就叫做“独译”。简称“和合本”,明白了吗?
《圣经和合本》简称和合本是今日华语人士最普遍使用的《圣经》译本。此译本的出版起源自1890年在上海举行的传教士大会,会中各差会派代表成立了三个委员会,各自负责翻译《官话和合本》、《浅文理和合译本》及《文理和合译本》。
于1904年,《浅文理和合译本》出版新约。《文理和合译本》于1907年出版新约,于1919年出版旧约。1906年,官话和合本的翻译工作完成了新约;1919年,旧约的翻译工作完成。在1919年正式出版时,圣经译本名为《官话和合译本》,从此就成了现今大多数华语教会采用的《和合本圣经》。
扩展资料:
《圣经和合本》的来历
1919年和合本《圣经》出版问世,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白话文逐渐成为学术主流,而和合本《圣经》是当时第一本以白话文译成的著作。
胡适等学者把和合本《圣经》誉为白话文的典型。罗香林称其为超凡的巨作。和合本《圣经》不仅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在引起国民读书兴趣方面也贡献良多。
和合本《圣经》它的字字句句都忠于《圣经》原文,但又不失中文语言的优美和韵味,使得和合本《圣经》成为《圣经》中译本的里程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合本
《圣经和合本》简称和合本是今日华语人士最普遍使用的《圣经》译本。此译本的出版起源自1890年在上海举行的传教士大会,会中各差会派代表成立了三个委员会,各自负责翻译《官话和合本》、《浅文理和合译本》及《文理和合译本》。
于1904年,《浅文理和合译本》出版新约。《文理和合译本》于1907年出版新约,于1919年出版旧约。1906年,官话和合本的翻译工作完成了新约;1919年,旧约的翻译工作完成。在1919年正式出版时,圣经译本名为《官话和合译本》,从此就成了现今大多数华语教会采用的《和合本圣经》。
扩展资料:
《圣经和合本》的来历
1919年和合本《圣经》出版问世,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白话文逐渐成为学术主流,而和合本《圣经》是当时第一本以白话文译成的著作。
胡适等学者把和合本《圣经》誉为白话文的典型。罗香林称其为超凡的巨作。和合本《圣经》不仅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在引起国民读书兴趣方面也贡献良多。
和合本《圣经》它的字字句句都忠于《圣经》原文,但又不失中文语言的优美和韵味,使得和合本《圣经》成为《圣经》中译本的里程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合本
圣经:
《圣经》(希伯来语:??????,拉丁语:Biblia,希腊语:Βιβλ?ο,英语:Bible俄语:библия(意为莎草纸)),可以指犹太教和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的宗教经典,又译《耶经》。犹太教的宗教经典是指圣经《旧约》部分,即《塔纳赫》(或称希伯来《圣经》),而基督宗教的《圣经》则指《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犹太人的圣经《塔纳赫》从耶和华如何创世开始,然后讲述古时犹太人的历史,并记录先知预言。
基督宗教的《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基督和其门徒的言行,以及早期基督教的事件纪录、使徒保罗写给教会或其他人的书信、或其他使徒写给教会的书信,即神借着人手而写下他的话。
圣经经历长时间的编辑、千年的翻译、流传,已形成专门的“释经学”。
不同的基督教派别所承认的《圣经》旧约部分略有不同,天主教版本承认46卷,东正教版本承认50卷,基督新教版本承认39卷。《圣经》新约的书卷数比较一致,天主教、东正教、新教都承认27卷。在中国大陆,新教的和合本《圣经》人名地名等处理用英文音译的做法,天主教(思高圣经)《圣经》则采用拉丁文音译的做法,比如英文音译“彼得”,按拉丁文音译为“伯多禄”。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发行时间最长,翻译成的语言最多,流行最广而读者面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书,并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合本:
合资。《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这两个人原是小人合本撑船伙计,因盗了资本,背地逃走。”《儒林外史》第十八回:“目今我和一个朋友合本,要刻一部考卷卖。”参见“
合资 ”。
《圣经》(和合本)的意思是:基督教将犹太教的旧约圣经,与基督教的新约圣经合成一本使用;所以称“和合本”。
“和合本”,又称“和合译本”,全称“国语和合译本”.是圣经译本中的一种。 1890年,上海宣教士大会议决定出版一本全国通用的中文圣经,务求做到文笔顺畅而又忠于原文。次年,共成立了三个委员会,分别负责三种不同文体的版本:文理、浅文理、以及国语。全部翻译历时二十七年,其中以《国语和合译本》最受欢迎,成为今日绝大多数教会采用的标准译本。
和合本1919年出版发行,思高本1968年出版。
所以基督教一开始传播的时候都是用的和合本圣经,而思高版本一般是天主教使用。所以中国主流使用的都是和合本,其他版本圣经因为小众一直发展不起来。
教堂买的中文圣经基本上都是和合本,你可以去教堂买。我们平时读经查经基本上也是用这个译本。
和合本就一个译本,中文圣经还有很多种译本。
这个网页有很全的多语言圣经
http://www.yawill.com/bib/
因为国内无法自由印刷圣经,所以你能在教堂买到的圣经都是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并且是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印刷的。
至于价格,从十几到几十元不等,具体当然看你的需求了。
百度百科有详细解释。概括地说就为了统一《圣经》的各种翻译版本,吸吸各种译法,而推出的一种联合译本
《圣经和合本》(简称和合本;今指白话文和合本,旧称官话和合本),是今日华语人士最普遍使用的《圣经》译本。此译本的出版起源自1890年在上海举行的传教士大会,于1904年,《浅文理和合译本》出版《新约》。《深文理和合译本》于1906年出版《新约》。1907年大会计划只译一部文理译本,于1919年出版《文理和合译本》。1906年,官话的翻译工作完成了《新约》;1919年,《旧约》的翻译工作完成。在1919年正式出版时,《圣经》译本名为《官话和合译本》,从此就成了现今大多数华语教会采用的和合本《圣经》。
现代中文译本,是圣经公会于1979年出版的中文圣经译本,又于1997年又参考教友之意见,出版《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它主要对象是刚接触《圣经》的读者。此译本的翻译工作开始于1971年,由许牧世教授、骆维仁博士、周联华博士、王成章博士和焦明女士等人所翻译。
《圣经新译本》是由数十位华人圣经学者自译的《圣经》汉语译本。此译本以原文重译《圣经》,《新约》于1976年完成;《旧约》于1992年完成。
整个译经过程由原文、神学和中文的工作小组依次缜密斟酌译文,最后由资深学者作审订。
2001年推出了跨世纪版,更邀各地圣经学者和牧者撰写《圣经》各书卷的总论和简介。同年亦开始了修订计划,终于在2011年11月出版了四福音书,2012年9月出版《罗马书》2013年3月出版《启示录》(新约预算2013年出版,旧约预算在其后三年内完成),并正式把《圣经新译本》升级为《环球新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