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 / 笔画
10画
ノ 一 丨 丨 一 丶 ノ 乚 ノ 丶
[名称]撇、 横、 竖、 竖、 横、 提、 撇、 竖弯钩、 撇、 捺
《乘》字笔画、笔顺
汉字 乘 (字典、组词)
读音 chéng播放 shèng播放
部首 丿
笔画数 10
笔画 撇、横、竖、竖、横、提、撇、竖弯钩、撇、捺
撇、横、竖、竖、横、提、撇、竖弯钩、撇、捺。
读音:
【chéng】
解释:
(1)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 乘坐。
(2)趁; 乘便, 乘机; 利用条件、机会等。
(3)作为名词意思为:佛教的教派或教义。
(4)姓氏。
笔顺编号:
3122113534
运算规则:
算术中的一种运算方法。对于自然数a、b,把b个a连加起来得c,则c叫做a和b的乘积,记为c=a×b,c=a×b,当b=0时,认为a和b的乘积c等于0。这里,从a、b得到c的运算就叫乘法,a叫乘数(因数),b也叫乘数(因数)。
乘号的乘的笔顺是:
汉字 乘
读音 chéng shèng
部首 丿
笔画数 10
笔画名称 撇、横、竖、竖、横、提、撇、竖弯钩、撇、捺
拼 音
chéng shèng
部 首 丿
笔 画 10
五 行 金
五 笔 TUXV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chéng ]
1.骑,坐:~马。~车。~客。~警。
2.趁着,就着:~便。~机(趁着机会)。~势。~兴(xìng)。因利~便。
3.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法。~幂(mì)。~数。
4.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小~。上~。下~。
5.姓。
[ shèng ]
1.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舆。千~之国。
2.古代称四为乘:~矢。~壶。“以~韦先牛十二犒师”。
3.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野~。
乘的笔画笔顺:
汉字 乘
读音 chéng shèng
部首 丿
笔画数 10
笔画名称 撇、横、竖、竖、横、提、撇、竖弯钩、撇、捺
一、乘法的乘的笔画是10画,笔顺是撇,横,竖,竖,横,提,撇,竖弯钩,撇,捺。
二、基本字义
乘chéng
1、骑,坐:乘马。乘车。
2、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
3、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
4、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
5、姓。
乘shèng
1、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
2、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3、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乘,覆也。从入、桀。桀,黠也。军法曰乘。
白话版《说文解字》:乘,遮顶。字形采用“入、桀”会义。桀,狡猾。
三、相关组词
1、卒乘
[zú shèng]
步卒车乘。泛指军队。
2、三乘
[sān shèng]
三乘(sānshèng):1.三乘车。每乘四马。
3、乘凉
[chéng liáng]
热天在凉快透风的地方休息:在树下乘了一会儿凉。
4、搭乘
[dā chéng]
乘;坐(车、船、飞机等):~旅游专车赴京。
5、乘坐
[chéng zuò]
坐(车、船等):~火车。~飞机。
“载”的笔顺是:横、竖、横、横、撇折、竖、提、斜钩、撇、点
“载”有两个读音【zǎi】和【zài】
基本释义 :
载[ zǎi ]
1.年;岁:千~难逢。三年两~。
2.记录;刊登;描绘:记~。连~。转~。
载 [zài]
少数民族的计量单位。四十两为一载
度用手,量用箩,以四十两为一载。论两不论斤。——明· 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
车、船等交通工具
予乘四载,随山刊木。——《书·益稷》
所装运的物件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书·盘庚》
又如:重载;装载
事;事业
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书·舜典》
又,且
巩顿首载拜。——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又如:载拜(再拜)
(形声。本义:乘坐)
同本义
载,乘也。——《说文》
载鬼一车。——《易·暌》
相关组词
记载 超载 连载 转载 载体 登载 载运 负载 载荷 刊载装载 下载 载波 荷载
乘
笔画数:10
笔画顺序名称:撇、横、竖、竖、横、提、撇、竖弯钩、撇、捺
如图(点击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