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介绍

时间:2023-12-29 22:59:35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上海博物馆介绍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中汇大楼,现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29.5米,总投资5.7亿元。

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

扩展资料:

展馆介绍

1、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青铜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陈列了400余件精美的青铜器,中国商周时代,青铜器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展厅面积640平方米展厅,其中有120余件展品。展厅以金、红、黑三色为基本色调,以佛教艺术中常用的莲瓣形做隔墙,石窟寺中的佛龛做壁橱,以及露置的陈列形式。

3、历代绘画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共陈列历代绘画精品120余件,从唐代至近代,各种绘画门类均有所体现。绘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以毛笔、墨、绢纸为主要工具、以点线结构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

4、民族工艺馆:展厅面积700多平方米,集中陈列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染织绣、金属工艺、雕刻品、陶器、漆器、藤竹编和面具艺术等近600件。表现了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奇异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博物馆


上海市有哪些博物馆

1.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上海地志类博物馆筹建工作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1983年建成“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1991年7月改现名。

上海博物馆英语简介

As a museum of ancient Chinese art, Shanghai Museum possesses a collection of 120,000 precious works of art. Its rich and high-quality coll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 ceramic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s specially celebrated in the world. Founded and first open to the public in the building previously of the horseracing club at 325 W. Nanjing Road in 1952 and then moved into the former Zhonghui Building at 16 S. Henan Road in 1959, the museum developed very quickly in aspects of acquisition, conservation, research, exhibition,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other institutes. In 1992, the Shanghai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ocated to the Museum a piece of land at the very center of the city, the People's Square, as its new site. The whole construction took three years, from August 1993 to its inauguration on October 12th, 1996. The 29.5 meters high new building has a construction space of 39,200 square meters. Its unique architectural form of a round top with a square base, symbolizing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that the square earth is under the round sky, is a distinguished architectural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feature and modern spirit. The present Shanghai Museum has eleven galleries and three special temporary exhibition halls. It extends warm welcome to the visit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很简单,你去上海博物馆的官网去看它的英文版就好了嘛,何必这么麻烦……

上海博物馆有那些文物?

德鼎、虎簋、交龙纹鼎、四羊首瓿、变形龙纹盆等。

1、德鼎

出产于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德鼎是西周早期遗存的少数青铜大鼎之一。这一时期的鼎发现很少,在重视食器的当时,都是重器。

德鼎的造型较商代晚期已发生变化,口部呈桃形,器腹微微下垂,平添沉稳的气质。鼎的花纹仍采用带地纹的兽面纹,但构图趋于简略,层次也不甚丰富,表现出周人独特的简约风尚。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2、虎簋

出产于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口径23.3厘米、通高34.7厘米、腹径23.3厘米、腹深12.8厘米、重12.28千克。

此簋的造型和纹饰均十分壮丽,微微隆起的盖部置有莲花形的捉手,优雅美观。口、腹之间稍稍内收,形成流畅的曲线。

盖部、颈部、腹部和口部分别装饰连绵的波曲纹和交缠的兽目交连纹,气势雄浑,富有韵律感。在器物的盖和内底,分别铸有一虎纹,当是作器人的氏称。

方座有盖,盖置莲瓣形捉手,并出四道棱脊。兽耳垂珥。兽角耸起。盖顶捉手内饰兽目交连纹,盖、腹及方座饰宽大的波曲纹,颈饰兽目交连纹,圈足饰变形兽体纹。

方座面上四角饰龙纹。全器纹饰粗放,装饰性较强。盖、器各铸一个虎形铭文,当为作器者之氏族徽记。

3、交龙纹鼎

出产于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此鼎为典型的晋地作品,足部偏矮,盖顶设有三个环形装置,在器物放置时形成三个支点。高37.5cm;口径22.5cm。

更新期的鼎在形制和花纹上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地域特色,此鼎为典型的晋地作品,足部偏矮,盖顶设有三个环形装置,在器物放置时形成三个支点。鼎上的花纹为蟠曲的交龙纹,体躯扁阔,横向或竖向交缠,显得十分精细。

4、四羊首瓿

商四羊首瓿为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高38.8厘米,口径31.6厘米,底径29.1厘米,重1.4千克。

此瓿大口短颈,广肩深腹。肩部置羊首四具,间隔一鸟。腹部饰乳钉纹,圈足饰兽面纹。并有三方孔以透气防潮。

5、变形龙纹盆

春秋中期。侈口折肩,圈形盖顶,装饰精细的变形龙纹。西周较晚时期出现的新型食器,盛行于春秋时期。

根据文献的记载,盆在古代主要用于盛水,但出土青铜盆的铭文却表明它主要用于盛食,应是兼可作盛食或盛水的器物。

它是西周较晚时期才出现新型的食器,盛行于春秋时期。此盆侈口折肩,圈形盖顶,装饰精细的变形龙纹,制作十分精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博物馆

上海历史博物馆简介

上海历史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以基本陈列为主的东楼设“序厅”“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三个板块,遵循“以城市史为脉络,以革命史为重点”的原则,全面展现上海城市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西楼设特展厅、口述历史厅及公共教育、观众服务区。
上海历史博物馆共展陈1100余件文物,吸纳上海史最新研究成果,全面梳理上海历史脉络。博物馆分为“序厅”、“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和“尾厅”四大部分,通过9个单元,综合反映上海社会发展历程和人文历史特征。

上海博物馆里几楼有什么

一楼: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
二楼:中国古代陶瓷管、暂得楼陶瓷馆
三楼: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玺印馆、中国历代绘画馆
四楼: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管、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古代玉器馆
具体展厅的阶段性展可参见 上海博物馆官网 http://www.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的服务指南是什么?

参观者须接受安全检查方可入馆参观。为确保文物安全,保持良好的参观环境,上海博物馆将对观众流量实施限量、有序控制,每天的参观人数控制在8000人次以下(其中含预约观众2500人次)。

上海博物馆最早的馆址是南京路上的上海图书馆,1935年建馆,七年后,搬到河南南路的中汇银行大厦。新馆位于市中心人民广场南端,占地面积33亩。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地面高度29米,总投资为43亿元。于1993年9月开工,1994年9月完成主体结构和外墙贴面装饰,1995年底正式开馆。是一座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它既有中国传统建筑之基座、台阶的形意,有园林绿化的东方格调,体现了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从远处眺望博物馆,圆形屋顶加上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犹如一尊中国古代青铜器;若从高处俯视博物馆,则屋顶平面犹如一面巨大的汉代规矩镜的图案。到了晚上,中间圆顶13米跨度的玻璃采光球,在泛光灯照用下,更似一颗熠熠生辉的夜明珠。博物馆有四座高耸的艺术雕刻拱门,记录文字和历史演变的进程;右面门前两侧8只狮子和天禄的艺术石雕,表达了中国文化的无比璀璨。

7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现役军人、革命烈士家属、残障人士等,可优先入馆,上海博物馆之友会员凭证可优先入馆。

遇有重大活动或重要设备设施维修保养时,可根据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预先告示公众。 交通:地铁1、2、8号线、574路、112路、925路、123路、71路、127路、18路、145路、46路、952路、108路、48路、934路、隧道六线等。

(注:更多详细的服务指南还可翻阅参考资料: )上海市博物馆官网

怎么去上海市博物馆

上海市博物馆注意事项

上海市博物馆介绍

上海博物馆文物

1、《鸭头丸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优秀草书作品,也是王献之书法作品中唯一的传世真迹,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共有两行15字。这幅作品运笔非常熟练,笔画劲利灵动,风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笔锋人纸灵巧而又变化多姿,方笔、圆笔、侧锋、藏锋都有,如“鸭”、“当”两字起笔处是顺着笔锋直接入笔,“故”字起笔是侧锋,“头”、“不”等字与上一字相连,所以是逆锋起笔,但也有以顿笔和藏锋起笔的,如“明、君”等字。字与字之间气脉贯通,连中有断,如第一行“明当必”,第二行的“集当与”笔画连绵,而“佳、明”,“与、君”等字之间重新起笔,调整笔锋,但暗中还是有呼应,,断连结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灵活。帖中的10多个字曲直结合:横竖较直,有刚劲之美;又有圆转外拓的曲笔,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润,变化丰富。章法上行距很宽,显得萧散疏朗,堪称是一幅不拘法则而又无处不存在法则、妩媚秀丽而又散朗洒脱的草书精品。

2.德方鼎是一件铸造于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的青铜器。西周早期的方鼎造型更趋浅 德方鼎
腹,足部变得细长, 德方鼎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在它的腹内底部铸有铭文,鼎的铭文相当重要,共5行24字,记周成王在成周洛邑祭祀武王,贵族德参与其事,受到成王赏赐,作器以记之。[1]? 德方鼎是青铜器中的饪食器,铸于西周成王年间,它通高24.4厘米,口纵14.2厘米,口横18 厘米,在口沿的两边,此器有两只立耳,折沿浅腹、柱足细长。德方鼎的腹饰为兽面纹,两侧的龙形纹以细雷纹为底,足上端饰牛首纹,纹饰十分清晰规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铜宝尊彝,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3.李峪村青铜器——牺尊
李峪村位于山西浑源县城西南。八十年前的1923年,村民在其东南的李峪庙坡掘土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这就是著名的李峪村青铜器(又称浑源青铜器)。这批青铜器造型优美,工艺精巧别致,纹饰具有独特风格,出土后即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因为生逢乱世,这批瑰丽的青铜器出世后饱经劫难,大部分流散于海外,国内仅存少数,部分珍品为上海博物馆所藏。这其中便有一件堪称是古代艺术之瑰宝的被称之为“牺尊”的特殊青铜器。
这件青铜器高33.7厘米、长58.7厘米,作水牛形,牛腹中空,牛颈和背脊上有三个孔,中间一孔套有一个锅形器,可以取出。牛背上的三个空穴原来应该有盖,但已经缺失,牛尾也没有了,只留下一个不规则的窟窿。从其特殊的结构分析,它有可能是一件温酒器:牛背上的锅形其可以盛酒,空穴注水装于牛腹用来温酒。此器形态稳重,虽然四足矮短,但牛兽上充满张力的双角、圆瞪的双目保持了真实感。这种器物在青铜器发展中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由于其造型与牺尊近似,而在考古和文献中均未有合适的名称取代,便也沿用旧称把它命名为“牺尊”。上海博物馆的这件牺尊集盛酒、温酒为一体,为目前发现的青铜器中唯一的一件,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上海博物馆分为几层,有哪些展览物品

上海博物馆分为4层主要展品如下:
一楼:古代青铜馆,陈列了400余件古代青铜馆精美的青铜器,以具有长篇铭文和著录的重较多为特色,包括西周的晋候器和秦国早期秦公器等重要文物;古代雕塑馆,除陈列部分木雕、陶塑外,以石刻塑像为主,这里有北魏、北齐、北周和隋唐雕塑,以及南石刻、金铜佛像等。
二楼:古代陶瓷馆,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青瓷、东汉时代的的青瓷,还有唐朝的唐三彩。宋、金、辽时代,各地窑场林立。元、明、清三代,景德镇成为中国瓷业的中心,所烧制的釉下彩、釉上彩和颜色釉瓷器皆有展出。
三楼:历代书法馆,集中了中各个时期的典型名作,系统地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轨迹。展厅采用了展框、自动感应的灯光照明;历代玺印馆,是中国第一个专题陈列玺印篆刻的艺术馆,上自西周,下迄清末,是从馆藏一万余枚印章文物中遴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艺术性的精品;历代绘画馆,从唐代至近代,各种绘画门类均有所体现。
四楼:少数民族工艺馆,集中陈列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染织绣、金属工艺、雕刻品、陶器、漆器、藤竹编和面具艺术等近600件;历代钱币馆,通过近7000件文物,集中展现了中国货币发生、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概貌;明清家居馆,陈列了明清时代中国家具精华100多件;古代玉器馆,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制作玉器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玉不仅被用于装饰,而且是财富、权力的标志,又是统治者祭天祀地、沟通神灵的法物。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