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现在的主体包括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翠亨农业展示区和翠亨村民居展示区。
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
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孙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9150.htm?fr=ala0_1
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设有"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三个机构,分为孙中山纪念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农耕文化展示区、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其他展区6大区域组成。
扩展资料:
主要展区
孙中山纪念展示区
孙中山纪念展示区包括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史迹陈列、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陈列和其他与主题相关的临时展览以及该区域的文物遗迹和纪念雕塑。
翠亨民居展示区
翠亨民居展示区利用翠亨村一部分旧民居展示童年孙中山的生活环境,包括复原的孙中山祖家、翠亨村民俗展览以及翠亨村当年各层次的民居、民俗展示。
农耕文化展示区
农耕文化展示区在孙中山曾经劳作过的耕地开辟的包括水稻种植区、作物种植区、禽畜饲养区、传统生态农业的桑基鱼塘区、现代农业试验区、农具展览等,展示孙中山家乡的农耕文化。
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
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包括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的重要追随者,翠亨村中的杨殷故居、杨殷纪念展览、陆皓东故居、陆皓东纪念展览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利用翠亨村一部分旧民居展示本地列入国家和广东省非遗保护目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其他展区
其他展区包括翠亨村内的孙中山活动遗址;具有一定价值的历史建筑;杨鹤龄纪念展览;杨心如、杨日章、杨日韶、陈兴汉等人的故居;杨兼善祠遗址等,馆内的其他雕塑艺术品;公园内现有400多个植物品种的绿化园林;其他临时展览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中山故居
广东 孙中山故居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生在广东省中山市的翠亨村,并在这里度过了有意义的童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现在的主体陈列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史迹展览和翠亨村民居展览。
孙中山故居是一座融合中、西方建筑特点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其主体建筑是1892年由孙中山的大哥孙眉出资、孙中山主持修建的。1892年至1895年间孙中山经常居住于此。孙中山故居于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故居陈列馆以各种珍贵的文物、图片等系统地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
翠亨村民居展览开展于1991年,它利用了翠亨村的民房并复原、仿建几所典型的清末民居,再现孙中山故乡当年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及当地的民俗风情。
另外辟有孙中山先生讲演厅、少年孙中山听故事雕塑、孙中山试验炸药遗址、“瑞接长庚”排坊和孙中山先生遗嘱亭等参观景点。
上海 孙中山故居
在上海繁华的淮海路以南,思南路东侧的香山路上(原莫利爱路),坐落着一幢欧洲乡村式样的小洋房,这就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1918年至1925年间在上海的寓所。
自1894年创建兴中会,孙中山先生就一直奔波于海内外策动起义、领导革命,自己却连个固定的住所都没有。为了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这栋住宅捐赠给他。这里是孙中山生活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也是他思想发展和飞跃的历史见证地:在这里,孙中山潜心研究革命理论,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完成了《孙文学说》、《实业计划》等重要著作;在这里,孙中山会见中国共产党和苏俄代表,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完成了他思想上巨大的飞跃;在这里,孙中山召开会议,着手改组国民党,酝酿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这里,孙中山举行记者招待会,向国人发出和平统一祖国的号召……
1924年,孙中山应邀北上共商国是,次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宋庆龄料理完孙中山的丧事后回到上海,继续在此居住。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上海,宋庆龄接受中共方面的劝告,离开了这里。
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将此寓所移赠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
地。1949年上海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这里。1961年3月4日,故居成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现在故居内的陈设,绝大多数是孙中山和宋庆龄使用过的原件原物,并遵照宋庆龄生前回忆按二、三十年代原样布置。楼下是客厅和餐厅,楼上是书房、卧室和小客厅,在书房和卧室前,有一间长方形的内阳台。楼旁是汽车间。楼前是一片草坪,围绕着冬青,香樟和玉兰等树木花卉。
上海孙中山故居是世人敬仰的革命圣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许多外国政府的首脑都曾到这里瞻仰,每年有数万外宾、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国内观众前来瞻仰。
每逢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11月12日)和逝世纪念日(3月12日),故居内外总是放满鲜花,上海市领导、各界人士和孙中山先生家属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孙中山故居,缅怀孙中山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丰功伟绩。
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上海孙中山故居,作为一个重要里程碑,将永远屹立在中国人民心中。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现在的主体包括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翠亨农业展示区和翠亨村民居展示区。
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
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孙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99150.htm?fr=ala0_1
中国国民党(中华革命委员会)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政党。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当中日甲午战争况紧急关头.
中山故居位于香山路7号,由当时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购买赠送给孙中山先生。1920年至1924年为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寓所。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达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完成《孙文学说》等著作。故居内陈列着孙中山先生使用过的指挥刀、军事地图、文房四宝等物品。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以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区东南方17.6公里处,广(州)珠(海)公路主干道旁。北距广州约100公里,南距澳门约30公里,隔珠江口水域与深圳、香港相望,陆地与珠海市毗邻。翠亨村傍山濒海,气候宜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置身于林木葱茏、鸟语花香之中。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于1996年至1997年先后被公布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馆址系孙中山于1892年亲自设计建成,是一座中西合璧、门口有古罗马拱形门廊两层 3间的西式建筑物。孙中山曾在这里行医、 草拟《上李鸿章书》、 策划组织军队、参加广州武装起义。
有关辛亥革命的文物资料,是建馆后在华侨、孙中山亲友故旧等人士热心支持下逐步征集起来的,计有孙中山遗物68件,各类文物1610件,照片500张。其中一级藏品7件,有孙中山外甥孙杨连逢赠送的孙中山家谱、开荒合约的契据等。
中山故居纪念馆1985年接待观众75万人次,运用孙中山讲话录音、电视录像、录音导游、电脑同步控制播放等工具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还和广东社会科学院合编有《孙中山藏档》。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生在广东省中山市的翠亨村,并在这里度过了有意义的童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现在的主体陈列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史迹展览和翠亨村民居展览。
孙中山故居是一座融合中、西方建筑特点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其主体建筑是1892年由孙中山的大哥孙眉出资、孙中山主持修建的。1892年至1895年间孙中山经常居住于此。孙中山故居于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故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栋二层红色小楼,它就是孙中山先生在老家居住的地方。这栋房子完全由中山先生自己设计而成,与众不同的是,小楼是座西向东的。在故居里,记者看到,里面到处都充满了岭南风格的家具和摆设,古味盎然,使人充分体会到一代伟人情怀,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而楼下一间小屋里面摆设了一个瓷制的浴缸,它是中山先生从国外购买而来,也表明他在当时已经开始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
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孙中山故居。学生们还参观了位于孙中山故居西北侧的孙中山纪念馆。展馆一楼全面性地介绍了孙中山的生平事迹、思想理论和他所领导的革命运动,歌颂了他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涉及到了孙中山革命事业主要追随者的情况。展馆二楼则陈列了孙中山亲属及后裔的遗物,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孙中山亲属与后裔的情况及他们对其革命事业的巨大支持、贡献和牺牲。
通过参观,学生们对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们纷纷表示,感受革命前辈“天下为公”的伟大情怀,对提高个人政治觉悟和精神觉悟很有意义。
走进故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栋二层红色小楼,它就是孙中山先生在老家居住的地方。这栋房子完全由中山先生自己设计而成,与众不同的是,小楼是座西向东的。在故居里,记者看到,里面到处都充满了岭南风格的家具和摆设,古味盎然,使人充分体会到一代伟人情怀,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而楼下一间小屋里面摆设了一个瓷制的浴缸,它是中山先生从国外购买而来,也表明他在当时已经开始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孙中山故居。学生们还参观了位于孙中山故居西北侧的孙中山纪念馆。展馆一楼全面性地介绍了孙中山的生平事迹、思想理论和他所领导的革命运动,歌颂了他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涉及到了孙中山革命事业主要追随者的情况。展馆二楼则陈列了孙中山亲属及后裔的遗物,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孙中山亲属与后裔的情况及他们对其革命事业的巨大支持、贡献和牺牲。 通过参观,学生们对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们纷纷表示,感受革命前辈“天下为公”的伟大情怀,对提高个人政治觉悟和精神觉悟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