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药本身具有消炎、止痛,对于风湿、退热和凝血都有一定的作用。在临床上大多用于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各种发热和疼痛的症状,使这些病症有所缓解。我们要分清楚消炎止痛药和抗菌消炎药,它们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发生的炎症仅仅是病毒性感染,使用一般的消炎止痛药就可缓解当前的症状。如果是细菌感染,就必须要用抗菌消炎药才能杀死细菌,有效的控制病情。
消炎止痛药应该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同时具有止痛作用。这类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双氯芬酸钠,尼美舒利。具有抗炎,止痛,抗风湿,退烧,抗凝血作用,主要用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发热和疼痛。不易长期大量服用,容易引起胃肠道出血,白细胞减低,肝肾损伤等。
消炎止痛药应该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同时具有止痛作用。这类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双氯芬酸钠,尼美舒利。具有抗炎,止痛,抗风湿,退烧,抗凝血作用,主要用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发热和疼痛。不易长期大量服用,容易引起胃肠道出血,白细胞减低,肝肾损伤等。
消炎止痛散 组成:血花5钱,牡蛎5钱,黄连5钱,麝香3分止痛消炎软膏 以上七味,取独活、生草乌、生天南星及皂夹,破碎,用水浸泡12小时后,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为生药量的2倍,加入饴糖360g、芒硝,煮沸,放冷,加入滑石粉470.2g、甘油75.44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0g、苯甲酸钠0.603g及冰片的水杨酸甲酯溶液,加入水适量,制成1000g,即得。
损伤速效止痛气雾剂 方剂组成】血竭 30g 红花 6g樟脑 1.5g 乳香(醋炙) 3g 冰片 4.5g 麝香 0.75g
【方剂制法】以上六味,血竭、乳香、红花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冰片、樟脑、麝香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将粉末置容器内,加入乙醇1100ml,密闭浸泡28天,滤过,滤液灌封特制的瓶中,压入抛射剂(二氟二氯甲烷)10g,即得。
解热消炎镇痛药具有解热、止痛的功能,其中多数还有消炎、抗风湿的作用。
(1)解热作用。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温度,高等动物都能保持一定的体温,以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的生命活动。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作用的一种全身性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目前认为,机体发热可能是内在热原作用下中枢前列腺素(PG)的合成与释放增加,同时还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引起发热;治疗剂量的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酶),使PG的合成减少,增强散热过程,将体温降到正常水平而起到解热作用,但不会将体温降至正常以下。
(2)镇痛作用。当机体受到损伤或局部有炎症时,可释放出致痛的前列腺素(PG)、缓激肽等,刺激痛觉感受器,产生痛觉。而且前列腺素还能增强机体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目前认为,这类药物的作用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末梢感受器的敏感性,而产生镇痛效果。
解热镇痛类药物具有中度镇痛作用,对肌肉痛、关节痛和神经痛的效果较好,对创伤性疼痛和内脏平滑肌痉挛所引起的绞痛无效。
(3)消炎、抗风湿作用。炎症是由于异常的理化或微生物因素所引起的组织或器官的病理反应,临床上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在发生炎症时,解热镇痛药物主要是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消除它对其它致炎物质的增敏作用,而起到消炎作用。其抗风湿作用,除解热、镇痛等因素外,主要在于消炎。
这类药物中除扑热息痛外,均有较强的消炎、抗风湿作用。
在我做大夫以来对镇痛消炎药使用。一般用在镇痛。它消炎效果不理想。要起到消炎作用合用抗生素。不过副作用大。
不好说,可以先试试消炎止痛膏,效果不好在用口服药。因为外用药相对副作用小些。
像盘捏西林属于消炎药但很少起到止疼效果.
芬必得是止疼药,好像不带消炎作用.
不过你可以消炎和止疼的两种药配着吃.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