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指“期待性焦虑”,总是时刻等待着不幸的到来,无论什么事总是担心会出现最坏的结局,而且为自己预想的这种坏结果而忧心忡忡。一般来说,焦虑会引发多种疾病。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结果,原因是焦虑使自主神经系统紧张,而自主神经系统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有直接的沟通。电子显微研究中发现,自主神经的神经细胞可释放出神经传导物质以调节免疫细胞。
典型的焦虑是“无名焦虑”,患者感到非常不安和害怕,但说不出怕什么或究竟会发生什么不幸,也知道这是一种无根据的焦虑,并没有事实根据,然而正是这种无对象内容的恐怖不安使病人十分焦虑。
当你发觉自己得了“转行焦虑症”,你知道改如何治疗吗?
关于焦虑症状,我有如下建议:
一,首先,要承认轻度的焦虑,适度的小心、忧患,有助于人类的自我保护与提高进步。不要一味地、过度地排斥焦虑,而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它。
二,擅于找到并消除引起焦虑的原因。如果有明确原因的话,就直面它,解决它,或者和其他亲友们一起解决它。比如考试焦虑的话,与其焦虑不安,那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好好学习,包括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求助。而有的事情(包括一些外因)也许一时解决不了,那就先接纳它、适应它,慢慢儿想办法。
三,学会底线思维,即:做好最坏打算,争取最好结果。有的时候,太担心出错了,过分夸大后果的严重性了,才会越发地焦虑、不安。而你如果勇敢、豁达一点,直面并接受最坏结果的话(也许它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可怕),那你将会更加淡定、坦然。然后更加从容、理性地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四,不断开阔心胸、视野,争取乐观、豁达一些。要有全局眼光(看到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不同的人、事、物,等等),长远眼光(知道“一切都会过去”这个道理),而不要斤斤计较某一件事情(特别是不重要、非原则的事情)。另外,读一些励志类、文学类、传记类书籍,应该对人格完善,会有帮助的。
五,凡事都要有一个“度”,过犹不及。即使是小心、谨慎,也需要掌握好这个“度”。另外,关于一些名、利欲望(特别是某些不合理的、过分的欲求),也要适当有所收敛,不然总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话,难免心理出现问题。
六,平时适当户外活动、体育运动,包括约亲友打打球什么的。这是很好的释放焦虑、压力的方法。养成习惯的话,对身体、心理,都很有帮助的。
七,有机会看看心理医生。症状严重的话,可以开点儿药。
不是一个概念,焦虑只是一个症状表现,而神经官能症不仅能有焦虑症状,而且可能伴有疑病症,恐惧,害怕,包括身体各方面生理性不适,但有一点不尽相同,都属于功能性损伤,非器质性病变
问:我妻子在半年前出现过一次严重的青霉素过敏反应,当时人极度难受,过后晕倒于地。经过抢救,她很快恢复了,但却引起了后遗反应,她变得很胆小,成天怕这怕那,惴惴不安,一点风吹草动就紧张得很,连家人回来晚一点,也想东想西,坐立不安,有时还会喘不过气来,好像青霉素过敏时的情况一样。我们送她急诊几次了,检查做了很多,也看不出什么毛病来,医生建议我让她看精神科,说我妻子可能是神经症。什么是神经症,青霉素过敏怎么会引起神经症呢?欧阳强答:神经症以往都统称为神经官能症,这是表现形式各不一样的一组心理障碍。但也有一定的共同特征,那就是多与本人的素质、人格特点或与心理刺激有关。常出现精神活动能力的降低,如有焦虑和烦恼,或常常诉说躯体不适,但体检和医院的多方检查又不能发现身体有什么毛病。他们对自己的状态多有良好认识,迫切要求治疗。经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与严重精神障碍不同,他们与现实接触良好,行为多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无严重的行为紊乱,可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与一些强烈精神打击引起的反应性的心理障碍不一样,神经症的起病虽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情的发生与发展往往并不完全取决于精神应激的强度,而是与患者的性格、素质、人格特征相关。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如你妻子平素的性格可能就是比较谨小慎微、犹豫不决、顾虑较多的类型。所以青霉素过敏反应可能是一个诱因,引出了潜伏在她内心的一些冲突而导致了疾病。虽然神经症与人格特点有关,但也不能称他们为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自幼人格发展偏离了正常,找不到正常与异常的分界线。而神经症的出现则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良好状态,病后主要可表现为烦恼、紧张、焦虑、强迫症状、心情抑郁或分离症状等。神经症与心身疾病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它的症状无肯定的器质性病变基础。神经症是常见病,患病率相当高。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各国的调查资料推算出人口中的5%~8%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是重性精神病的五倍。西方国家的患病率为100%~200%,我国为13%~22%。神经症也是门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少患者在综合医院反复就诊,而未意识到应该找精神科专科医生或心理医生。依其主要临床表现,神经症可区分为若干类型,如焦虑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疑病症、强迫性神经症等。你妻子的症状很符合焦虑症的表现,这是指一种持续性的紧张或是发作性的惊恐状态,常出现头晕、心呼吸困难、口干、尿急,甚至全身或四肢发抖。当然,如果生活中的确存在着重大的或是灾难性事件发生的先兆,这就是一个正常的情绪反应。而焦虑症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并没遇上什么真实的威胁,或者只是存在着与其紧张、惊恐程度很不相称的生活事件。有时病人细想自己也不知道在害怕什么,但仍然完全被环境中的风吹草动所左右而发生焦虑。神经症一般病程都较长,作为家庭支持,家人的关怀与耐心对患者的治疗也是很有影响的。神经症多数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根据神经症分类的不同,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能尽快使病人恢复。
焦虑症全称是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
神经症全称是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包括神经衰弱、焦虑、强迫、非典型抑郁、疑病、恐怖、癔症等病症。
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组人体内脏器官功能失调的症候群。常表现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功能失调症状
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
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症状复杂多样,其典型体验是患者感到不能控制的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如焦虑、持续的紧张心情、恐惧、缠人的烦恼、自认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强迫观念等。患者虽有多种躯体的自觉不适感,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能适应社会,其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可以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但其症状妨碍了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常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或完全完整。神经症也是门诊中最常见疾病之一。
神经症的类型有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躯体形式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