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的笔顺:点、横折提、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捺。
基本信息:
拼音:kè
部首:讠,四角码:36794,仓颉:ivwd
86五笔:yjsy,98五笔:yjsy,郑码:SKF
统一码:8BFE,总笔画数:10
基本字义:
1、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课。
2、教学的科目:课程。课表。
3、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课徒。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课文[kè wén]
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
2、课间[kè jiān]
学校两节课之间间歇的时间。
3、听课[tīng kè]
听教师讲课。
4、讲课[jiǎng kè]
讲授功课。
5、课堂[kè táng]
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
《课》的拼音:kè
笔画数:10
笔顺、笔画:
点、横折提、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捺、
基本释义:
1.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时。~间。旷~。授~。~余活动。 2.教学的科目:~程。~表。基础~。专业~。~本。~文。 3.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徒。~读。 4.古代的一种赋税:国~。完粮交~。 5.使交纳赋税:~税。~役。 6.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 7.迷信占卜的一种:起~。
“课”字笔顺笔划写法如下:
拼音:kè
释义:
1、有计划的分段教学:上课。下课。星期五下午没课。
2、教学的科目:主课。语文课。这学期共有五门课。
3、教学的时间单位:一节课。
4、教材的段落:这本教科书共有二十五课。
5、旧时某些机关、学校、工厂等按工作性质分设的行政单位:秘书课。会计课。
6、旧指赋税:国课。完粮交课。
7、征收(赋税):课税。
8、占卜的一种:起课。卜课。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一、党课 [ dǎng kè ]
释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为了对党员进行党章教育而开的课,有时也吸收申请入党的人听课。
二、课表 [ kè biǎo ]
释义:课程表。
三、课业 [ kè yè ]
释义:功课;学业:要好好用功,不可荒废课业。
四、主课 [ zhǔ kè ]
释义:学习的主要课程:语文、数学、外语是中学的主课。
五、兼课 [ jiān kè ]
释义:在本职以外兼任教课工作。
课
读音 kè
部首 讠
笔画数 10
笔画
名称 点、横折提、竖、横折、横、横 、横、竖、撇、捺、
妙趣汉字屋
妙趣汉字屋
妙趣汉字屋
讲的笔顺:点、横折提、横、横、撇、竖。
讲拼音:jiǎng
基本信息:
部首:讠,四角码:35700,仓颉:ivtt
86五笔:yfjh,98五笔:yfjh,郑码:SBND
统一码:8BB2,总笔画数:6
基本字义:
1、说,谈:讲话。讲叙。
2、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讲说。
3、注重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讲求。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讲稿[jiǎng gǎo]
讲演、报告或教课前所写的底稿。
2、讲法[jiǎng fǎ]
指措辞。
3、讲师[jiǎng shī]
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名称。级别次于副教授。
4、讲史[jiǎng shǐ]
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的口头文学形式,主要讲述历史上朝代兴亡和战争的故事,篇幅较长,如《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等。
5、俗讲[sú jiǎng]
唐代寺院中用于讲解佛教经义的一种说唱形式,以佛教经义为根据,增加一些故事性成分,吸引听众。
一、读的笔顺:丶フ一丨フ丶丶一ノ丶
笔顺读写:点、横折提、横、竖、横撇/横钩、点、点、横、撇、点、
二、释义:
[ dú ]
字的念法;读音:异~。“长”字有两~。
[ dòu ]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来把“读”写成“逗”。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见〖句读〗。
三、读的部首:讠
四、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五、造字法:形声;从讠、卖声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动词,将书籍、文书上的文字念出声来。
文言版《说文解字》:读,诵书也。从言,卖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读,朗诵诗书经文。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卖”作声旁。
二、相关组词:
1、读书[dú shū]
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声。~笔记。读了一遍书。
2、读物[dú wù]
供阅读的东西,包括书籍、杂志、报纸等:儿童~。通俗~。农村~。
3、朗读[lǎng dú]
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课文。
4、句读[jù dòu]
也作句逗。旧称文章中语意已尽的地方为“句”,语意未尽须停顿的地方为“读”(dòu)。书面语上用圈(句)和点(读)来标记。
5、品读[pǐn dú]
仔细阅读、品味:有些老书多年后再来~,仍能读出新意。
点、横折提、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