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打开我的电脑,查看分区和磁盘情况。
简单来说既是
format X: (X是需要格式化的盘符)
详细的命令解释:
FORMAT volume [/FS:file-system] [/V:label] [/Q] [/A:size] [/C] [/X]
FORMAT volume [/V:label] [/Q] [/F:size]
FORMAT volume [/V:label] [/Q] [/T:tracks /N:sectors]
FORMAT volume [/V:label] [/Q]
FORMAT volume [/Q]
其主要参数有:
volume 指定驱动器(后面跟一个冒号)、装入点或卷名。
/FS:filesystem 指定文件系统类型(FAT、FAT32 或 NTFS)。
/V:label 指定卷标。
/Q 执行快速格式化。
/C 仅适于 NTFS: 默认情况下,将压缩在该新建卷上创建的文件。
/X 如果必要,先强制卸下卷。那时,该卷所有已打开的句柄不再有效。
/A:size 替代默认配置单位大小。极力建议您在一般状况下使用默认设置。
NTFS 支持 512、1024、2048、4096、8192、16K、32K、64K。
FAT 支持 512、1024、2048、4096、8192、16K、32K、64k,(128k、256k 用于大于 512 字节的扇区)。
FAT32 支持 512、1024、2048、4096、8192、16k、32k、64k,(128k 、256k 用于大于 512 字节的扇区)。
注意 FAT 及FAT32文件系统对卷上的群集数量有以下限制:
如果判定使用指定的群集大小无法满足以上需求,格式化将立即停止。
NTFS 压缩不支持大于 4096 的分配单元。
/F:size 指定要格式化的软盘大小(1.44)
/T:tracks 为磁盘指定每面磁道数。
/N:sectors 指定每条磁道的扇区数。
下面是dos下格式化的基本方法:
开机按键盘“Del”键,电脑将会进入“BIOS”设置,选择“BIOS FEATURES SETUP”(“Advanced BIOS features”)键入回车,在选择“Boot Sequence”(“First Boot Device”)定为“A.C.SCSI”(“Floppy”)选项,在按下“ESC”回到主菜单,选择“Save&EXIT SETUP”,回车选择“YES”。(如果你的电脑本身就是“软盘启动”就可不作此项)之后电脑屏幕就会出现:
开机放入 DOS 启动盘,启动到 DOS 下(你可以用你因为可行的任意方法进入 DOS 下);之后,电脑屏幕就会出现:
A:>(请在>号之后打入命令format在打入C:按回车)如下所是:
A:>
A:>format C:
此时电脑就会自动检测并格式C盘.
安装完成是否改回光盘启动,要看自己的了;
格式C后,就会出现让你选择“yes”或“no”请选择“yes”此时“C”盘将格式完毕.如果你还想格式别的盘的化只要将打入命令“format”之后将打入的“C:”改成别的就行了(例如:将C:改D之后和别的步骤同上;
NTFS与FAT32
对于采用NT内核的系统来说,如果要求安全性很高的话最好还是采用NTFS的格式。
FAT32和NTFS的区别
FAT32文件系统
在推出FAT32文件系统之前,通常PC机使用的文件系统是FAT16。像基于MS-DOS,Win 95等系统都采用了FAT16文件系统。在Win 9X下,FAT16支持的分区最大为2GB。我们知道计算机将信息保存在硬盘上称为“簇”的区域内。使用的簇越小,保存信息的效率就越高。在FAT16的情况下,分区越大簇就相应的要增大,存储效率就越低,势必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并且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应用的不断提高,FAT16文件系统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系统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推出了增强的文件系统FAT32。同FAT16相比,FAT32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同FAT16相比FAT32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支持的磁盘大小达到2TB(2047GB),但是不能支持小于512MB的分区。基于FAT32的Win 2000可以支持分区最大为32GB;而基于 FAT16的Win 2000支持的分区最大为4GB。
2. 由于采用了更小的簇,FAT32文件系统可以更有效率地保存信息。如两个分区大小都为2GB,一个分区采用了FAT16文件系统,另一个分区采用了FAT32文件系统。采用FAT16的分区的簇大小为32KB,而FAT32分区的簇只有4KB的大小。这样FAT32就比FAT16的存储效率要高很多,通常情况下可以提高15%。
3. FAT32文件系统可以重新定位根目录和使用FAT的备份副本。另外FAT32分区的启动记录被包含在一个含有关键数据的结构中,减少了计算机系统崩溃的可能性。
NTFS文件系统
NTFS文件系统是一个基于安全性的文件系统,是Windows NT所采用的独特的文件系统结构,它是建立在保护文件和目录数据基础上,同时照顾节省存储资源、减少磁盘占用量的一种先进的文件系统。使用非常广泛的Windows NT 4.0采用的就是NTFS 4.0文件系统,相信它所带来的强大的系统安全性一定给广大用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Win 2000采用了更新版本的NTFS文件系统——NTFS 5.0,它的推出使得用户不但可以像Win 9X那样方便快捷地操作和管理计算机,同时也可享受到NTFS所带来的系统安全性。
NTFS 5.0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NTFS可以支持的分区(如果采用动态磁盘则称为卷)大小可以达到2TB。而Win 2000中的FAT32支持分区的大小最大为32GB。
2. NTFS是一个可恢复的文件系统。在NTFS分区上用户很少需要运行磁盘修复程序。NTFS通过使用标准的事物处理日志和恢复技术来保证分区的一致性。发生系统失败事件时,NTFS使用日志文件和检查点信息自动恢复文件系统的一致性。
3. NTFS支持对分区、文件夹和文件的压缩。任何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对NTFS分区上的压缩文件进行读写时不需要事先由其他程序进行解压缩,当对文件进行读取时,文件将自动进行解压缩;文件关闭或保存时会自动对文件进行压缩。
4. NTFS采用了更小的簇,可以更有效率地管理磁盘空间。在Win 2000的FAT32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分区大小在2GB~8GB时簇的大小为4KB;分区大小在8GB~16GB时簇的大小为8KB;分区大小在16GB~32GB时,簇的大小则达到了16KB。而Win 2000的NTFS文件系统,当分区的大小在2GB以下时,簇的大小都比相应的FAT32簇小;当分区的大小在2GB以上时(2GB~2TB),簇的大小都为4KB。相比之下,NTFS可以比FAT32更有效地管理磁盘空间,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磁盘空间的浪费。
5. 在NTFS分区上,可以为共享资源、文件夹以及文件设置访问许可权限。许可的设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允许哪些组或用户对文件夹、文件和共享资源进行访问;二是获得访问许可的组或用户可以进行什么级别的访问。访问许可权限的设置不但适用于本地计算机的用户,同样也应用于通过网络的共享文件夹对文件进行访问的网络用户。与FAT32文件系统下对文件夹或文件进行访问相比,安全性要高得多。另外,在采用NTFS格式的Win 2000中,应用审核策略可以对文件夹、文件以及活动目录对象进行审核,审核结果记录在安全日志中,通过安全日志就可以查看哪些组或用户对文件夹、文件或活动目录对象进行了什么级别的操作,从而发现系统可能面临的非法访问,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这种安全隐患减到最低。这些在FAT32文件系统下,是不能实现的。
6. 在Win 2000的NTFS文件系统下可以进行磁盘配额管理。磁盘配额就是管理员可以为用户所能使用的磁盘空间进行配额限制,每一用户只能使用最大配额范围内的磁盘空间。设置磁盘配额后,可以对每一个用户的磁盘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控制,通过监测可以标识出超过配额报警阈值和配额限制的用户,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磁盘配额管理功能的提供,使得管理员可以方便合理地为用户分配存储资源,避免由于磁盘空间使用的失控可能造成的系统崩溃,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7. NTFS使用一个“变更”日志来跟踪记录文件所发生的变更
工具\材料
电脑
方法如下
1、首先打开“我的电脑”,查看磁盘的情况,如下图:
用DOS命令格式化C盘,需要先用安装盘进入dos模式。
出现光标A后键入 :A:format C:(注意format和C:之间有空格) ,回车 。
提示的英文是问格式化会导致数据丢失,是否继续,键入Y,回车就开始格式化C盘了。然后等着进度到100%就格式化完成了。
说明:
format是外部命令,Dos本身不支持这个命令,需有支持这个命令的文件(即format.exe),所以得找一张光碟(如win98系统安装碟),从光碟启动进入DOS系统,再输入format命令 。如format c:/s。也可以下载各类虚拟DOS启动软件,安装起来,然后重启选DOS启动,再输入format命令才可以。
找到需要格式化的磁盘盘符
格式化完毕
输入format x:/q即可完成格式化
注意,x是你的c、d、e、f盘盘符
格式化的时候,不要在当前磁盘操作
这些,只能针对FAT32分区操作,如果你是NTFS分区的磁盘是看不到盘符的
建议用Partition Magic软件进行操作,软件有图形界面,在分区的图形上点击右键就有格式化选项
需键入FORMAT C:/Q,或者改为键入FORMAT C:/Q/S
dos下全部格式化硬盘,要分情况。多数时候是不能完成的。
1、如果是由本机硬盘启动的,那就不可能,因为在房子里面不能拆房子,由dos启动,就不能格式化当前的C盘,只能格其它分区。
2、dos的最后版本是6.1,但那个时候硬盘才540M左右。超过1G的硬盘,老版本的dos是不能识别的,也就不可能格式化整个硬盘。而windows里的dos,虽然能识别大硬盘,但这是个虚拟的dos,是在windows里的一个窗口,也不可能格式化整个硬盘。
3、因此DOS下格式化整个硬盘,就目前而言,是不现实的。因为找不到540M以下的小硬盘了。
DOS格式化硬盘的命令为:format 驱动器。
比如格式化C盘,就是format c:
如果要快速格式化,可以在后面加/q的参数。不加参数,就是完整的格式化某个分区,但不能格一个硬盘。
1、DOS下格式化命令是“format“ 后边的常用参数有“/s /q /h”FORMAT最主要、最常用的参数: /u 对硬盘进行破坏性格式化,如果不填加此参数,硬盘根目录下将产生一个隐藏的MIRROR映像文件,如果未进行其它硬盘操作,可以用UNFORMAT 恢复原来的硬盘内容,当然最好在格式化硬盘之前,将需要备份的数据等先备份好。
/s 格式化之后将DOS系统文件复制到硬盘根目录,填加此项参数,硬盘可以启动至C: 的状态,这在DOS时代非常有用,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c 格式化硬盘的同时检查硬盘扇区并修复坏扇区,这种修复并不十分可靠,还会影响格式化的速度。
/v [label] 格式化后给硬盘加上[ ]内的卷标(名字)。
/q 快速格式化还有一些不常用的参数,就不一一介绍了。
2、在DOS时代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工具UnFormat,它可以恢复由Format命令清除的磁盘。如果用户是在DOS下使用Format命令误格式化了某个分区的话,可以使用该命令试试。不过UnFormat只能恢复本地硬盘和软件驱动器,而不能恢复网络驱动器。UnFormat命令除了上面的反格式化功能,它还能重新修复和建立硬盘驱动器上的损坏分区表。
但目前UnFormat已经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再使用它来恢复格式化后分区的方法已经有点过时了,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恢复软件来进行数据恢复,比如使用Easyrecovery 6.0和Finaldata2.0等恢复软件均可以方便的进行数据恢复工作。另外DOS还提供了一个miror命令用于纪录当前的磁盘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
另外,别忘了操作以前准备好DOS启动盘。和各种工具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