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屈服强度符号,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什

时间:2023-11-27 16:00:09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什么?

根据最新国家标准规定,表示金属材料强度的符号是R。 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ReH和ReL,其中,eH、eL分别为R的下角标,分别表示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则用试样产生0.2%非比例伸长率的应力值为该材料的条件屈服强度,符号为Rp0.2。其中p0.2同样为下角标。至于原来的屈服强度符号符号δs,国家标准已经不采用,即已经被淘汰。 所以,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有ReH、ReL和Rp0.2。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无法恢复。如低碳钢的屈服极限为207MPa,当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将会产生永久变形,小于这个的,零件还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1)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

(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0.2%的原始标距)时的应力。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质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因为在应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后产生颈缩,应变增大,使材料破坏,不能正常使用。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进入屈服阶段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应力应变出现微小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R或R)。

有些钢材(如高碳钢)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材的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强度(yieldstrength)。

屈服强度的符号

屈服强度的符号是σs。屈服强度的单位是MPa(或N/mm2)。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常用符号σs),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出现的金属材料,屈服强度以规定发生一定的残留变形为标准,如通常以0.2%残留变形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符号为Rp0.2。

大于屈服强度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无法恢复。如低碳钢的屈服极限为207MPa,当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将会产生永久变形,小于这个的,零件还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扩展资料:

建设工程上常用的屈服标准有:

1、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国际上常采用σp表示,超过σp时即认为材料开始屈服。

2、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载,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国际上通常以ReL表示。应力超过ReL时即认为材料开始屈服。

无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需测量其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或规定残余伸长应力,而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则可以测量其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一般而言,只测定下屈服强度。通常测定上屈服强度及下屈服强度的方法有两种:图示法和指针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屈服强度

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

根据最新国家标准规定,表示金属材料强度的符号是R。
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ReH和ReL,其中,eH、eL分别为R的下角标,分别表示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则用试样产生0.2%非比例伸长率的应力值为该材料的条件屈服强度,符号为Rp0.2。其中p0.2同样为下角标。至于原来的屈服强度符号符号δs,国家标准已经不采用,即已经被淘汰。
所以,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有ReH、ReL和Rp0.2。

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的符号

σs (s为下标) 屈服强度
σb (b为下标) 拉伸强度
推荐你看下百度百科中关于屈服强度的解释http://baike.baidu.com/view/72126.htm

屈服强度的符号

屈服强度的符号是σs。屈服强度的单位是MPa(或N/mm2)。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常用符号σs),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出现的金属材料,屈服强度以规定发生一定的残留变形为标准,如通常以0.2%残留变形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符号为Rp0.2。

大于屈服强度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无法恢复。如低碳钢的屈服极限为207MPa,当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将会产生永久变形,小于这个的,零件还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扩展资料:

建设工程上常用的屈服标准有:

1、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国际上常采用σp表示,超过σp时即认为材料开始屈服。

2、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载,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国际上通常以ReL表示。应力超过ReL时即认为材料开始屈服。

无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需测量其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或规定残余伸长应力,而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则可以测量其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一般而言,只测定下屈服强度。通常测定上屈服强度及下屈服强度的方法有两种:图示法和指针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屈服强度

金属的强度极限用什么符号表示

根据最新国家标准(《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2010)规定,表示金属材料强度的符号是R。
1、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ReH和ReL,其中,eH、eL分别为R的下角标,分别表示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2、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则用试样产生0.2%非比例伸长率的应力值为该材料的条件屈服强度,符号为Rp0.2。其中p0.2同样为下角标。
3、抗拉强度的符号是:Rm,其中m同样为下角标。
【延伸】至于原来的屈服强度符号δs,抗拉强度极限为σb,国家标准已经不采用,即已经被淘汰。

金属力学性能各个指标的符号表示是什么?

金属力学性能的各个指标的符号表示为

屈服强度:σs

抗拉强度:σb

伸长率:δ

断面收缩率:ψ

冲击韧性:ak

洛氏硬度:HR

维氏硬度:HV

布氏硬度:HBS

金属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各种载荷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力。常用的金属力学性能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

扩展资料

金属力学性能的表征,表征金属在力的作用下的行为的衡量指标,都属于金属力学性能所研究的范畴。诸如不同载荷所造成的可逆变形(弹性)、不可逆变形(塑性)、断裂(脆性断裂、韧性断裂、疲劳断裂等)以及金属抵抗形变和断裂能力的衡量指标,如强度、塑性、韧度(脆性)、硬度等(见金属力学性能测试技术)。

金属的力学性能是零件或结构件设计的依据,也是选择、评价材料和制订工艺规程的重要参量;在金属研究上,它们是合金成分设计、显微组织结构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也是反映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变化的重要表征参量。

金属力学性能随受载方式、应力状态、温度及接触介质的不同而异。受载方式可以是静载荷、冲击载荷、循环载荷等。应力状态可以是拉、压、剪、弯、扭及它们的复合,以及集中应力和多轴应力等。

温度可以是室温、低温与高温。接触介质可以是空气、其他气体、水、盐水或腐蚀介质。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行为和失效现象,因而必须有相应的力学性能指标表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属力学性能的表征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哪些,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它们在工程上的意义是什么

σs 屈服强度、σb 抗拉强度、δ 伸长率、ψ 断面收缩率、ak 冲击韧性、HR 洛氏硬度、HV 维氏硬度、HBS 布氏硬度.
主要反映材料在受力后表现出的能力,比如强度,反映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强度越高,越结实.材料的力学性能很重要,除一些特殊性能要求的材料以外,在材料选用上主要考虑力学性能.

屈服强度的单位有几种表示方法?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无法恢复。

是力/面积=N/MM^2=KN/M^2=MPA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