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汉字屋
妙趣汉字屋
说 shuì、shuō
先写横,再写竖勾,这是正规写法。如图:
扩展资料
现代,我们都习以为常地使用根号(如√等),并感到它来既简洁又方便。古时候,埃及人用记号“┌”表示平方根。印度人在开平方时,在被开方数的前面写上ka。阿拉伯人用 表示 。
1840年前后,德国人用一个点“.”来表示平方根,两点“..”表示4次方根,三个点“...”表示立方根,比如,.3、..3、...3就分别表示3的平方根、4次方根、立方根。到十六世纪初,可能是书写快的缘故,小点上带了一条细长的尾巴,变成“ √ ̄”。
1525年,路多尔夫在他的代数著作中,首先采用了根号,比如他写4是2,9是3,但是这种写法未得到普遍的认可与。
与此同时,有人采用“根”字的拉丁文radix中第一个字母的大写R来表示开方运算,并且后面跟着拉丁文“平方”一字的第一个字母q,或“立方”的第一个字母c,来表示开的是多少次方。
例如,中古有人写成R.q.4352。数学家邦别利(1526~1572年)的符号可以写成R.c.?7p.R.q.14╜,其中“?╜”相当于括号,P(plus)相当于用的加号(那时候,连加减号“+”“-”还没有通用)。
立方根符号出现得很晚,一直到十八世纪,才在一书中看到符号 的使用,比如25的立方根用 表示。以后,诸如√ ̄等等形式的根号渐渐使用开来。
由此可见,一种符号的普遍采用是多么地艰难,它是人们在悠久的岁月中,经过不断改良、选择和淘汰的结果,它是数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某一个人凭空臆造出来的,也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根号
i字母的笔画顺序:第一笔竖,第二笔点。具体如下图所示:
扩展资料:
1、i 是汉语拼音里的单韵母,字母i在汉语拼音里作为元音音素出现在韵母中。普通话39个韵母中有16个含字母i,它们是 i 、–i(前)、–i(后)、in 、ing 、ia、ie、iao、iou 、ian 、iang 、iong、ai 、ei 、uei 、uai。
字母i在普通话韵母中的占有率及覆盖率超过了40%,普通话400个基本音节中含i的有140多个,占到了基本音节的三分之一。
2、在数学中,i 表示复数中的虚数(√-1)单位。i 的平方为 -1 。i是(-1)的“正”的平方根。根号i 等于:(√2)(1+i)/2
参考资料:i
着的笔顺为:点、撇、横、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横
二、词组释义:
1、迷着[ mí zhe ]
迷恋,贪嗜。
2、远着[ yuǎn zhe ]
谓远播。
3、章着[ zhāng zhe ]
显露;分明。
4、着格[ zhe gé ]
规定的格式。
5、洽着[ qià zhe ]
谓远近闻名。
1.(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