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五月充满玩味,非常热闹,巨型橡皮鸭未正式登场已令全城疯狂。
巨型黄色橡皮鸭是荷兰艺术家霍夫曼(Floentijn Hofman)的展品,充气后会畅游维多利亚港。俗语说“五穷、六绝、七翻身”,头脑灵活的商场邀请巨鸭来做招徕,因怕五月消费力减弱,故招巨鸭来吸客,始料不及的是巨鸭竟热爆, 5 月 2 日首日现身维多利亚港已引起轰动,两天后正值周六,这一天吸引了30 万人围观,等到周日人流车龙拥挤得令尖沙咀海边及附近地区交通瘫痪。
巨鸭不负主办商场所托,带来无限商机,商场几乎挤爆外,能看到巨鸭的食肆亦全日爆满,火爆程度过大年初二维港放烟花,原因是巨鸭全日亮相,烟花只局限在一段时间内。
食肆干脆推出咖喱鸭饭、片皮鸭、鸭造型蛋糕、甜品,餐牌上多了不少以鸭做主题的菜式和套餐。鸭风之劲,就连我朋友在看不到巨鸭踪影的食肆请客,也特地加一道洋葱鸭应景。
觉得奇怪的是,为何人们总爱把热捧的东西吞入肚。Hello Kitty 迷爱吃 Hello Kitty 造型蛋糕,不觉得一刀切心爱的猫头很残忍吗?还是觉得吃了入肚才是完全拥有它?看来偶像们不单可以将自己肖像印在衫上或者做电话绳,更可放在曲奇、蛋糕上,以满足粉丝。
主办又特地推出橡皮鸭纪念精品,每日限量发售。有鸭迷为购得心头好,凌晨 4 时便到会场排队,等了七小时终买到战利品,疯狂追捧程度如追星。
精品抢手,成为牟利工具。限量版 1000 只印有“鸭爸”霍夫曼签名的橡皮鸭仔,原价 80 元,被炒高 32 倍至 2600 元,其他如 T-shirt、明信片、购物袋亦成为抢购目标。
这些炒家如同打劫抑郁症病人,因为所有巨鸭精品的收益会全数捐助抑郁症病人,炒家为免作孽,最好是将炒卖利润捐出。
主办方亦无需客气,可效法 Lady GaGa 来港开演唱会时,门票被炒高至3 万元一张,大会马上再加场压制炒风。巨鸭展的主办若加推橡皮鸭仔和一系列精品,令更多鸭迷得享橡皮鸭,又可多筹善款,相信不会有人反对。
追鸭族不单狂扫鸭精品,更以身犯险,租游艇甚至水上单车,定要近距离看鸭。三四辆水上电单车,围着巨鸭飞驰时,对附近的渡轮、游轮有安全的隐患,万一出事后果堪虞。如发生严重事故如海难,是否又要像去年国庆烟花要暂停一年,从此不准在维多利亚港举行展览才罢休?
为何一定要做得那么绝,把好事变坏事?令充满欢乐观鸭的人群受到滋扰,要他们看得触目惊心?
是不是要逼得警方事先立下“观鸭条例”,限定巨鸭多少海里内任何水上交通工具不得接近,违例者会遭拘捕、罚款和监禁才甘心?
事前不立例,是基于信任,大家可否自重自律?
为满足“追鸭族”,主办方特地在露天广场展出 24 只小黄鸭,让“鸭粉”可近距离接触小黄鸭和跟它们合照,但不少游人的表现却几近虐鸭,完全无视大会的“请勿攀爬”告示,竟踏上鸭背、骑上鸭头拍照,令小黄鸭身上布满被鞋及硬物刮花的伤痕,有些长达数寸,多只小鸭的背几乎已由黄变灰。主办方派出保安人员屡作劝喻,但徒劳无功,只好安排清洁工人每半小时清洁一次小鸭,仍不及游人蹂躏小鸭的速度快。
虐鸭人不单是被怪兽父母纵容的小孩,还包括成年人,有个西装男竟整个人坐上小鸭背拍照,有看不过眼的人提醒他,小鸭贴有“请勿攀爬”指引,他还反驳指字句意思含糊,如大会不希望市民触碰,就应用“请勿触碰”,更狡辩称坐上鸭背不算“攀爬”。
主办方指出如果展品一旦损毁将会难以翻新,那大家可否有点公德心,自重一点,勿要将一件开心充满正能量的事,变成令人气愤又气馁的事?
一只黄色巨鸭,何以能令全城陷入疯狂?只因它是不少人儿时伴浴的冲凉鸭,是一段与鸭仔同浴的欢乐时光,满载着不同年代人的集体回忆。在纷争不断的今日,它实在是一只忘忧鸭,又怎会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