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黄昏恋
人都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作为夫妻,总有一个会先“走”。留在世上的这个人,应该开始新生活。现在,丧偶老人大都能正确面对老伴的去世了,有的还开始了新的“黄昏恋”,这是一件好事。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再婚老伴,是否办理结婚手续,还是值得思考的。
我认识两位老年异性朋友,他们各自丧偶,由于某种机缘相识,又都对对方产生了一定好感,萌生了在一起生活的愿望。然而他们的结合却存在一些障碍:首先是他们生活在相距千里的两个城市,如果要结合必然有一方要离开以前居住的地方。可两人都已习惯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生活习惯,都不愿离开所在城市,让谁“牺牲”都勉为其难;二是两人的年龄相差二十多岁,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女方强势,占着自己年轻,要求男方任何事都听命于她,“经济大权”更要全面控制;而男方习惯于前妻的温柔贤惠,对眼前这个“恋人”感觉难以适应,故不愿全部交出自己的存款和养老金;三是女方认为要结合就必须办理婚姻登记手续,而男方因为上述顾虑,担心婚后会相处不好,所以不愿办理再婚手续,而只想同居。
由于认识不一致,这两位老人就这样僵持着,既没有“断”,也没有“合”。
老人再婚大都有一定目的。比如男方一般希望找一个年轻且身体好的,这样婚后自己就能得到照顾;女方则往往希望对方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且脾气和身体也不差,使自己获得依靠。
婚姻有目的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要清楚,再婚与初婚还是有许多不同的,再婚者与前夫(妻)生活了几十年,其感情已经非常深厚,特别是还有子女,必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他们的感情不可能像初婚时那样单纯,要考虑的事情会比较多。再加上老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已经基本固定,要更改很不容易,如果两人缺乏同甘共苦的意识,经济上斤斤计较,各打小算盘,各留小金库,产生矛盾了又做不到互相容忍、互相体谅,那么再婚的生活就会很难维持。
所以,尽管再婚有可能去除丧偶后的孤独压抑,延缓衰老,但由于老人可塑性差,故再婚还是得谨慎行事,千万不能匆忙草率,以免给双方带来伤害。
首先,在选择的标准上要切合实际,不要注重表象的财产和姿色,而应把忠诚、信任、体贴、宽容放在重要位置。
二是要选择脾气秉性能够相容的配偶。两个人以往的生活方式和水平要基本相近,文化修养应基本相当。同时一定要有感情基础,不要带功利色彩。
三是要考虑双方是否能充分满足对方的需要,这需要包括物质的、性爱的、心理的、精神的,甚至双方家庭成员和其社会关系的。因为老年人再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只有取得了双方家庭和子女的认同、接纳,再婚老人才可能幸福地生活下去,才会有和谐、幸福的晚年。
没有办理婚姻登记手续的婚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所以,老人再婚还是应该进行登记。如果担心今后财产等方面出现问题,可以进行相关公证。网上有文章提出再婚做到“三不变”,即双方婚前财产所有权不变、双方婚前财产继承权不变和双方亲子关系不变。本人以为,是否完全做到这“三不变”,应根据再婚双方婚姻时间的长短、夫妻及两个家庭相处的关系而定,不应一概而论(刊于《四川石油报》2014年11月22日四版)。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