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胡志明陵寝

时间:2024-01-31 18:59:18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昨天,也就是2018年6月14日,俄罗斯世界杯开幕之日,越南胡志明陵墓管理委员会给俄罗斯驻越南大使馆赠送了一棵漂亮的友谊树作为礼物,表达了越南人民对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多年以来对胡志明陵墓的宝贵援助。

纵观全世界,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对已故领导人进行遗体保存并将它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延续一种个人崇拜。而且,前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创了保存领导人遗体的先河:1924年列宁死后,列宁的接班人为了向全世界证明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决定在红场修建列宁陵墓,永久保存列宁的遗体。

胡志明于中苏开始交恶的1960年在越共党内慢慢失去实权,本微信公众号于2018年2月10日发表的《唯一敢写胡志明消极一面的作者辞世……》一文中说到胡志明也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愿意把自己打造成神的这么一个人。聪明的黎笋一边牢牢掌握着党*政*军实权,一边尽量维持胡志明的伟大形象,况且一个正在战斗的民族非常需要胡志明这样一个神级人物。

胡志明在去世前夕对自己遗体的处理是有过交代的:“我要求将我的尸骸烧掉,也就是火化……骨灰则分成三份各放在三个瓷盒里面,越南南部、中部、北部三个地区分别选一个山坡来安放其中一个瓷盒,在坟墓上面,不应该立石碑或铜像,只需要简单建一座宽敞的、扎实的、凉快的凉亭,让每一个来祭拜的人都能有一个休息的地方。”

时任越共第一*书*记的黎笋却没按胡志明的这一唯一的遗愿来处理胡志明的遗骸,理由是:“为了尊重人民的意愿和对胡志明的深厚感情,将胡志明的尸骸永久保存,以使越南全国人民特别是南方人民以及国际友人还能瞻仰胡志明的遗容”。早在1967年,越南就秘密派专家到前苏联学习遗体防腐技术,专家从前苏联回来后就开始进行相关试验。并组建三个与胡志明遗体保存相关的秘密工程项目:75A工程、75B工程、K84工程。

在战争年代,特别是1965年美国及南越军队经常对河内进行轰炸,越共*高*级*领*导*人基本在河内以西的和平省的地下指挥中心办公。1969年初,胡志明的健康状况每况日下,越共高层安排与胡志明遗体保管相关的工程队在和平省一个叫?á Ch?ng的地方建造一个温度为16度、湿度为75%的恒温恒湿空间,用于随时准备安放胡志明的遗体。

虽然,黎笋已经提前安排保管胡志明遗体的相关事宜,但一直到胡志明去世,越共*政*治*局也还没有最后决定是火化还是保留胡志明遗体。因为,胡志明的意愿是火化掉,当然,黎笋也当面建议胡志明永久保存遗体以让后人瞻仰,“听到这话的时候胡志明并没说什么”,黎笋把胡志明的沉默当作是默认。

刚开始苏联专家要求把胡志明的遗体运到苏联,这样才能保证完好保存胡志明的遗体,但黎笋坚决不同意,按照越南人的习惯,他要求苏联专家在越南处理遗体。胡志明去世之后的头7天在108军医医院对遗体的处理是最关键的阶段。因为有了列宁遗体的保管经验以及越南及苏联专家团队的充分准备,胡志明遗体的保存质量做得非常好。从1969年到1975年这六年间,胡志明的遗体在和平省的?á Ch?ng得到了完好的保管。1969年也已经准备建造胡志明陵墓,但1972年美军对河内狂轰乱炸,陵墓建造事宜只好暂停。1973年,美军决定撤出越南之后,胡志明陵墓的选址、设计、建造才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973年6月18日,越共决定拆除巴庭广场的旧的观礼台,以建造胡志明陵墓,1973年9月2日正式开工。胡志明陵墓含三层,高21.6米,宽41.2米,于越南南北统一之后的1975年8月29日正式落成,陵墓里面瞻仰室用红宝石镶嵌“胡志明主席”字样,瞻仰室外间题有胡志明名言“没有什么比独立和自由更宝贵”。

陵墓每周开放5天,分别是周二、周三、周四、周六、周日上午开放,具体开放的时间点为热天(4月1日至10月31日)从7:30至10:30;冷天(11月1日至下一年3月31日)从8:00至11:00;另外,节假日的周六和周日多开放30分钟;每年的10月和11月关闭两个月做定期维护保养;每年5月19日、9月2日及春节初一如果不碰上周六或周日,胡志明陵墓仍对外开放。

胡志明陵墓安放着已故越南领袖胡志明的遗体,这是世界上保存效果最好的遗体。每个星期,大约有1.5万人前往瞻仰胡志明遗容;截止至2012年,已经有5000万人前往瞻仰,其中800万为外国客人。陵墓并不收费,但游客仍需要遵守相关规定,比如男士不能穿短裤、女士不能穿超短裙、不能带照相机进入瞻仰室等等。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