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谭》第六集《飞鸟与鱼》讲述了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
一个名叫阿光的年轻人,因为工作关系(影片中他有一台电脑,每天要定时监测海洋里的声音)独自一人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活,某一天一位叫做81199的外星人(女)闯入了他的生活,她的到来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些许改变,最后,阿光回到了城市生活。
其实91199是个虚弱的信号,她白色头发、白色眉毛,穿的条纹衬衫有点类似病号服。
在浩瀚的宇宙和无尽的时间里,她在探索另外一个人,她和阿光的相逢只有亿万分之一的几率,正如徐志摩在《偶然》这首诗中所写的一样。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到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81199悄悄地学习接受地球上的知识,给阿光做了一顿美味的大餐,她甚至知道海螺姑娘的故事。
他们一起做几维鸟,传输信号给孤独的鲸鱼。在飞鸟与鱼相遇在海上的一瞬间,双方点亮了彼此。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奇迹真的是在偶然之间发生。在出乎预料的情况下,偶遇了让人能一见倾心,再见倾情的心仪女孩,该是一件多么惊喜的事情?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不是偶然,都是你生命中独一无二的巧合。
正如张爱玲的那段文字: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对这个女孩来说,或许她从来没有来过地球,但在接触了阿光之后,她有了了解一个人的欲望,把地球上关于阿光的信息都收集了过去。
她问阿光说:“我可以吻你吗?”她或许只是在按她学习到的地球知识进行情感交流,进而交换信息;而对阿光来说,这个吻就如同野火,温暖了孤独的心灵,燃烧了孤独的荒岛。
或许在外星女孩看来,这个吻不一定代表地球人所说的情感意义,她只是是把它当成一个握手或者一个拥抱;但是对一个孤独的男孩来说,这太重要了,因为这温暖了他整个人。
他原来是个封闭的、孤独的状态,女孩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最后他也用自己的方式(电台)治愈了城市中很多孤独人的心灵。
电影看似讲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实则想体现的更多是对现代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与孤独的情绪状态的时代思考。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份比较温暖的情感,不一定就是爱情,也可以是一种友情,一种亲情。
导演潘斌说,人跟人的一次相遇,可以让自己以及对方变得更完整。孤独的灵魂,遇到一颗炽热的流星,重新燃烧了他的世界。
人的一生便是这样:因为处在大片大片的黑暗之中,便为偶然遇见的一丝丝光亮和温暖倾己所有。
附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据说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is not the way from birth to the end.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It is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but you don't understand I love you.附2:飞鸟与鱼的故事
有一条鱼生活在一片海域里,它每天就是不停的游来游去。一天,有一只迷途的鸟儿飞过这片海域的上空,它很疲倦,低下头寻找海中的一片陆地,水里的鱼觉得水面的光线变得有些昏暗,就抬头望向天空,这样,鱼和鸟的视线交织到了一起。孤独的鱼和迷途的飞鸟深深地彼此吸引着对方。飞鸟给鱼讲辽阔的天空,讲广袤的大地,……鱼给飞鸟讲深邃的海洋,……它们为彼此打开了一扇未知的却又丰富多彩的窗;它们还有好多共同的话题:每个早晨的朝霞,每个傍晚的落日,每个夜晚的星空,每分钟空气里的味道,树木的,土地的,海水的,春天的,夏天的,秋天的,冬天的,……它们彼此深深爱慕着对方,这样就过了好久,它们以为此生就这样厮守,飞鸟可以忘却飞翔的天空,鱼可以忘却深潜过的海底。谁说鱼和飞鸟就不能在一起?一天,飞鸟看见别的鸟飞过,它想起了天空,它问鱼是否愿意和它一起感受风从身边掠过的自由,鱼看看自己的鳍没有说话。又是一天,鱼为了躲避暴风雨,深深潜入水中,在太阳重现的时候,它兴奋的问飞鸟是否能看到水中珊瑚的灿烂,飞鸟只能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苦笑。它们知道了飞鸟与鱼是不可以在一起的,虽然彼此相爱,但是鱼终归是水里的鱼,飞鸟终于飞离了那片海域,永远的再也没有回来,它并不知道,鱼亦再没有游回这片海域,它们都在小心翼翼地躲避那段往事,那段飞鸟与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