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义渠戎

时间:2024-01-27 03:23:58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起源

义渠戎,是诸戎中较强的一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见《中国上古史演义》)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归西王母管辖。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和北方的狄族后裔獯育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后来又与居住在北豳地(今宁县一带)的周部落(姬姓)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戎、狄人数虽少,但由于长期以打猎为生,剽悍好斗,战斗力极强,先周部落和他们进行过多次残酷的血战。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狄人占领。义渠戎又和狄人互相掠夺,互相征战,在狄强戎弱的情况下,义渠戎为了生存,暂归服于狄人猃狁。商武乙时代,季历在商朝的支持下,于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迫使狄人放弃北豳远移蒙古草原。武乙三十年,季历又伐义渠戎,"乃获其君以归",迫使义渠等戎臣服于商周。

西周王朝建立后,从周穆王到周宣王,多次派兵攻伐义渠诸戎,时战时和,周宣王三十九年至四十年,"王料民于大原",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安置于大原地(即今庆阳、固原地区)。匪询炼从此,义渠戎和先周南迁后的遗民杂居,不断学习周遗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学习华夏文化,在生活风俗上逐步与华夏族同化,发展成为区别于其它羌戎的义渠族。

发展

西周末年,战败后逃往朔方的犬戎(即猃狁)叛周,率兵南下,杀幽王于骊山。周平王惧狄戎,乃迁都洛邑。在此之前,义渠戎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王国(都城在今宁县城西北50里处的焦村乡西沟村)。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义渠国的名称。

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戎(在今镇原彭阳和庆阳彭原)、郁郅戎(在今庆阳、环县、合水)、朐衍戎(在今盐池)、鸟氏戎(在今泾川、灵台),扩大了疆域。其国界西达西海固草原,东抵桥山,北控宁夏河套,南达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义渠戎经多年休兵养士,兵强马壮,力量空前壮大。

秦占义渠戎

西周后期,建国于渭水流域的秦国悄然崛起,长期和邻邦的戎、狄不断发生战争。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救助和护驾有功,平王封他为诸侯,赐地岐山,并赋予征讨西方戎、狄之全权。

到了秦穆公时,任用百里奚等将相,打败罪榆朽了晋国,被中原诸国一直视为戎、狄的秦国声威大振。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又采用从戎人那里招来的大臣由余的计策,攻伐北地义渠,"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称霸西戎后,野心勃发,时刻想"问鼎中原",但当时晋国的势力也很雄厚,像座大山一样阻挡着秦国东进的道路。于是,秦国就想先廓清自己西北的地域,便把进攻矛头转向义渠。公元前444年,秦伐义渠,"执其君以归"。义渠战败后,吸取教训,厉兵秣马,通过14年时间的养精蓄锐,于公元前430年(秦躁公十三年),倾全力攻秦,从泾北直打到渭南,不但收复了过去的失地,而且把疆域扩大到20万平方公里。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此后数十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榆射民犁的时期。

公页踏凳元前331年,秦求民祝堡趁义渠国发生内乱之机,秦惠文王遣庶长操兵平定,义渠臣服于秦。但是,义渠国仍然明服暗不服,经常偷袭秦国。公元前327年,秦又伐义捉乐渠,将其郁郅城(今庆城)夺去,义渠失败,再次向秦称臣。

公元前318年,义渠趁中原诸国混战,背叛秦国,朝贡于魏。魏公孙衍动员赵、韩、燕、楚四国与魏联合攻秦。大战当前,秦以"锦绣千匹、美女百名"拉拢义渠,义渠拒之,并趁势起兵伐秦,"大败秦人李帛之下。"这一重创,减缓了秦国东进的步伐,不得不把战略重心重新转向义渠国。

公元前314年,秦调集重兵从东、西、南三面入侵义渠,先后夺得25座城池,使义渠国疆域大大缩小,实力锐减。

灭亡

公元前306年汗桨估,秦昭襄王即位为国君,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的政策,以堕其志。义渠国大败后,也想与秦国重修旧好,以休养生息。义渠王就利用秦昭襄王刚即位的机会,亲自到秦国去朝拜。但义渠王一到咸阳,就被早已盘算好的宣太后久留于秦,并长期与其淫乱。

直至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灭了义渠,在该旧地置北地、陇西。北地郡治义渠县。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