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书院,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时候是儋州府所在地,弯弯曲曲的村街,全用青石板铺成,古庙古寺石碑随处可见。古老的东坡书院就在一片椰林之下。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被贬为琼州别驾。他先住在儋州官舍里,后被上司逐出,便在桄榔林里盖了几间茅屋居住,命名为桄榔庵,苏东坡与当地人结下深厚感情。儋州州守张中和黎族读书人家黎子云兄弟共同集资,在黎子云住宅边建一座房屋,既可作苏东坡及其少子苏过的栖身之处,也可作为以文会友的地方,苏东坡根据《汉书·扬雄传》中“载酒问字”的典故为房屋取名“载酒堂”。以后,苏东坡便在载酒堂里会见亲朋好友,并给汉黎各族学子讲学授业,传播中原文化。清代,载酒堂改称东坡书院。书院旧址虽已经历了900年的风雨侵蚀,但当地人民出于对苏东坡的怀念仰慕之情,几番修建、扩建,现在东坡书院已完全恢复了当年风貌,成为颇具规模的旅游点。东坡书院坐北朝南,院门轩昂宏阔古雅别致。门上横书“东坡书院”4字,为清代举人张绩所题。院内一座池塘清波涟漪,有小桥从池塘上跨过,直通载酒亭。载酒亭绿瓦重檐,上层四角,下层八角,各角相错,呈欲飞之势。亭中悬一块“鱼鸟亲人”横匾,意为苏东坡远谪海南岛,只有鱼鸟是他的亲人。亭上绘有反映苏东坡当年生活、写作、授徒情景的8幅图画,生动形象。载酒亭东西两侧,有金鱼戏水、红莲盛开的莲池。书院的第二进,是长方形的“载酒堂”。这里曾是苏东坡讲学、会友的地方,是东坡书院的主体建筑。堂中两侧,有历代名人的诗文碑刻13座。后墙上的两幅大理石刻,右边一幅为明代大文学家宋濂所题,左边一幅是明代大画家唐寅所画的《坡仙笠屐图》:苏东坡头戴竹帽,脚穿木屐,高卷裤管,身体向前倾斜,在村路上顶雨急归。书院的最后一进是大殿,大殿正中有一组玻璃钢制作的塑像,是苏东坡和儿子苏过以及好友黎子云,殿上题匾为“鸣雪因缘”。大殿里还陈列着苏东坡的许多书稿墨迹以及他在海南的文物史料。在东坡书院两侧各有一座小跨院,分别叫作东园、西园。西园是座花圃,在花海中蠢立着苏东坡铜像,他手握书卷,脚踏芒鞋,儒雅风流。东园里有一口井,叫钦帅泉,为明万历年间所挖,井水清凉甘冽。书院中还设有展览馆、望京阁等供游人参观、游览。
风光笑我;
云物游观。
吾辈此间堪载酒;
先生在上莫题诗。
伴公岂独斜川嗣;
醒世应寻春梦婆。
笠屐三年,化开耳郡;
风骚一代,孰与眉山。
东壁图书,经笥墨庄真富贵;
坡亭风月,玉堂金马比清华。
人如踏雪飞鸿,幸相逢南海衣冠,咸称大雅;
我亦横江孤鹤,只携得西方公据,差似先生。
北宋负孤忠,春梦一场,忘却翰林真富贵;
南荒留雅化,清风百世,辟开瘴海大文章。
耳郡寓三年,得符黎载酒题诗,风流仍旧;
眉州分一席,开邱海文庄忠介,教泽常新。
聪明起卧平生,当年莲烛送归,几次兴隆一代;
富贵莫如春梦,此日桄榔未萎,高风祝志千秋。
生面重开,更有客吟诗,对此茂林修竹;
芳踪如晤,看执经问难,依然沂水春风。
有菊重阳,有月中秋,于此间得少佳处;
无舆出游,无屋与居,想胸次亦自修然。
南徼有人来,万里投荒,海外至今留物色;
中原无宋久,一枝借荫,天公着意早安排。
春梦婆何许人,只因棒喝当头,泡影电光,想象公应搔首;
黎子云差解事,多少樽携把臂,书声琴韵,至今我亦登堂。
我本淮左书生,看二分明月,扬州画舫歌楼,曾亲访平生诗酒;
公是郊南逆旅,笑万里春风,黼黻孤筇双屐,又重寻旧梦萍逢。
西蜀遥遥怀先哲,前有太白,后有升庵,与先生宦迹才名,同悲沦落;
南邦处处访游踪,一年丰湖,两年琼岛,讵今日天涯海角,又此追陪。
我也十年读书,经济文章,自愧不如苏学士;
地乃一州胜境,湖光荷影,遗踪堪想黎先生。
妙在元微,直溯鸿濛游太始,文章不数中原胜;
不离日用,静观飞跃识真机,性道还闻邹鲁传。
溥俱立俱达之怀,天空海阔,有英才俯仰何愧;
会勿忘勿助之境,鱼跃鸢飞,臻信地神圣可通。
水竹自清幽,溯当年杖履优游,学士遗踪犹宛在;
沧桑几变易,喜此日祠亭依旧,吾侪载酒却重来。
昔有公来,抵兹临水一亭,桄榔未萎名终在;
今看我去,赢得清风两袖,桑梓应知道不孤。
烟景迷离,无搅梦钟声,仅许先生美睡;
风流跌荡,有恋头笠影,且招多士酣游。
宾主联欢,追思笠屐风流,雪爪尚存鸿北去;
冠裳承祀,若问送迎诗句,笛腔犹接鹤南飞。
灵秀毓峨眉,综观历代缙绅,韩富以来如公有几;
文明开儋耳,遥想三年笠屐,符黎而后名士滋多。
高人庭院故依然,何时载酒寻诗,重约田家笠屐;
学士文章今见否,此地标奇揽胜,请看大海风涛。
公来四载居儋,辟开海外文明,从此秋鸿留有爪;
我拜千年遗像,仿佛翰林富贵,何曾春梦了无痕。
九百载逐客如生,得偕良友谈经,海外至今留物色;
五更钟道人安在,仍许先生美睡,天涯真个特风流。
危身何事南迁,只一句美睡,诗成妙语竞遭时宰忌;
远谪几曾北返,讵四载居儋,录就除书欲遣逐臣回。
岂徒黎子追陪,人更从文教昌明,见当日雪鸿不偶;
非是荆公善妒,无故假兹游奇绝,博先生诗酒余欢。
谪宦到南荒,得畅谈海外文章,任孤鹤横江,赤壁泛舟无此乐;
除书承北阙,不再假田间笠屐,觅飞鸿印雪,虚堂载酒有余思。
农务不违时,与诸父老对此镃基,共话桑麻今乐事;
公余容退息,偕都人士携来樽酒,追怀笠屐古风流。
羡公岂在文章,八百年遗爱犹存,愿淑清标依笠屐;
愧我未宏德教,十五日轻车暂驻,默期风化普弦歌。
东鲁衍真传,诸生励志潜修,学问文章,只要追踪上哲;
坡仙留胜概,多士闻风兴起,勋名节义,切勿让美前人。
任众忌以遭愆,一生亮节孤忠,窃思石挽狂澜资大雅;
纵寡援而被谪,百世存神过化,遥知玉成君子藉小人。
名人遗迹,良守惠心,扫开瘴雨蛮烟,顿使偏隅成大学;
里号中和,境邻頖壁,仰对贤关圣域,好从此地励真修。
图成石壁奇观,戴雨笠,披烟蓑,在当年缓步田间,祗行吾素;
塑出庐山真面,偕佳儿,对良友,至今日端拱座上,弥系人思。
天将文物属先生,想载酒时游,当年笠屐风流,荒徼扶轮资大雅;
我亦乡人惭后进,恨登堂未遂,此日庭轩怅望,芳邻接壤慕高踪。
去帝京八千里,谪宦南来,知君奎宿前身,荒徼文章,端使扶轮归大雅;
被教泽九百年,诸生北面,愧我衙斋接壤,芳型仰企,可能遗爱及州人。
一堂天水,万里溪云,携樽登载酒堂前,恨尔时有宋山河,安石、蔡京、童贯;
百世雪鸿,三年笠屐,搔首值秋风客里,慨我公生平事业,黄冈、儋耳、惠州。
录校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