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在场的既有文学方面的大师,也有研究鲍勃·迪伦的权威,所以,我在这儿没有太多资格去评价和谈论很多关于鲍勃·迪伦的诗歌,以及他的音乐。不过,我觉得在如今这个时代,大家花时间来到一个地方是因为鲍勃·迪伦,这个让我心里面觉得是比较吃惊的,也是让我能够来到这儿的一个原因,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
很多人都知道我喜欢鲍勃·迪伦,刚才郝舫也说了,差不多20多年前我开始接触到了他,后来我就告诉自己,我一定要知道他在说什么,所以就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了解他,学习他。
我认为,鲍勃·迪伦就是一个大诗人,那些伟大的诗句,你用语言去评价、去阐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的真正的灵魂是在看到这个诗句的每个人的内心。所以,我只讲他对于我的意义。
首先,鲍勃·迪伦是一个始终叛逆的英雄。鲍勃·迪伦的叛逆,并不是那种“我在做摇滚,我是一个歌手,所以我叛逆”,这个人从生下来到现在,一直都是一种真正有智慧的叛逆,从不人云亦云。而且,从年轻的时候就不断推翻自己,推翻已有的。大家应该知道他参加音乐节的时候,他的民谣最火,然后他把木吉他扔掉,拿起电吉他唱歌,底下人边砸东西边骂他——作为歌手,我非常知道那是什么感受。今天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当年扔吉他的那个场景,我无法用对错来说,但他真的是走在了几乎所有人的前面,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让我们感觉到他似乎能看到未来。他没有在自己的舒适的区域一直停留,他是别人说“他在这儿”,他却会说再见。我觉得真正的英雄就是这样的。虽然我们完全不认识,但是他对于我来讲,让我真正地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叛逆,叛逆不是对于外部世界,叛逆的终极可能是对自己而言的。
其次,我觉得他对于我来讲,是一个很温暖的长者。他可能是我的一个哥哥,甚至说他是我的父亲。为什么这么形容呢?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是孤独的,每当孤独这种情绪开始包围我的时候,我会想到鲍勃·迪伦的某一首歌。记得我在写《北京北京》这首歌之前,我告诉我自己,已经过了10年了,需要去建国门走一趟。我临出门前听了他的歌,特别特别温暖,他给我的一种感受就是你可以去做这件事情。我到了建国门,其实一切已经变得完全物是人非,但有一种核心的、燃烧的东西一直在我心里,我相信是他的歌声,他的那些诗句可以给我心里面那种冰冷的状态带来温暖。第二天,我开始写《北京北京》。有些时候,你的父母、家人不一定能真正给你安慰,让你不焦虑,让你不孤独,对于我来讲,鲍勃·迪伦给了我很多温暖。”
鲍勃·迪伦对于我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当我想到他的时候,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我20岁的时候,觉得我应该去做这件事情了,因为我年轻;30岁的时候,觉得要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我正当年;40岁的时候,觉得我还要去做某一件事情,因为我不希望青春被浪费掉,我要抓紧时间。这其实是迪伦精神里面的一些核心的东西在影响着我。迪伦首先是个伟大的人,其次才是诗人和音乐家。当我一点一点地了解鲍勃·迪伦,其实我觉得他所作所为早已在我的认知范围之外了。
最后我想讲的是,鲍勃·迪伦对于我做音乐、写歌词的重大意义。我在17岁那一年,听到了崔健、罗大佑、李宗盛、鲍勃·迪伦(的音乐),里面让我觉得最刺耳的声音就是鲍勃·迪伦。之后我就希望知道这个人在唱什么,因为有一些文字说这是一个极其伟大的歌手。后来在差不多20多年前,当我用了很多时间,花了很多代价,终于知道了鲍勃·迪伦在唱什么以后,我觉得他就像一个打开我认知那扇窗户的人。那个时候我觉得中文的歌词应该是这几种类型,应该延续这样的道路写下去,不知道还有什么可能性。当我了解鲍勃·迪伦以后,我特别清楚地意识到有一个巨大的冲击出现,就是原来我们都活在一种东方式的文学思维里面。那时我们所欣赏的中文歌曲,更多倾向于高度的形而上和凝练。而迪伦的歌里面差不多有80%都是生活中的细节、场景、行为、背景。而动人之处就在于,在写到生活中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的这些事物时,突然会出现能让你特别震撼和感动的几句歌词,特别质朴,或者说特别在点上。这和我过去对写歌词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一直要告诉自己:这个文字让我觉得特别有活力,特别有感觉,我只相信这种感觉,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就一直在研究学习,慢慢把这种意识融入到自己写的歌词里。
所以鲍勃·迪伦对于我做音乐、创作的最大益处是,他会告诉你没有一种模式是你必须要做到的,你需要的是不断学习,了解历史,让你的笔触变得更锋利,但这一切的核心并不是为了有某一种模式和价值。你要去触摸和表现出你活在当下这个世界里面的每一个细微的事物、场景以至于每个人的内心。我觉得这一点对我是影响最大的,受用不尽。
有些人问过我“你的偶像”,我一直把鲍勃·迪伦排第一。我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可能穷极一生能达到他的1%就已经特别特别开心了,因为我心里知道是不可能的。但最有意义的是往这条路上努力,是不是能有这样的成就,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真正好的一个想象的世界里面,把它变为现实,把它变为文字,进而变成歌声给你们。
感谢鲍勃·迪伦,也感谢你们!
以上文字整合自8·12北京“来,我们一起迪伦”活动汪峰现场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