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安事变86周年纪念日。那么,西安事变时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有多少兵力?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命运如何?
张学良和杨虎城
西安事变时,张学良手下的东北军有5个军(五十一军、五十三军、五十七军、六十七军、骑兵军)及3个独立师,共计20个师,近20万人的兵力。其中,除五十三军驻华北外,其余各军都驻陕甘地区。
第五十一军(驻兰州)军长 于学忠
第一一三师师长 李振唐
第一一四师师长 牟中珩
第一一八师师长 周光烈,
第五十三军(驻保定)军长 万福麟
第一一六师师长 刘元勋
第一一九师师长 黄显声
第一三零师师长 朱鸿勋
五十七军(驻渭北)军长 缪澄流
第一一一师师长 常恩多
第一一二师师长 霍守义
第一○九师师长 贺奎
第一二○师师长 赵毅
第六十七军(驻平凉)军长 王以哲
第一○七师师长 刘翰东
第一○八师师长 张文清
第一一七师师长 吴克仁
第一二九师师长 周福成
骑兵第二军(驻咸阳)军长 何柱国
骑三师师长 郭希鹏
骑六师师长 刘桂五
骑十师师长 檀自新
直属部队
独立第一○五师师长 刘多荃
直属第一○六师师长 沈克
直属第一一五师师长 刘启文
炮兵第六旅旅长 黄永安
炮兵第八旅旅长 乔方
东北军军官与部队里的山炮合影
西安事变之后,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一去不复返。近20万东北军群龙无首,并在主战主和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最后竟发展到内部残杀。
1937年3月以后,蒋介石以“整编”为名,削弱、瓦解东北军,将原有的每军3个师的编制,压缩至只辖两个师的乙种军,每个军20000余人,仅骑兵第2军保留三个师。由原辖步兵17个师,整编为10个师,按调整师编制,各师辖2旅4团(丙种师),东北军被大大削弱。整编后的东北军有6个军,且调往各地:
第四十九军,调去河南南阳,军长刘多荃,辖第一零五师(师长高鹏云)和第一零九师(师长赵毅);
第五十一军,调去苏北,军长于学忠,辖第一一三师(师长周光烈)和第一一四师(师长牟中珩);
第五十三军,调去河北保定,军长万福麟,辖第一一六师(师长周福成)和第一三零师(师长朱鸿勋);
第五十七军,军长缪徵流,调去安徽淮阳,辖第一一一师(师长常恩多)和第一一二师(师长霍守义);
第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调去安徽毫州,辖第一零七师(师长金奎壁)和第一零八师(师长张文清);
骑兵第二军,军长何柱国,辖骑兵第三师(师长徐良)、骑兵第四师(师长王奇峰)和骑兵第六师(师长刘桂五)。
西安兵谏后叛离东北军的第一零六师(师长沈克)、骑兵第十师(师长檀自新)、炮兵第六旅(旅长黄永安)、炮兵第八旅(旅长乔方)均依附蒋军另立门户。原由东北义勇军编成的冯占海的第六十三军番号被撤销,仅保留了第九十一师。另外,抗战爆发后,马占山还受命组建了一支新的部队——东北挺进军。
“七七”事变爆发后,东北军各部与全国军队一起迅速开往各抗日战场,其中四十九军、五十七军和六十七军在淞沪战役和南京保卫战中浴血奋战,牺牲惨重;五十一军参加保卫淮河及徐州大会战(包括台儿庄战役),后与五十七军一起挺进鲁南;五十三军转战冀、豫、鄂、湘,后入缅甸、越南对日作战。在激战中,吴克仁、朱鸿勋、吴桐岗、刘桂五、方叔洪、黄德兴、刘启文、扈先梅等将领及无数官兵,为国捐躯。
参加上海“八一三”抗战的东北军官兵
张学良被扣后,东北军在蒋介石消灭异己政策下,大量消耗损失并被分化瓦解。广大官兵纷纷觉悟,在共产党帮助下,陆续脱离南京政府控制,走上独立自主开展游击战争的道路。1937年10月,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团长吕正操在冀中举起抗日大旗,经小樵改编,部队迅速发展,后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并建立冀中军区。1942年8月,五十七军一一一师师长常恩多和苏鲁战区秘书主任兼政务处长郭维城率该师举行“八三”起义。中共山东分局闻讯,立即派从该师撤出的秘密党员万毅(该师三三三旅旅长)和王振乾急返部队。新一一一师推选万毅任师长(常恩多病逝),后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1945年8月,奉朱德总司令命令,吕正操、万毅、张学思等率部挺进东北,实现了东北人民光复故土的宿愿。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东北军被蒋介石分割使用于各个战场,逐步被削弱、肢解、消灭,也有一部分在战场上起义,走向了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原东北军出身的将领有25名被授予将官军衔,其中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万毅被授予中将军衔,张学思(张学良胞弟)、解方、封永顺、李觉等2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吕正操上将
万毅中将
张学思少将
西安事变时,杨虎城手下的十七路军有2个军(三十八军、第七军),28个团,6万余人。
第三十八军军长 孙蔚如
第十七师师长 孙尉如(兼)
第四十九旅旅长 王劲哉
第五十旅旅长 耿志介
第五十一旅旅长 赵寿山
第七军军长 冯钦哉
第四十二师师长 冯钦哉(兼)
第一二四旅旅长 武士敏
第一二六旅旅长柳彦彪
直属部队
陕西警备第一旅旅长 王俊
陕西警备第二旅旅长 张鸿元
陕西警备第三旅旅长 孙友仁
杨虎城将军
西安事变后,随着杨虎城的出国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分化、收买,十七路军也不得不走向分裂。十七路军第七军军长冯钦哉首先倒向南京国民政府,后被蒋介石改编为27路军,下辖第四十二师、第一六九师,师长分别是柳彦彪和武士敏,接着警备第一旅王俊部、警备第二旅沈玺亭和唐得楹两个团、第十七师四十九旅旅长王劲哉部先后投向南京,计有14个团,2万余人。第十七路军所余不到4万人,被南京政府编为陆军第三十八军,孙蔚如任军长,辖两个整编师:第十七师和一七七师(师长分别是赵寿山和李兴中),两个警备旅,两个直属团——教导团和骑兵团,第十七路军的番号也相应被撤销。抗日战争时期,孙蔚如的第三十八军先后参加了娘子关战役、忻口战役,其下第十七师与教导团在娘子关战役中给以日军重大杀伤,自身也损失惨重。
1938年7月,三十八军被扩编为第三十一军团,后又被整编为第四集团军,集团军总司令仍由孙蔚如担任。其后,孙蔚如率部参加了中条山战役,粉碎了日军的数次进攻,后配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1940年第四集团军调往河南,与日军作战。蒋介石为了消灭孙蔚如部,于1944年3月以假提升的方式,调赵寿山为第三集团军空头总司令。
参加中条山战役的原十七路军部队
1945年7月蒋介石又以同样方式调孙蔚如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战区实权掌握在陈诚嫡系郭忏手里),把原三十八军、九十六军合并为三十八军,蒋介石的嫡系张耀明为军长,辖第十七、五十五、一七七三个师。1945年7月17日,第三十八军十七师两个团另一个营共计3000余人在第五十一团团长刘威振(地下党员)、第五十团团长张复振的率领下,于师部驻地河南洛宁县城举旗起义,之后起义部队顺利撤入晋冀鲁豫解放区,受到了刘邓首长和解放区军民的热烈欢迎。当时,孙蔚如将军正在重庆公干,周恩来特地托人转告:“这支部队是杨虎城将军领导的部队,回到解放区番号不变,同八路军一样待遇”。
1946年3月,国民党军队为进行全面内战的需要,对陆军部队进行了再次整编,第三十八军改编为整编第三十八师,下辖整编第十七、第五十五、第一七七旅。其中,第十七旅为重建。孔从洲任整编第三十八师副师长(三十八军副军长)。
1946年5月15日,整编第五十五旅在孔从洲的率领下在河南巩县宣布起义,并于8月辗转到达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所在地邯郸。
1946年9月24日,第三十八军先后起义的第十七师和第五十五师在邯郸合编为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下辖十七师和五十五师共四个团,孔从洲任军长、汪锋任政委、刘威振任副军长。毛主席为此专电嘉勉:“祝你们胜利地参加人民军队大家庭”。其后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参加了汤西、平汉等战役,为全国的解放立下了卓越的功绩。
解放后, 孔从洲将军历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西南军区军械部部长、高级炮兵学校校长、炮兵工程技术学院院长、炮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孔从洲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