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文王姬昌《周易》,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
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很多人都以此为座右铭,来勉励自己上进,那么他们是怎么解读这句话的呢?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关键词持之以恒)
可学过文言文都知道,以的意思是用,语法中常常忽略了“之”字,以可以解读为以之,那么下面很好解读:
天行健,君子以之,则自强不息(关键词顺势而为)
这样理解为:天道的运行是最健朗的,君子通过顺应这种规律(遵循天道),使自己变得强壮,生生不息。
这段话的背景应该为老子的道家易,道教倡导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所以这段话是劝解人们,合乎天道顺应大势,不要埋头苦干,则生生不息。
所以这段话表达的意思是顺,而不是恒。
地势坤也是一样的解读,大地气势磅礴辽阔,只有拥有了辽阔的心胸,才能实现厚德载物。此处并不是要人去积累德行(关键词积累),而是先效法大地之辽阔心胸(关键词先学会扩大格局),才能拥有大的德行来承载万物。
综合来看这两句话是教人顺应大势(天道),扩大格局(地辽),而不是人们解读的持之以恒,积累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