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莱芜梆子

时间:2024-01-17 01:16:14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年拍摄的莱芜梆子《三定桩》剧照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流行于山东中部莱芜、泰安、新泰一带。包含梆子与徽调两种声腔。清道光三十年(1850)前后,徽班经运河进入山东,由济宁沿驿道流入泰安一带。泰安县夏张镇的老阳春班,就是早期定居在山东的徽班之一。其后,流行于山东汶上一带的梆子腔,因在泰山庙会等活动中,得与徽班接触,互相影响,逐渐结合;同治十三年(1874)成立的科班小阳春班,就同时传授徽调与梆子两种声腔。此后陆续成立了十几个科班,造就了近 400名职业艺人。后来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渐改以演唱梆子腔为主。
莱芜梆子包含两个声腔系统。一是梆子系统,有传统剧目一百六十余个;一是徽戏系统,有传统剧目一百余个。它的形成,当追溯到江南的徽戏和秦晋的梆子传入山东的历史。莱芜梆子《三定桩》和《红柳绿柳》分别被上影和八一厂拍摄成电影在全国发行。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