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
梅天下梅雨,纷纷如乱丝。从古人的诗句中窥探江南梅雨的名由。梅雨,因“梅”得名。梅雨期,正值江南杨梅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夏初各种争甜斗艳的水果里,杨梅算是最娇滴滴的一味。
绍兴作为杨梅的原产地之一,古籍《越郡志》载有:“会稽杨梅为天下之奇,颗大核细其色紫”。而湖塘杨梅可谓历史悠久,是首屈一指盛产之地。湖塘杨梅形巧、色美、味佳,自古以来是绍兴主要初夏佳果,位居百果之首。也曾引来许多著名诗人咏赞。宋朝大诗人陆游多次历游湖塘,诗云:“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临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颔得骊珠。”
嘉庆山阴老中说:“食用杨梅,越人多渍以糖或盐,以案酒,以白酒浸杨梅,其味更是耐品,若盛食用,既甜又醉,可以消暑提神。”民间习惯挑选上等的杨梅浸于白酒之中,这就是通常所称的“杨梅烧酒”。
杨梅烧酒
泡制杨梅酒的白酒,最好选用清香型或者米香型白酒,不要选择浓香型或者酱香型的白酒,因为香味太浓郁的白酒会把杨梅的香味掩盖住,金星牌高粮酒就是首选之一。
杨梅烧酒的原料:
杨梅500g,金星牌高粮酒500ml, 冰糖150g、干净的广口瓶。
烧酒杨梅的浸泡步骤:
1、挑选成熟新鲜、没有破损的杨梅,摘除叶子、果梗,用清水洗杨梅并沥干;
2、泡杨梅烧酒的广口瓶清洗干净并彻底晾干;
3、将杨梅和冰糖以层层交叠的方式,即一层杨梅,一层冰糖,放入广口瓶中,最后再倒入所有的金星牌高粮酒,让白酒漫过杨梅,盖紧盖子密封保存,阴凉、避光、室温下一个月即可;
4、启封后,要迅速分离果肉和酒,喝时可以倒上一小杯,加入冰块与蜂蜜,清爽甘甜。
但很多人会认为泡杨梅酒,应该就是杨梅再加上酒吧!NO,NO,NO,看似简单,其实泡杨梅酒也有很多讲究的。
1、杨梅、白酒和冰糖没有固定的比例(初学者可按4:5:1的比例制作),但白酒一定要没过杨梅1-2公分,这样杨梅才不会变质。如果喜欢比较甜的口味,可在酒里多加入一些冰糖。
2、最好选用45°-55度左右纯粮酿造的金星牌高粮酒。因金星牌高粮酒是传统发酵陈酿至少两年的酒。这种酒香醇可口配以杨梅泡酒更显得相得益彰。
3、容器要选用可以密封的广口玻璃器皿,这样方便杨梅的取放。而且玻璃的材质也不会影响酒的味道,还可透过玻璃看到一日比一日明艳动人的酒色;容器在使用前要倒入一些高度白酒涮一下,以起到消毒的作用。
4、制作完成的杨梅酒要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若是小型器皿,可每隔三天摇晃一下瓶子,以使味道更加均匀。
5、杨梅酒有些人喜欢吃酒中的杨梅,有些人喜欢饮酒。喜欢吃杨梅只需浸泡制7天就可以食用了;喜欢饮杨梅酒则需酿制15-25天(尽量不要超过一个月,否则会浸泡出杨梅核的苦味)。
杨梅烧酒的功效
杨梅烧酒可消暑,去湿热,《本草纲目》中说,“杨梅涤肠胃,烧灰服,断下痢,勘验”,李时珍把杨梅烧酒也变成了一味药。农村中也有经验,吃白酒浸的杨梅不长痱子,盛夏时节,食之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腹泻时,取杨梅熬浓汤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
说到泡杨梅酒,似乎在杨梅季节里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习俗,但关于杨梅酒,一直有一个疑惑,喝杨梅酒到底喝的是杨梅的营养功效,还是酒的养生价值呢?
据《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具有“生津、止渴、调五脏、涤肠胃、除烦愤恶气”实为老少皆宜的佳品。杨梅酒保持杨梅原有的调解肠胃的功效,同时酒能促进人体对杨梅里有效成分的吸收,可以说又是两者的完美结合。
而且,杨梅酒是强碱性食品,能有效平衡如肉类食品等酸性物质,达到酸碱平衡,益于抑制人体内癌细胞的生长和发展,提高健康体质。
杨梅酒也是越陈越有营养吗
有句话叫酒越陈越香,对白酒来讲确实是越陈越香,但是杨梅酒就另当别论了。 因为杨梅酒里面富含花青素,是有营养的一种物质,据科学数据调查,放过一年以后的杨梅酒它的花青素含量只有我们浸泡一个月以内的杨梅酒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存放时间长了,它的营养会跑掉、会流失,所以说杨梅酒并不是越陈越好。
杨梅烧酒香气扑鼻,味醇爽口,喝时润滑纯嫩,饮后口留余香,浑身舒坦,由于酒精度已被果汁冲淡,就是不善饮之人,也可享用杨梅烧酒。
今年杨梅季又如期而至,何不约上亲朋好友到湖塘体验采摘的乐趣,感知塔牌的酒文化,品尝杨梅烧酒的的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