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以其运行不息而激发和调控机体的新陈代谢,推动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止息,机体新陈代谢的气化过程因而停止,则标志着生命过程的终止。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与意义
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①升,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
②降,指气自上而下的运行;
③出,指气由内向外的运行;
④入,指气自外向内的运行。
举例:元气自脐下(下气海)向上运行,宗气自胸中(上气海)向下运行,属气的升降运动;白天营气随卫气由体内运行于体表,夜间卫气随营气由体表运行于内脏,称营卫出入运动。人体的浊气自下而升至肺并呼出自然界,体现肺气宣发运动;自然界的清气由肺吸人并下纳于肾,体现肺气肃降运动。
意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一旦停息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3.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体现了脏腑生理活动的特性,也表现了脏腑之气运动的不同趋势。
①心肺位置在上,其气宜降:心属火,位南方,应夏季,属阳中之阳的太阳,其升已而降;
②肺属金,位西方,应秋季,属阳中之阴的少阴,体阳而用阴,其气当右降。
③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肾属水,位北方,应冬季,属阴中之阴的太阴,其气降已而升;
④肝属木,位东方,应春季,属阴中之阳的少阳,体阴而用阳,其气当左升。
⑤脾胃属土,居中央,主四时,养四脏,脾气升而胃气降,斡旋四脏之气的升降运动,所谓脾气升则肾肝之气升,胃气降则心肺之气降,故称之为脏气升降之枢纽。
4.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含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失调”。
“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称作“气机不畅”;
“气滞”: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称作“气滞”;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气逆”;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作“气陷”;
“气脱”: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称作“气脱”;
“气闭”: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称作“气闭”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
概念: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在中医学中,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气化的形式
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是气化的基本形式。
意义:气化过程的有序进行,是脏腑生理活动相互协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