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马东来

时间:2024-01-13 16:49:23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专家简介

马东来男,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临床皮肤科》、《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编委,《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通讯编委。京医会理事。

多次获得奖励,曾先后荣获中国皮肤科优秀中青年医师奖、北京市优秀中青年医师奖,六次荣获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年度SCI优秀论文奖,多次获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

擅长治疗:各种疑难、少见和重症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遗传性皮肤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色素性皮肤病(尤其是白癜风)、感染性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

“我的这个女患者疼得受不了,都想跳楼了!您给看看吧。”

很多年前的一天,科里的同事带着一位患有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的女患者来找马东来。皮肤平滑肌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是患者遇冷时会感到像刀割一样的疼痛,冬天尤为严重。而且由于肿瘤多发,分布范围广泛,手术切除不太可能,一般的止痛药也只在短时间内有效。

怎么办?马东来说,试试吧。

通过查阅国外《疼痛杂志》上的文章,马东来了解到,一种叫心痛定(硝苯地平)的临床上非常普通的口服药可以缓解这种患者的剧烈疼痛。原来,这种疾病引起疼痛的机理在于,遇冷时皮肤平滑肌收缩,挤压分布其内的神经,从而导致疼痛。而心痛定是一种平滑肌的松弛剂,正好可以缓解平滑肌的收缩。

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马东来就给她试用了心痛定,同时每天监测患者血压。结果,患者的疼痛症状很快就缓解了。

这种方法虽然不能彻底根治疾病,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被马东来写成论文发表在了皮肤病相关的专业期刊上。近年来,马东来发表的学术论文近300篇,而每篇论文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他诊断和报道了大量疑难和少见皮肤病,其中有30多种属于国内首次报道。

给疑难少见特殊病患者开辟绿色通道

夏天最忙的时候,马东来一个礼拜要出12个门诊。

由于在白癜风治疗领域名声很大,从全国各地来找马东来的患者很多,各种途径的预约号80%-90%都被白癜风患者挂走了。

“这个群体的人性格很执着,一天挂不上,就挂两天、挂一个礼拜、挂半年,总之他们一定要挂到为止。”马东来说。

的确,在白癜风患者的心里,马东来就像他们的救星。

而想找马东来的其他皮肤病患者,只能分享剩下的不足20%的号。为了让这些疑难病患者能看上病,马东来专门为少见、疑难、特殊病例的皮肤病患者开辟了绿色通道。

他说,“拿不准自己得的是不是疑难少见病的患者,可以在我门诊的间隙进来让我看一眼,凡是符合要求的,我都可以加号。这样就避免了患者总在各医院、科室之间转来转去,节省了金钱和时间,也减少了一些可以避免的痛苦。”

“当然,我也有很多解决不了的疑难病,但我会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解决疑难病的水平。”

门诊看病必须叮嘱两遍三遍甚至十遍

马东来思路清晰、语速特别快,用他的话说,患者太多了,只有这样才能看得完。

其实白癜风治疗的有效率、痊愈率还是比较高的,但为什么患者越来越多呢?一方面是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另一方面就是如果不注意预防,很有可能会复发。

“药是一把双刃剑。同样的药,用法不一样,效果完全不同。如果你用的好就会起效,用的不好有时会适得其反,所以要向患者详细交代药物的用法。怎么用药,要单独写出来,甚至要画图,一点一点跟患者讲。

有的患者就诊前会上网了解相关知识,就容易沟通;少数患者不主动去了解,再加上语言不通,需要给他讲10遍的情况也是有的。”

为了使患者少走弯路,马东来的很多文章在网络上完全公开。怎么加号,怎么用药,夏天抹补骨脂酊起疱了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注意事项都强调得特别清楚,患者可以随时查阅。

每篇发表的文章里都有一个故事

对很多医生来说,写文章压力很大,但听马东来讲病例,却感觉发文章就是水到渠成。在他的电脑里,有一个归整得十分有逻辑的文件夹,里面存储着马东来发表过的近300篇文章,以及海量的患者病历资料。

提到这些病例,马东来显得很兴奋。在长期临床工作中,他诊断和报道了大量疑难和少见皮肤病,其中有30多例属于国内首次报道。

皮肤病的病种很多,有2000多种,而且每种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要提高临床水平就需要对那些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定期随访,看皮疹的发展和变化。

有些病例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表现不典型,难于确诊,觉得它既有点像这个病,又有点像那个病,但通过长期的随访观察,多数病例最后还是能明确诊断的。

见到一些国内没有诊断的疾病,马东来从来不放弃,积极查阅文献、更新知识,寻求解决办法,并对病例进行长期随访,最终发现它的特殊之处,从而将它们与一些常见疾病区分开来。

“诊断出一种新的疾病,会有兴奋的感觉,我会及时把它写成文章让更多的医生了解,避免患者因不能及时明确诊断而耽误病情。”

在马东来发表的每篇文章里,都有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患者故事1

你的病根不在皮肤而在胰腺

一位来自河北邯郸的中年男性患者,全身皮肤反复红斑、糜烂7年余,多次到外院就诊,诊断为湿疹和银屑病,用了很多药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患者越来越消瘦,而且双足肿胀,鞋都穿不进去。

这位患者来协和医院皮肤科做病理检查时,正好碰上马东来到皮肤病理室看一张切片。

“一进门就看到我们科技术员正在给他全身拍照留底。他的皮疹形态很特殊,呈环状、地图状或回旋状暗红斑,而且皮疹形态随病程发生变化,这是典型的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是一种胰腺肿瘤在皮肤上的表现。我过去总结过4例,所以知道它的发病机理和典型临床表现。这种疾病因在临床上很少见,如果经验不足,是很容易发生漏诊的。”马东来说。

马东来嘱咐患者,“你要尽快去做全身检查,你的胰腺里很可能有肿瘤”。患者说已经在当地做过各种检查了,但是没有发现肿瘤。马东来接着给他讲,“这种病最好做增强CT,因为胰腺在体内比较深的位置,它的前面有很多东西(如小肠、大肠等)挡着,一般的检查不容易发现,所以胰腺的肿瘤很容易漏诊。”

在马东来的建议下,这个患者马上去做了增强CT,结果发现在胰尾部长了一个很大的肿瘤。令人高兴的是,增强CT显示肝脏上未发现转移灶。

后来患者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一个月后返回协和复查,皮疹已经完全消退,体重基本恢复正常,双足肿胀也消退了。

患者故事2

别怕,它只是披了个可怕的外衣

皮肤科有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叫Peutz-Jeghers综合征(P-J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嘴唇上有许多黑点,肠道常有息肉,而且通常有家族史。因为嘴唇上的许多黑点影响美观,患者常会来皮肤科要求激光治疗。

同时,还有一种临床表现与P-J综合征非常相似的疾病,不同点在于它没有肠道息肉的症状。遇到这种患者,一般医生会说,虽然你现在没有肠道息肉,但并不代表以后也没有。患者听了之后就很恐慌,因为他们知道肠道息肉是可能会癌变的。

那么,这种病与P-J综合征究竟是不是一回事?

“后来我们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国内没有报道过的新病,叫Laugier-Hunziker综合征。它和P-J综合征的症状很相似,但是没有肠道息肉,更谈不上癌变。”

这两种病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P-J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患者一般在十岁以内就发病,而Laugier-Hunziker综合征的发病年龄较晚,通常在二三十岁或中年后才发病;二,前者有家族史,家里会有数个患者,经常是父母抱着孩子一起来看病,而后者都是单个散发的;

三,后者不会合并肠道息肉,没有腹痛、腹胀、便血等症状。

“这种病我们总结了20多例,在皮肤科专业杂志(Arch Dermatol Res)发表文章,还获得了我们医院的医疗成果奖。”马东来高兴地说。

患者故事3

几块钱就能治好的少见疑难病

2001年的五一劳动节放假前,一位患者来到协和皮肤科。

此前,他因为手足麻木已经在上海一家医院的神经科住院1个多月,做了全面检查花了两三万,未获明确诊断。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和女婿就将老人接到北京,找了很多相关科室的专家,也没有明确诊断。

因为有皮肤表现,最后找到了皮肤科,在做皮肤病理检查时遇到了马东来。

马东来看了后,觉得他的皮疹很特殊,都分布在曝光部位,而且呈花边样,考虑可能是一种目前已经很少见的“烟酸缺乏症”。就跟患者说:“你的皮肤病理结果需要1周左右才能出来,但我考虑这种病的治疗药物价格很便宜,也就几块钱一瓶,而且副作用很小,先给你用上吧,节后再来找我看看。”

结果一个星期后患者再来找马东来时,皮疹已经明显好转了。

“烟酸缺乏症”又名陪拉格、糙皮病和瘌皮病,是一种烟酸或其前身色氨酸缺乏引起的疾病,可能是由于膳食中缺乏色氨酸所致,但也可以发生于长期嗜酒或神经性厌食者,后者由一些疾病或药物引起。这种病在过去较多见,现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后,发生率很低了。

治疗上,主要是寻找并去除病因,避免日晒和饮酒,合理调整饮食,给予高蛋白及富有烟酸类食物,如动物肝脏、肉类、花生、新鲜绿色蔬菜和番茄等。只要对症治疗,病情很快就会好转。

马东来感慨地说:“对于少见病来说,漏诊虽然是在所难免的,但如果平时努力学习,博采众长,注重积累,是可以减少漏诊的。

欢迎关注

微信名:京医会 微信ID:jingyihui2012

汇聚中国名医 打造智慧医疗
采访、合作、广告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