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来了(2):婆婆是个大嗓门
五分钟的车程,崔雅雅的心似乎孙悟空的筋斗云一样在空中翻来覆去。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倒腾。
对于婆婆,崔雅雅无法评价,因为不接触,也不了解。但她知道,这个被她称呼为婆婆的女人,不是个简单的角色。虽然她初中毕业,但是崔雅雅就是不敢小觑,觉得她深不可测。毕竟一个女人,能掌控一个家庭已经不容易,可这个婆婆,能让老公弟兄三人的家里人都听她安排,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虽然,赵科和崔雅雅的婚事,她没有安排,也没有机会安排,但是,这才是崔雅雅不敢在她那里安心的根本原因。
没来得及细想,车已到车站外面,赵科把车停在路边的车位上,才发现,崔雅雅居然在发呆。赵科知道,崔雅雅紧张了。是的,崔雅雅此刻的手心里全是汗,这个无论什么大事都能淡然处之的女子,因为婆婆的到来,已经紧张到了极点。
“雅雅,下车了。”赵科拍着她的背。“啊,已经到了?这么快!”崔雅雅如梦初醒般,跟着赵科下了车。
崔雅雅手不停拽着衣角,赵科笑了,他真的从没见过崔雅雅这个样子,他见到的都是崔雅雅淡淡的笑着,即使被明烈骚扰,心里已经厌烦至极,也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云淡风轻,让人觉得她不会紧张。赵科窃喜,崔雅雅这么紧张母亲到来,是不是已经开始想融入自己的家?
“车可能晚点了,都过去十分钟了。”崔雅雅不停看手机。“没事,晚不了多久,我第一次从平城过来也晚了十几分钟。”赵科似乎早就意料到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崔雅雅的心一分一秒的忐忑。她想起了前年,赵科从上海回家过年,没先来找崔雅雅,他说,他想回去和父母谈谈他们的事。可直到过了年,赵科回上海上班,也没有提他和父母商量的怎么样。纠结犹豫了几天后,崔雅雅终于忍不住了,直接说:“赵科,你给你妈说我们的事了吗?”赵科嗫嚅了半天,没说一句话。崔雅雅知道,赵科其实很在意自己的过去,自己对他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舍不得。而自己和他已经在一起三年了,自己从三十一周岁过到了三十四周岁,这三年,每次谈起未来,他总是三缄其口,不回复,不理睬。崔雅雅有时候在想,既然没有未来,还不如早点放弃。分手既然是必然,时间越久将来痛苦越久。长痛不如短痛,算了吧!可是,每次想到分手,她又舍不得,三年呀!一千多个日子,每天联系,每月相见,让她舍不得说分手。让她很多次安慰自己,这样其实也很好,即使没有承诺,没有结婚,只要他不离,她就不弃。
崔雅雅心里不悦,可她无可奈何。她私心里觉得,是赵科的妈妈不同意他俩的事,因为那一年过年,赵科回去时,他爸爸还在给老板看鱼塘呢,他爸爸回来时,赵科已经坐上了去上海的高铁。他爸根本没有时间反对,可赵科不说,她也不能问,是不是他妈妈。她理解赵科的妈妈不同意的原因,因为赵科也是介意的。可理解归理解,不代表,她不在意。赵科的妈妈就是那时,成了崔雅雅内心的一根刺。
第一次崔雅雅正面面对赵科的妈妈,是一通电话,在赵科考进了乌城的税务局,以此对崔雅雅表示他决心跟她在一起的决心。在赵科上班不久,崔雅雅接到了一个电话,那声音至今她都记忆犹新。“崔雅雅是吧!”那声音带着平城的方言,但是还是让崔雅雅心里一颤,她不知道,赵科妈妈打电话所为何事。“你好,阿姨,我是崔雅雅。”崔雅雅为了给赵科妈妈一个好印象,尽可能把自己温婉的语气更温婉一些,“阿姨,请问,您有什么事吗?”“崔雅雅,我对你和赵科的事抱着异议。我希望你好好想想后果,你还能不能承受第二次离婚,你是不是真的能和赵科白首到老。”那边声音依然像聊天一样的语气,可崔雅雅似乎听到了心碎的声音。“我知道,你肯定有可取之处,但是,我希望我儿子将来的家庭生活简单,而不是你这种有复杂关系的家庭。”崔雅雅的眼眶红了,但是她不能怂,她轻轻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了,阿姨。”过了很久,她发现电话居然没挂,自嘲地笑了,是不是自己如果不表态,那边就不会挂电话。于是,她郑重地说:“你放心,我会给你一个让你满意的答案。”“好,希望你言到必行。”电话挂了那一刻,她突然舒了口气,真好呀!赵科妈妈给了理由,自己就可以勇敢放手了。
如果以前赵科妈妈是一根刺,这个电话等于摧毁了崔雅雅内心的那一点点期待。第二次电话也就是这次她来之前的最后一次联系,是赵科正式向她求婚的那一天深夜,因为生理期肚子疼,赵科帮她暖了半夜肚子,才刚刚睡着。电话响了,她被手机振动惊醒,她怕影响赵科休息,拿过手机,她吓了一跳,是赵科妈妈。她看了睡熟的赵科一眼,拿起手机,去了卫生间。
“喂。”崔雅雅压抑着声音,轻轻地说,“阿姨,已经快两点了,您有什么事吗?”“崔雅雅,你怎么说的?我不是让你认真思考吗?你怎么做的?蛊惑赵科?”崔雅雅深吸了口气,说:“阿姨,抱歉,我没法放弃一个我爱也,爱我的人!我不忍心看着他难过,如果将来有一天,注定我们还是无法走到最后,我也认了。我不能因为害怕未来可能出现的坏结果,放弃我眼前的爱人。”“好,我知道了!所有的婚姻都是经营的,一段婚姻是否幸福,在于一个女人的智慧,你是有文化的人,不需要我这个没文化的人教。但是,我只希望遇到摩擦时好好想办法,不要动不动生出离婚的念头,更不要把离婚这两个字说出来,一次都不要。”“谢谢阿姨,我会记住你的话。”“那挂了。”
后来,直到他们结婚,婆婆都没再说任何一句反对的话。而崔雅雅也避免了任何有和婆婆接触的机会。即使结婚,婆婆也拒绝为他们办婚礼,只对赵科说了一句话:“我不想被人当八卦讨论来讨论去,你不在平城,不在樟县的牵头镇,我还要在这生活,我怕别人整天对着我嚼舌头!”赵科当时红了眼,说:“我就想办个婚礼,怎么了!”可婆婆又来一句:“想办婚礼你们自己在乌城办,反正咱们赵家人不会去。”那个夜晚,赵科抱着崔雅雅,一句话都没说,可崔雅雅知道,这是婆婆不承认她是儿媳妇呢!她在心里一遍遍安慰自己,不承认算了,只要自己和赵科过好就好。
结婚后,夫妻俩心照不宣地不怎么提婆婆,崔雅雅结过婚迅速怀孕,她也从来没想过以后让婆婆伺候她坐月子帮她带孩子。她已经想好了,将来坐月子找月嫂,母亲能回来招呼就让她招呼着,不能招呼就自己多操点心。等自己产假结束,就找个保姆,自己身体不好,有个保姆,自己会轻松一点。
可她没想到,自己怀孕后,赵科和婆婆的电话几乎每天都打。她也不在乎他们说的啥,反正与自己无关。
本来赵科上班就在局里,离家也近,崔雅雅觉得两个人在一起,真的很幸福。至于赵科说婆婆要来看看他们,给他们拿点自己种的青菜之类。崔雅雅就说:“市场里那么多青菜,真不需要她拿。”而婆婆即使在他们结婚后,确实也没来过,因为她自己在家附近的一家超市里做售货员,没有星期天也没有假期。也许她知道崔雅雅不欢迎她,也许是她对崔雅雅还有意见(崔雅雅认为)。“她不来,挺好,不用相看两厌。”崔雅雅常常想,“婆婆虽然对自己有一百个意见,至少很识趣。”
“可她要来了呀!我该怎么办?本来我就不是她中意的儿媳妇,这来了会不会无论我怎么做,横竖都不对。”当平城直达乌城的车终于缓缓而来时,崔雅雅突然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感,她微笑着走向汽车。
赵科笑了:“媳妇,我真没想到,你对咱妈到来这么期待,还没进站,只是看到,你就急不可耐去接了。可是比前几年我来还热情。”
崔雅雅瞪了他一眼,说:“以后别在你妈那对我腻歪,我怕她给我穿小鞋。”赵科一脸不解,我咋就不能跟自己媳妇腻歪了?崔雅雅无法告诉他,听说很多婆媳问题,都是因为婆婆看不惯自己儿子对媳妇太好,觉得自己都没被儿子这么宠过,溺爱过,就会对儿媳妇充满敌意,她可不想因为这个让本来就对她有意见的婆婆再对她心生不满。
崔雅雅使劲拍了拍脸,拼命挤出得体的微笑来,一副盼望已久的表情,向车进站的方向走去,她希望婆婆一下车就能看到热烈欢迎自己的儿媳妇,再想想这个儿媳妇还怀着孕,丈夫还要去乡下工作,能心生怜悯,别对自己太苛刻。
她站在车的出口,踮着脚尖,看向汽车,过一个人她就看一眼,过一个人,她就再看一眼。那目光,那样子,真的像期待很久不见的爱人。赵科努了努嘴,说:“崔雅雅,我觉得心好酸呀!我们异地四年,每一次我来,你都说,我在上班。然后,都是我找好宾馆,安排好,你才姗姗来迟。如果你也这样对我翘首以盼,我肯定早就舍不得异地了。”崔雅雅心里正紧张着呢,听着赵科的话,不由抛个鄙夷不屑的表情,继续她的往婆石动作。
终于,在崔雅雅的期盼下,王兰芝女士终于出场了。崔雅雅看到她那一刻,就知道她是赵科的妈妈,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双眼皮,跟赵科一模一样。王兰芝女士身上背一个大包袱,左手拿着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青菜、萝卜、葱、蒜苗、大白菜等。赵科喊着:“妈,你再晚一会,你儿媳妇就变成望娘石了。”崔雅雅赶忙向婆婆走去,伸出手去接婆婆手里的袋子。
婆婆看着崔雅雅,本人比照片更娇小些,单薄的样子就像一阵大风就能把她吹走,穿着宽松的孕妇装,肚子还没有出怀,更显得瘦小。白净的巴掌大的脸,确实很精致,眼珠很黑,大大的眼睛黑白分明,正微笑着看着她,身子前倾,双手已经去拿她装菜的大袋子。她赶忙说:“你别拿,很重!你拿不动!”
崔雅雅笑着:“没事,我力气大着呢!您背上的包袱已经很重了。我来拿菜,让赵科背你背包。”说着已经拿住了袋子。
“赵科,你个臭小子,快点把菜扛到你车后备箱里。”婆婆大嗓门喊了起来,“一个大男人,居然不上前拿东西,不知道你这些重活该你干吗?你媳妇还怀着孕呢,你让她站着等,也不心疼,不知道让她坐在车上等吗?”
赵科拿过菜,一把把菜扔到地上,说:“妈,这么重呀!你咋拿的?”“重啥?我在超市里,哪天不拿大几十斤的菜?”说着,抓住袋子一头,说:“养尊处优久了,连一袋子菜都拿不动了,来,咱们娘俩抬。”
崔雅雅赶忙走过去,说:“妈,我跟他抬,你包袱看起来也不轻。”“你别来,不知道自己有身子吗?可压不得!”
“对对,医生说了,怀孕不能提拿重物。”赵科赶忙附和。把菜放到后备箱里,赵科妈妈又往汽车装货箱走去。“妈,你还拿啥了?”赵科问,“咱家到平城百十里,你倒车咋拿的?”“是你爸给雅雅补养的鱼,还有我养的几只鸡。又买了一块牛肉,雅雅吃了,娃子将来身体棒。还有一块羊肉,你不是说雅雅胃不好吗?养养胃。”婆婆快人快语,让赵科帮她拿,因为东西多,她拿不动。
崔雅雅很不好意思,赵科家在乡下的村子里,坐去平城的班车还有五里的路程。这么多东西,肯定又找人帮忙了。赵科说,村子里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了,留下的都是守家的父母和老年人。找个开车人帮忙送到坐车地方很不容易。她想到这里,很感动,虽然婆婆不喜欢自己,但是,还是给自己拿菜拿肉。不由说:“妈,你辛苦了!这么多,很累吧!”
赵科也赶忙问:“妈,这么多东西,找三爷的三轮车送的,还是找谁的车送的?”
婆婆说:“你爸听说我要来,昨晚请假回来了,还拿了些鱼,说怀孕了多吃鱼有营养。大人娃子不受亏吃。昨天打听了,今天杀牛杀羊,今早我们一大早又去买了牛肉羊肉,这是人们自己放的牛羊,吃草的,比吃饲料的肉香。让你媳妇补补,你看她都瘦成啥了,你也不照顾好。”婆婆说话就像连珠炮,那嗓门真是大的很,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崔雅雅突然想起婆婆第一次打电话,说话声音居然不大,说话就像读书。想到这里,崔雅雅不禁怀疑,婆婆那天说的花,是不是写好了念的。想到这里,崔雅雅不由好笑:“婆婆居然是个色厉内荏的人。”
“那你咋来的?我爸咋不来?”赵科赶忙问。“你爸和我拉个车拉到坐车的路口,我上车,他把拉车寄存到你三姑家,他今天也得上班,我一走,他也走了。”婆婆解释,“赵科,可不是你爸不想来,是请不来假。等孩子办满月宴时,你爸肯定请假回来看孙子。”
崔雅雅受不了了,婆婆这大嗓门,说起话来没完没了的,真的很不习惯。别跟会不会说,你婆婆就是个农村泼妇,那声音,一听就是很会吵架的嘴。这话是谁说的呢?对,就是张静。她婆婆就是个大嗓门,还是个刺架子,每走一个地方,见了人,都能聊半天。张静一出去,邻居都说:“张医生,能不能让你婆婆声音小点,跟吵子一样。”张静说,为此,她也很难堪。
天呀,崔雅雅想像着邻居找自己这样说的平静,一阵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