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门鼻祖——徐侠客,四川省雅安县人,清末武术奇人。自幼从师学得内外家功夫,在走镖行侠与技击实战中,总结和完善本门功夫,遵循道法自然、万物同归的道学宗旨,创立了自然门武学,开创了内外家功法融合的以实用技击为根本,融汇道家气功精华的自然门。
自然大侠——杜心五,湖南慈利人,清末民初著名武术家,辛亥革命时期从事孙中山先生的保卫工作,被誉为“中华第一保镖”。少年时精通少林功夫,后拜师自然门创始人徐侠客修习自然门功夫,造诣极深,将自然门功夫继承完善并传承后人,起到了一脉相承的功夫源流。自然门宗师——万籁声,湖北鄂州葛店人,我国著名武术教育家,技击家,武林泰斗。先生生前以“文、武、道、德、医、拳”五宝行世,“信、义、侠、勇”四德立身,并将自然门功夫发扬光大并实践创新。自然门精义自然门,根据自然生育万类,不见其迹象,功成不居,万物向荣。乃发明了各式各类基功和练气总决。既练心灵健康,更练物灵健康。除强健矫捷之外,还要延年益寿,于自然同归尽,岂不'吁嗟乎盛哉’?因之,它的动作以内圈手为练气之本,以各种基功为制胜之手段。如天行健、如地之轴;随方就圆、随屈就伸。东来西应,直来横接;正是利用'填空不应响’之诀,乘其'旧力已过,新力未生’之际;你打我也打,你动我也动。则灵枢活泼,不粘不脱,而成其为'扣如钢钩刺如刀,碰如铁石粘如胶,相对如婴儿,举手不能逃’矣。它是不摆架势以应敌,不拘定型以进攻。正是:因势乘便,随手自然;得心应手,超拔无间了。所以它的总决打法'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要知自然,是有自然地功夫的,是由不自然到自然的。如同有学问,会写好字,绘好画,先要有个好范本,照传授来学习,同样是由不习惯,发生硬,而到圆转自如,超神入化的!谁说自然是任性妄为,等于误解自由,以致泛滥成灾呢?用之于'功夫’,不仅练不好,还会成为劣等手法了。然则自然门,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人法地,以地法天’等等大道理。又通习内外家,南北派的名门巨匠的精髓,这才发明'自然门’。所谓:'技也,近乎道者乎’!道,为人生真理,真理出于天赋,天赋即是自然。自然之道,博爱万类,留熏去莸,与人为善,这即是自然之德,自然门的武德。自然即是天体,涵宏光大。然于圆同音;自然界外层空间,无垠无际。故自然拳均成O形;O者灵也。不灵者,其行为不成空明慧洞之'O’,斯作来多不智,事少成就。如练功不能将'气’练下去。心空手敏,以成O形,焉能使对方在我囊中?在我一O之内?能明此理,通达人情物理,斯谓之自然!故曰,自然无碍。也即是:'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故曰得道,得着人生真理之道!以之法地,斯有猛兽之形;以之法天,斯有鸷鸟之搏。武术的发展壮大,正由法自然而至。有了自然才有人文。所以人文进步,分科学,为自然与社会。社会科学,就讲:'文哲政经,仁法艺术了,如问自然门的所以然,曰:练功如O形,气如O之圈。练功如地之奠定,功成如天之无栏。自然自然,唯恐其不圆,惧其不灵耳!然则自然门之本义,其不伟哉?!自然门功法自然门气功,也就是内功,只是它既不是少林内功的推揉运气,木杆石袋摔打;也不是太极的迈步如猫,行功练气;它是在两门之外而包括了两门及各家的特点,于空处用功,于静处着力,以意导气,不加丝毫重力,丝毫色相;意到手到,意止手止;使气纯养归根——由小腹下达;以气为本,所以名为气功。它之所以叫做自然门,就是传授方法,练来却要自然;但自然是由不自然来的,由不自然练习久了就真自然了。本门功夫,有层层诀窍,步步练法,练成自有功效。腾闪刺扎,虚实巧打;气不上浮,刚柔得体;'静则机息,动则万变’;不固执以求气,不着相以用力;神乎无形,飘乎无声;愈练身体愈好,愈老身手愈轻;外观不见壮伟,内里精气充盈。在表演艺术上,有它轻圆流利的优点;在锻炼以求健强祛疾上,更有它的医疗和提高体质的积极作用。(编者注:自然门功夫集软、硬、轻三功之长,汇技击、健身、表演为一体。)本门讲八法裆,鬼头手,无中生有。不讲招(手法),不讲劲;只操功夫,不问打法,而功成就自然会对抗。传这功夫于杜师心五的徐师祖,其身世不详。练习自然门功夫,先要有三年至五年以上的少林基础,再加八年纯功锻炼,才有可观;从此自修两年,才算告一段落。这以后就在每天练练气,随意操操基本功夫,就可以终生不致毁功。先练内圈手、骈、跕踢等等腿法,均成矮裆习之,两年半才'歇火气’;眼睑陡然卷起,目光清澈如琥珀,从横膈以上,都感觉到清凉畅快,似此身另有乐境。渐练手腿渐轻,唯觉气之周行,小腹微重而已。(编者注:百脉打通的气感境界。此可看出自然门气功的功效。)开始有'青象吸针,藏骈,藏跕’等等舒缓筋骨的准备动作。有自然门拳术一路。再为基功的:'子母球、鸳鸯环、沙包、虎口棒、地奔子、上桩、挡板、跕竹、道桩、走砖、走簸箩’等等功夫。在练习时有:'吞身如鹤缩,吐手若蛇奔,活泼似猿猴,两足如磨心,若问真消息,气穴寻原因’。在初功走拳时有:'身似弯弓手似箭,眼似流星腿似钻’;'长身如系绳,缩身如撩毛’。本门打法分20字:'生擒捉拿,闪躲圆滑,吞吐浮沉,绵软巧脆,化妙虚神至上乘’。手上功夫又分以下之口诀:'扣如钢钩刺如刀,碰如铁石粘如胶;相对如婴儿,举手不能逃’。短手又分八字:'挥劈撩砍,腾搂闪展’。其闪躲身法须至:'闪如轻风,躲如抽鞘’。身上功夫15字:'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顶项胸腰背’;后五字为本门特有的。对抗时为'令牌式’,动为'八法裆’,变为'浪步’。手上静为'抱背手’变为'鬼头手’。'出手软如绵,上身硬如铁’。法有粘闪,劲有暗明。以掌须断石,骈须穿板,跕要破竹。指如钢钩,身如铁石;硬则如钢,软则如胶。'重则如生根,轻则如走冰;手出一条线,变幻人不见’;'练到不带打相’为成功。其拳分三行九点,可以脚尖点行。手指横搠,力透筋骨。所谓'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永远要记住的心传:动静无始,变化无端; 虚虚实实,自然而然。5
10要求扣如钢钩刺如刀,碰如铁石粘如胶;相对如婴儿,举手不能逃。身似弯弓手似箭,眼似流星脚似钻。重如生根,轻如走冰;闪如清风,躲如抽鞘。长身如系绳,缩身如撩毛。出手软如绵,上身硬如铁;打出一条线,变幻人不见。11
技击真诀以劲克力横破直,以“○”(圆)化横神贯气。来如急风骤雨,去似风卷残云。腾闪刺扎,虚实巧打。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生擒捉拿,闪躲圆滑,吞吐沉浮,绵软巧脆,化妙虚神至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