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内页一
内页二
碟芯1
碟芯2
碟芯3
碟芯4
版本:中国版
介质:LP(双45转)
厂牌:北京太合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红星生产社/北京司乐经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出版单位:广东音像出版社
发行时间:2021年6月
曲目:Side A:1.今夜 2.简单 Side B:1.故乡 2.九月 3.方向
Side C:1.浮躁 2.温暖 3.闪亮的瞬间
Side D:1.情人 2.那一年
今天轮到开许巍《那一年》了,我本来是对这张黑胶寄予厚望的,本来对一张半成品唱片不应该有这样的期望,但是黑胶嘛,这么贵音质是不是应该有一个质的提升呢?显然没有!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在《简单》、《方向》和《温暖》这三首歌右声道低音部分有失真出现,一开始我以为是音箱出问题了,于是对调了左右音箱,右声道还是有问题;那是唱机的问题吗?我换了一张Megadeth的黑胶听,右声道没有问题,那就证明我的唱机也没有问题;于是我又拿出了CD版的《那一年》播放了这三首歌,右声道还是没问题;再次放上黑胶,右面还是有问题,这样反反复复折腾了一个小时,排除了所有可能,那就是这张唱片的黑胶版还是有些问题。
很多人买来这一系列三张唱片是为了情怀而收藏的,不是为了听,但它的作用确实是用来听的,这一系列三张唱片我听了郑钧的《赤裸裸》,这张专辑是没有任何问题,反而在《无为》、《灰姑娘》这些慢歌上,黑胶版表现得很出色,但是轮到《那一年》上就不那么和善了,是因为它的先天不足吗?我想不完全是。
看过很多杂志,对于以前的趣事还有一些记忆,趁着还没忘干净,用一些不太准确的文字将它记录下来,权当个备忘罢。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多次采访中,许巍都表示“那一年”是他心里永远遗憾,因为制作经费的问题,第一版《那一年》几乎没做什么后期,单纯以“毛坯”的姿态出现,也就是说第一版“那一年”就是一张小样标准的唱片,但是作品无可挑剔。
第一版《那一年》
2004年太合麦田脱离华纳后收购了部分红星的版权,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红星的基本情况-这属于炫耀一下与音乐无关的知识。
红星生产社是香港的kinn 's music,隶属于前宝丽金唱片,创始人陈建添是以前beyond 的经济人,也就是说beyond 就是在这个公司红起来后转投的同属宝丽金旗下的子公司,新艺宝公司。现在kinn 's 依旧由陈建添掌舵,手里还有很多早年beyond 的唱片及demo版权,这些年主要靠纪念beyond 、吃beyond的“遗产”骗钱,同时也与前Beyond成员隔空喊话许多年。1994年kinn's 在内陆注册红星生产社,捧红了郑钧,而《那一年》出版的时候(1999年),红星已经开始撤资,也就是说这张唱片基本没有制作经费,基本上是许巍自费做的,做完这张唱片许巍彻底穷的一无所有,回老家了。这张唱片后期是王纪华在自己香港的工作室做的,王纪华是以前beyond 的现场调音师,估计当时kinn 's 是实在拿不出钱,没办法只能求朋友帮忙给扫扫灰。
2004版《那一年》
2004年太合麦田收购红星后,第一件事就是再版许巍的《那一年》,这版由刘宇操刀,在栾树的声音录音棚重新缩混,基于第一版,这版并没有太大的成效,只是在电平上加大,个别歌曲加了不少电子音效,反而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但是音色有改观,像极了整容美女,我个人不喜欢。
京东发售的《那一年》
前几年太合麦田重新发行了《那一年》的第一版,当年没收到这版CD,以至于我已经至少有8、9年没听过这张唱片,有时候一张唱片的样子就是你第一次听它的样子,只有那样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