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女儿拿着两幅画问我:“左手的是我画的,右手的是妈妈画的,哪一张好看?”我看了一下,很认真的告诉她:“还是妈妈画的好看。”没想到这一下捅了篓子,女儿哇哇大哭:“我这么用心的画,你居然说我画的不好看!”看着媳妇手忙脚乱的哄她,我一时间百感交集。
显然的,女儿认为她只要用心了,妈妈自然就比不上她。可见她已经能够明白想要做好事情必须要用心的道理,对此我感到十分高兴——她已经在实践。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女儿开始变得自我感觉良好,并且不太容易听进不同的意见,这让我既惭愧、又有些担忧。
我在评价这两幅画的时候,说的完全是实话。因为我始终用诚实来教育女儿——我不想、也不能欺骗她,如果那样只会更加助长她的虚荣心。我相信以她5岁半的智力,自己也应该能够作出分辨。在“是用谎言满足孩子的虚荣心”,还是“用实话来刺伤孩子的虚荣心”这两者上,我选择了后者。尽管这给孩子带来了伤害,但我相信只是暂时的。
任何一个人都会有虚荣心。虚荣心的存在,往往会使我们听不进逆耳的声音——不仅仅只有孩子会犯这种错误。但是逆耳的声音,却又常常在叙述事实,它不管你承认与否。因此,如何把这个虚荣心控制在适当的程度是每一个人所必须要面对人生课题。
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所以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自己保持某种清醒,避免活得太过盲目。但是由于人性中这个奇特的弱点,使得我们经常过分重视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从而陷入了另一种盲目。回想起来,陪伴我们这一代人最多的,就是提醒。以至于许多人每做一件事,首先便会想到:“别人该会怎么讲。”人生中的许多麻烦与困扰就是来自我们自己对此项结果的焦虑上。事实上,别人的意见只能用来作参考,为人做事还得自己拿主意。因此,将自己的快乐、幸福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既不划算、也较危险。因为这种评价往往是不符合实际的“假话”。 所以,对于一个贪图赞美的人来说,伤害他和安抚他都很容易。
有一些虚荣心比较强的人常常把“荣誉”挂在嘴边,心中暗暗地加以笃信,并以此作为成大事业的鼓励。其实,荣誉到底只是真正内在价值的外在反映和表象,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件事情:真正带给他们快乐和幸福的,是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取荣誉的强大内心。被誉为人类思想史上三大“永不休止的奠基人”之一的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生前几乎没有任何名声,但这丝毫没有妨碍他从自己创造出的伟大思想中,感受到幸福。
所以,真正的幸福、快乐,绝不应该来自别人的评价,而应发源于每一个人自己的内心。尽管有时候付出的努力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外界的赞誉,但毫无疑问的是,此种努力一定会使我们自己的内心变得充实、变得强大。我相信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一定会在控制与克服虚荣心上对我们提供帮助。
上一篇:活着就是个数
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