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沿着西安城的中轴线一路向北,会看到一座遍布着残垣断壁、斑驳苔痕的文化遗址。
谁能想到千年以前,在这片废墟上曾矗立过高耸入云的宫阙,曾坐落着辉煌壮丽的殿宇;曾见证过万国来朝时的盛世光辉,也曾历经过帝国衰落时的风雨飘摇。
这里就是昔日大唐帝国的皇宫——大明宫。
如日之升,则曰大明。
大明宫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它的面积相当于3.5个北京故宫。它不单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更代表着那个开放自信、大气包容的盛唐时代。
大明宫复原图|图片来自纪录片《大明宫》
丹凤朝阳
一座伟大的宫殿,总有一座雄伟坚固的城门来守护。正如午门守护着紫禁城一样,大明宫也有一位守护者,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丹凤。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也是中国建筑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门。丹凤,意即红色的凤凰。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国泰民安,才有凤凰降世。丹凤门的落成仿佛隐隐预示着,大唐是一个闪烁着女性光芒的伟大时代。
大唐的女子个性独立,不为礼法纲常所拘束。她们追求时尚美丽,常着酥胸半露的华服霓裳,又喜在额间贴一花饰,名为花钿;她们向往爱情自由,《唐律》中允许子女不经家长同意而建立婚姻关系。
她们腹有诗书气,心怀凌云志。论吟风弄月,有才貌双全的薛涛、鱼玄机;论舞刀弄枪,有一舞剑器动四方的公孙大娘;论治理天下,更有日月当空照大唐的一代女皇武则天。
纵观中国的古代历史,能真正做到对女性尊重和包容的,唯有大唐。
丹凤门复原图|图片来自纪录片《大明宫》
含元天下
穿过丹凤门,便是大明宫的主殿,含元殿。
这座巍峨的殿堂坐落于十五米高的三层殿台之上,登临含元,可以一览长安城,远眺终南山,以至唐朝诗人李华曾感叹:仰观玉座,若在霄汉;倚栏下视,南山若在掌中。
含元殿的东西两侧有两座高耸的阙楼与主殿以回廊相连接,犹如一只巨鸟伸展开飞扬的双翼。
上图为含元殿,中图为右阙楼栖凤阁,下图为左阙楼翔鸾阁
含元的本意为包含万物,其正代表着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盛唐气魄。从开明的政治到包容的文化,大唐吸引了天下各国的使节、商人、艺人远赴中国,来到长安。
日本派遣唐使在此留学,波斯人在此开设酒肆,西域的商旅则将精美的丝绸、陶器玉石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运向大食,甚至更远的东罗马。在中国历史上,能以真正的天朝上国姿态傲视苍穹,被全世界仰望、崇拜的,唯有大唐。
上图为麟德殿,下图三清殿
太液芙蓉
大明宫有着雄壮豪迈的大气,也有着婉约文艺的温雅。
太液池,是大明宫中的皇家花园。这里亭台遍布,廊榭相连。广阔的池水像一面展开的绸缎,宫殿和云彩倒影其中,不时有天鹅穿行期间,野鸭嬉戏出没,彷如瑰丽的人间仙境。
太液池复原图|图片来自纪录片《大明宫》
太液池之美,正如大唐的人文之美。
李白曾在这里饮酒赋诗,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千古绝句;音乐家李龟年曾在这里弹琴高歌,吟诵大唐风华;唐明皇与杨贵妃更是在这里编排出了仙乐飘飘的霓裳羽衣舞。
从诗歌到文赋、从书法到绘画、从音乐到舞蹈,在中国历朝历代中,在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中都有登峰造极的作品涌现的唯有大唐。
梨园复原图|图片来自纪录片《大明宫》
盛唐旧梦
往事越千年,繁华已成烟。
岁月荒芜了宫墙砖瓦,历史湮没了王朝风流。昔日雄伟的大明宫毁于黄巢起义的战火,到如今只剩下了几块石头堆砌的台基。
然而国人的心中始终无法遗忘那埋藏于废墟之中的盛唐旧梦,于是千年后的今天大明宫又“复活”了,但却变了一番模样。
这是某地为发展影视旅游行业,建造的一座“唐朝影视城”,而其中大明宫含元殿竟被仿造成了照片中的样子。
唐宫沉稳大气的靛青绿瓦变成了明清宫殿的金黄琉璃瓦;唐殿玲珑翘曲的飞檐斗拱也荡然无存;曾经代表着中国建筑史杰作的大明宫居然以这种山寨丑陋的方式“重生”,这样的大明宫与其“重生”,倒不如永远存在于我们的旧梦中。
靛青绿瓦、飞檐斗拱这才是大明宫该有的样子
盛唐一片月,梦回大明宫。正如《梦回唐朝》中的一段歌词唱的那样:
菊花古剑和酒,
被咖啡泡入喧嚣的庭院;
异族在日坛膜拜古人月亮,
开元盛世令人神往……
我们神往唐朝,神往那雄伟壮丽的大明宫,神往那繁华安定的开元盛世,更神往那盛唐时代磅礴大气、包容开放的文化自信。
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用如今那一栋栋“山寨”的仿古建筑去重温已消失千年的盛唐旧梦,而是从历史的沉淀中找回大气自信、包容万象的盛唐气韵,让千年前我们创造过的辉煌于千年之后的今天再度创造。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