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甲戌本

时间:2024-01-06 21:14:41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小提示:点击右上角“...”可以分享到朋友圈甲戌本,即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第一回楔子正文中,比他本多出“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十五字,因此胡适名之为甲戌本。一般认为,这里的“甲戌”,即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甲戌”指的是脂砚斋再评的时间,而不是钞本的钞成时间。此本因曾由大兴刘铨福收藏过,故有的研究者亦称之为“脂铨本”。现存甲戌本是一个过录本,具体钞成年代不详。甲戌本无目录,乾隆竹纸抄成,纸黄脆,经过重新装裱,封面后加,题《脂砚斋评石头记》,是胡适手迹。各册首叶首行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每半叶十二行,行十八字。书口题“石头记”,下部有脂砚斋的署名。甲戌本残存十六回,计第一至第八回,第十三至十六回,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分订四册。目前的本子是经过重装的,封面由胡适题写书名并注明每册回数。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古钞本丛刊甲戌本》石昌渝序言,“第一册第一至第四回,第二册第五至第七回,第三册第八回、第十三至十六回,第四册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第一、五、十三、二十五回卷首均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而其他各回卷首均无此题名,说明每四回装订一册是为原装。”开卷《凡例》页原有“刘铨畐子重印”“子重”“髣眉”等印章。《凡例》缺右下角,胡适补“多”“红楼”三字,描补“鉴是”二字,并钤印。第四回末叶“凡族中”后缺下半叶,胡适据庚辰本抄录九十四字,并校补一“闹”字。第十三回起首半叶缺左下角,在原书与衬纸间印有“刘铨畐子重印”“胡适之印”,衬纸上印有“专祖斋”朱文方印。关于甲戌本,胡适有一则《校勘小记》,以前从未发表过,兹转录如下,以作参考(文中胡适对原书叶数和字数有错记,引用请核对甲戌本影印本):“影印本二叶上首三行原有撕去的一块,大概是有意隐没最后藏此书者的印章,故‘是书题名极多’之下缺了四字,我只填了‘红楼’两字。此句原文似是‘一曰红楼梦’。此本有原挖去的字而没有改补的,如:六叶下五行‘簪’字下挖空一字,应是‘缨’字。十五叶下八行‘宵’字挖去上半。八八叶上五行‘娘’字挖去左半。八八叶下十二行‘说’字挖去大半。一○二叶上四行朱批‘一人不落一□不忽’,挖去的字应是‘人’字。一一四叶上一行朱批‘骗’字挖去右半。这些挖空的字都没有补,都容易补足。但七七叶下六行‘擅风情 秉月貌’,情字下应该空一字,原本挖去了一字,留的空白,被人错填了‘宵’字,就不通了。影印本上这个错填的‘宵’字不容易看出,故我记在这里。此本是一个很工整的钞本,但也有一些错字、脱字、衍文。在我买来之前,已有人校改过一些错误了。我自己也曾用戚蓼生序本校过,又曾用徐星署藏的庚辰本校过,但我只敢记出两三处异文。我的意思是要保存这个甲戌本的原样子。现在我只要指出二十一叶下一行‘又一一’下有衍文三十四字,从‘未写荣府正人’起,到下三行‘又一一’为止。请读者记出。”甲戌本中有刘铨福在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所作的跋。又有濮文暹、濮文昶(青土、椿余)兄弟跋。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在其上亦有批跋。从抄写笔迹分析,现存甲戌本正文内还有后人眉批和行侧批等形式的批语。这些后人批语中,有一部份从笔迹上可以断定是胡适所批。另,第二、三、五、六、七、八、二十八等回多数墨眉,基本可断定为同一人手迹。在这些笔迹相同的批语中,有一条值得注意,即第三回第二叶后半叶墨笔眉批,附有落款“同治丙寅季冬月左绵痴道人记”,钤“情主人”印。左绵痴道人为孙桐生,字小峰,四川绵州人,咸丰二年进士,与刘铨福有交。胡适认为甲戌本是“世间最古的《红楼梦》写本”。红学家们普遍认为,甲戌本所据的底本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本来面貌。此本是过录本,祖本可能是脂砚斋的编辑本。理由是每叶版心下部都有脂砚斋的署名。正文有些地方虚以待补,如若干回的回前诗,仅有“诗云”“诗曰”空悬。林黛玉眉目描写尚未成文,其下半句以朱笔空围(朱框内墨笔为后人所加,非原抄手笔迹)。底本无拼凑现象,正文很少修改。此本第一回有畸笏叟丁亥春的行侧朱批,墨抄总评也有作于丁亥者,说明抄录时间在乾隆二十三年丁亥(一七六九年)之后。该书第一回第一叶第一行顶格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行“凡例”二字,第三行起低二格抄凡例五则,末题诗一首。凡例第一至第四则及题诗,共四百余字,为此本独有。第五则“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一段,除甲辰本作为回前评外,其他本子均混入正文,文字间有小异。凡例之末,横书“诗曰”二字,左七律一首:“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胡适先生曾手书尾联“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现在影印的甲戌本,多将该手迹置于书首。关于《凡例》,有的人认为是出于曹雪芹手笔,有的认为是脂砚斋批语,有的认为是书贾伪作,观点颇多分歧。甲戌本第一回“骨格不凡丰神迥别”句下至“大展幻术将一块大”(页末)句之间,较他本多出四百余字。又,其他回正文中,有些情节(如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与各本稍有不同。此本有眉批、侧批、双行批、回前回后批多种,是现存《石头记》钞本中批语密度最髙的。此本有许多独出的批语。如第一回有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这条批语成为持曹雪芹卒于壬午年(一七六三年)论者的首要依据。但也有论者认为,上引眉批应该是两条,“壬午除夕”是上一条批语的日期。此本从影印本看来,不避康熙帝的“玄”字讳。原来亦主此说的冯其庸先生后来撰文说,经考察甲戌本原件,发现这个本子上“玄”字的一点是后人加的,墨色和笔法都与原迹不一致。上海博物馆书画鉴定部的专家钟银兰先生仔细鉴定后,也认为“玄”字原钞是没有末笔一点的。甲戌本,传为清大兴刘位坦(宽夫)得于京中打鼓担中,传其子刘铨福(子重),之后流传不详。一九二七年夏,此本现于上海,为刚刚归国的胡适先生购得。胡适根据上述第一回中文字,称此本为“甲戌本”,开以干支年份定名《红楼梦》各钞本之先河。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胡适南下,随身带走了甲戌本。一九六二年胡适去世后,将此本寄藏于美国康乃尔(Corneal)大学图书馆,现已被上海博物馆购藏。甲戌本影印本,当属胡适初版最为珍贵,目前见到的其他影印本都是它的翻印本或是辗转翻印本。大陆影印质量较好的,当属中华书局两册本。甲戌本的影印具体情况:一,《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民国五十年(一九六一年)五月胡适出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启明书局、香港友联出版社联合影印,台湾中央印制厂印刷,线装,原大,朱墨两色套印,一函二册,出版人署胡适。该影印本附胡适的“影印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缘起”及跋,印数一千五百部。这是甲戌本的首次影印,据称封面只有土黄色一种,但笔者曾见过土黄色封面、蓝色封面、红色封面三种,从外观很难分辨倒底那种封面是原装封面。该书后于民国五十一年(一九六二年)六月再版,加入毛子水的一篇序言,出版人署胡江冬秀,印一千部。目前所见甲戌本的影印本,均是直接或间接据上述版本翻印或再翻印。甲戌本初版,在中国书店曾拍出一万三千元的价格。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一九六二年六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台北商务版翻印出版,原大朱墨套印,线装。该次影印共两种版式:甲、线装夹板两册,原样翻印台版,保留胡适的序和跋,无版权页,仅有一贴条书“一九六二年六月翻印定价十二元内部发行”;乙、线装夹板四册(二十七乘十八开本),删掉了胡适的序和跋,并“去尽胡适涂抹痕迹”,附有俞平伯先生的后记及《红楼梦年表》,内部发行,印一千五百部,定价十二元五角。该书将正文中的胡适的校补、批评文字以及钤印尽数删掉。《凡例》中胡适补写的“多”、“红楼”、“鉴是”五字,用书中原抄手笔迹的字挖改配补,很容易给读者造成误导。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据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四册版重印,删去后记,套色印刷,线装四册,二十七点五乘十八开本,内部发行。四,《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五年五月影印,平装一册,套红印刷,浅蓝色封面,印三万部。该书仍然是据中华书局版,没有恢复胡适在该书上的字迹和钤印。五,《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台湾胡适纪念馆于民国六十四年出版,十六开精装一册,套红印刷,印一千五百部。该书标明“三版”,实际上是相对于商务、启明六一年首版而言。该次印刷又加入毛子水的一篇跋。该书印制清晰,书前影印有胡适的序言,有胡适先生撰写的《缘起》,书后有胡适的长跋。但该书较第一版,有多处批语不同,疑为修版错误所致。六,《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台湾宏业书局民国七十年(一九八一年)六月影印,原大,套红,大十六开精装二册,封面题字用胡适原题,书前有胡适的《跋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和《影印乾隆甲戌脂砚斋石头记的缘起》,定价八百元台币。该书有红色封面和黑色封面两种,市场上红色封面的较为少见。宏业书局版清晰度较好,但是修版造成的个别套红错误较纪念馆版为多。七,《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一九八五年九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台湾商务版缩版影印,平装一册,恢复了胡适笔迹和钤印,印一万二千册,定价四点四五元。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华书局一九九一年十月出版,单色影印,大三十二开,精装一册,收入“古本小说丛刊”第四十辑。印数五百五十套。九,《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出版,单色,三十二开,精装一册。收入《古本小说集成》第二辑。十,《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了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金坛古籍印刷厂于二〇〇三年印制完成,印数五百部,套红印刷,十六开一函五册。没有书号,没有版权页,俗称“金坛版”。此书实际有两种装帧,“古典”装帧三百部,“礼品”装帧二百部。此后,书版赠送给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金坛版恢复了胡适先生的题署和印章,还恢复了台湾影印本中所删去的五条跋文,即:胡适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胡适一九四九年五月八日在纽约、胡适一九五〇年一月二十三日、俞平伯民国二十年六月十九日和周汝昌民国三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书法家林正义先生书写总目,冯其庸先生书写题记。另外多加了一个第五册,内容有冯其庸先生提供的刘铨福的父亲刘宽夫题《汉议郎残碑》精拓本的题跋、刘铨福为《唐开元银简》拓本所作的长篇题跋、刘铨福致孙桐生的七封亲笔书信和社科院所藏胡星垣向胡适出让《甲戌本》的亲笔信及信封,很具研究收藏价值。十一,《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二〇〇四年十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用金坛古籍印刷厂版影印,套红,十六开线装四册,印“扬州国际红学会版”二百四十部和“黄叶村版”一千部。“扬州国际红学会版”和“黄叶村版”没有金坛版的第五册。“黄叶村版”,有“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和“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建馆二十周年纪念”印二方,书前有冯其庸序言,书后有纪念馆馆长的《跋》。十二,《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〇四年四月出版,双色影印,线装四册,三十一乘十九点二开本,印一千五百部。后来又多次重印。上古新版正文错误相对较少,但是正文印刷墨色过浓,字体笔划臃肿,清晰度较差。十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梦梅馆二〇〇四年特印二百四十部,线装一函四册。卷首梅节“弁言”,卷后杜春耕“甲戌八十年(代跋)”。另附有胡星垣致胡适的信,胡适影印甲戌本删去的五条批语,刘铨福后人所藏《雪芹》章及竹翁小记,庄少甫为刘铨福绘的“竹楼藏书图”及胡适为该图所作的“跋”。此外还附有海内外红学界学者钤印一百五十余方。本集另一特色是梅节、杜春耕在“弁言”和“跋”中阐述和讨论了有关曹雪芹卒年、版本源流和成书过程,这是其他《甲戌本》所不具备的。十四,《脂砚斋甲戌抄阅重评石头记》,沈阳出版社二〇〇五年影印,软精装一册,双色套印。该书是翻印自上海古籍平装本,有字体变形情况。十五,《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国书店二〇〇八年影印,线装十二开一函五册,印量一千部,定价九百八十元。该书的特点是增加了“考释”部分:影印了胡适一九六一年的《跋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和林冠夫手书《说甲戌本》。该书清晰度较好。十六,《甲戌本红楼梦》,北京志愿者协会和曹雪芹纪念馆二〇〇八年九月翻印,三三〇乘二〇五毫米开本线装,套红,分函装四册和夹板八册两种,无书号。该书函套和夹板题《甲戌本红楼梦》,封面题《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七,《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二〇一〇年一月影印,《红楼梦古抄本丛刊》之一种,大三十二开精装一册,套色印刷,印量三千,定价八十元。石昌渝序言。书前附有甲戌本原件书影。书后印有原来影印本所没有的俞平伯、胡适等人的跋语。该书印刷清晰,较其他出版社翻印的甲戌本多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数据,更接近现存甲戌本原貌。该书存在少数修版错误,例如,第三十三页朱笔旁批漏印两字;卷四(第一一二页)墨眉为“已说不妥”。一印本有一处印刷错误,即第一九六页一条朱笔旁批倒印并错位(见上图)。二印本已经修改。十八,《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二〇一三年一月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宣纸线装,十六开一函六册,套红印刷,蓝色封面,题签用胡适笔迹。版权页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版权页无印数,定价六百八十元。另外,一九四八年八月,周汝昌、周祜昌兄弟曾借阅胡适甲戌本原本,用朱墨笔过录了一部。据周汝昌回忆,当时由于抄写匆忙,录副本有些字未按原书异体字的写法抄写。由于周氏将过录本视为珍宝、秘不示人,外人难得一见,录副本实际抄写情况不得而知。有学者分析认为,周氏兄弟在借阅胡适甲戌本时,在原本正文上有批划。由于甲戌本尚无仿真本问世,具体情况无法验证,聊备一说,供读者参考。甲戌本校本,有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邓遂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简体横排。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