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腊雅典城的附近,有一个地方叫做德尔曼,这里有个著名的神庙里面供奉着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兼智慧神阿波罗。相传,在德尔斐神庙的门匾上,刻着一行希腊文:认识你自己。
在当时的希腊人当中,并没有人可以很好地阐述这句箴言的意蕴。古希腊雅典的生活方式是,劳动任务基本上都交给了奴隶,自由公民大部分时间是无所事事的。除了到处找人“抬杠”的智者派,还有一个专门喜欢找智者派“抬杠”的苏格拉底。
在古希腊诗人阿里斯托芬的眼里,苏格拉底就是智者派。苏格拉底抬杠是有“套路”的,被后来古希腊哲学家称为“接生术”,又被后来西方哲学史称为“辩证法”。第一步是先找话题,不管机会是自然产生的,还是苏格拉底故意制造的。第二步是有具体问题的看法,拓展为抽象、普遍问题的观点。第三步是用另外一个相反的具体存在,来论证刚才抽象出来的概念。这种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分析同一个概念,很容易让人认识很多“概念”的定义其实是不准确的。
苏格拉底的“讥讽”,在经过几个回合的争锋后,已经溜达成了套路,形成了固定的“诘问”方法。但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我是无知的”。我们从这里可以发现苏格拉底跟其他智者是有区别的,智者派诡辩的根本前提是:“我要说服你”,无论是正理,还是歪理,只有论述能赢,就会得到相关的物质回报。
苏格拉底的一个朋友曾经去德尔斐神秘问智慧之神:“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神的回答是:“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了。”对于这个神谕,苏格拉底采取的是“反证法”:1、我知道自己没有智慧;2、神是不可能说谎的。于是他便得出结论: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无知,才被神认定为是最有智慧的人。因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是知识”。
其实在当时的人并不喜欢苏格拉底,尤其是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社会名流,被苏格拉底讥讽,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我们从苏格拉底的申辩投票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认为苏格拉底有罪的是二百八十一票,认为苏格拉底无罪的是二百二十票。苏格拉底的罪名有两项,一是不尊敬旧神,还引进外来的新神;二是所谓的“辩证法”教坏了社会青年。苏格拉底本人是不认罪的,但是因为判决程序是对的,即便结果错了,也应当遵守契约。
苏格拉底的朋友在想办法营救他出狱,但是他拒绝了。即便法律对他是不公正的,自己因为约法在前,不能因为受到不公正的裁决而选择破坏法律。苏格拉底毅然决然地饮下毒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据说是因为到处抬杠,得罪公众人物太多了,就这样被错误地处决了,虽然后来法律给苏格拉底平反并恢复了名誉,但斯人已去。
苏格拉底留下的智慧箴言是:“没有经过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也就是说人要思考人生的意义,并且要反思自己的人生。后来的哲学中,把哲学问题具体化为三大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里面包含了人的本质、人生价值、人生目的等重要的哲学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