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医疗保健品

时间:2024-01-06 02:42:19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专利名称:痔疮医疗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痔疮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痔疮是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男女老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和痛苦。现有技术中,治疗痔疮的中成药物及方法较多,但很少能彻底根治,且中药方剂原料药味组份较多,一般都在十几味以上,制作炮制也比较复杂。不宜推广普及。不仅如此,能有效预防痔疮类疾病发生的具有预防保健作用和兼顾治疗作用的保健类中药品则更为少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采取中药原料组味较少,实施较为简单的能够有效预防痔疮病发生兼顾治疗作用的医疗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痔疮医疗保健品,其选用带壳鸡蛋及制后蜈蚣粉,按每枚鸡蛋对应1-5克制后蜈蚣粉的比例,将蜈蚣粉通过鸡蛋透孔处投放其内烘烤炮制而成。
上述痔疮医疗保健品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1)选用带壳鸡蛋若干枚,在每枚鸡蛋的蛋壳一端开设透孔;准备适宜量的制后蜈蚣粉(2)按对应单枚鸡蛋的设定重量份,将制后蜈蚣粉从透孔处投到鸡蛋内;并从透孔处探入搅拌细杆进行搅拌;后将透孔处封闭;(3)将步骤(2)中获得鸡蛋,排放在顶部开放的炮制盘,并置于盘内干燥河沙中;将炮制盘放入炉中进行烘烤,直至整个鸡蛋达到能粉碎成粉末时的形态为止;(4)将上述步骤(3)中制得鸡蛋冷却后可直接作为丸状成品,或粉碎成粉末状作为散剂成品。
上述步骤(3)中,首先将炮制盘放入炭火炉中用炭火烘烤,烘烤时间为1小时至3小时,然后将炮制盘移入烘干炉中烘干,烘干时间24至72小时;冷却后即获得丸状成品。
上述步骤(3)中,在炮制盘中首先放入2至4厘米厚的底层干燥河沙,将步骤(2)中获得鸡蛋站立摆放在底层干燥河沙上,然后用干燥河沙将盘中鸡蛋覆盖严实。
上述鸡蛋的站立形态为透孔端朝下。
上述步骤(3)制得鸡蛋的蛋壳呈棕色或黄褐色。
本发明所选用的制后蜈蚣粉,可选自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蜈蚣,释名大龙。其干燥体性状为,呈扁平长条形,长9-17厘米,宽0.5-1厘米,全体由22个环节组成;性味与归经为,辛温有毒,归肝经。据传统中医学记载其功能与主治为,息风镇痛,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渴、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丹毒、秃疮、便毒、痔疮、痔漏和治疗心腹寒热、积聚、堕胎、去恶血等。所选用的鸡蛋,释名鸡卵、鸡子。其性味与归经为,甘、平、无毒、归肝肾经。据传统中医学记载其功能与主治为,除热火灼烂疮、镇心安五脏,止惊安胎,治妊娠天行、热疾狂走。及男性阴囊湿痒及开喉声、失音、治赤白带、久痢、产后虚痢、妇月阴疮、贼风麻痹,妇女白带、解热毒、下痢、小便不通,头疮、除烦热、补肾、痈疮、阴茎下疳和头身诸疮、软疖等。本发明将二者配伍进行烘烤炮制得到成品药剂,无毒副作用,具有行气活血化淤、清热解毒、止血排脓、消炎止痛、息风镇痛、通络散结攻毒。正常人长期服用,可有效预防各类痔疮病的发生。经痔疮患者临床验证,对治疗痔疮、瘰疬、痔漏、肛门便血、混合痔、痔肿出血等症特别有效,其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0%以上。同时,还能用于治疗阴疮、痈疳、阴囊湿痒、火灼烂疮、妇女白带、产后心痛、外阴出血、小便不通,及痈肿疮毒、崩漏下血、收涩止血等症。本发明只需采取两味中药原料,原料药味组份少,具有保健预防作用和较好的疗效,实施起来也较为简单,利于作为痔疮医疗保健品普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选定适宜数量的鸡蛋,将每枚鸡蛋一端蛋壳处开设透孔,每枚鸡蛋投入1克制后蜈蚣粉,可按下述相应步骤炮制得到成品制剂。
实施例二,选定适宜数量的鸡蛋,将每枚鸡蛋一端蛋壳处开设透孔,每枚鸡蛋投入2克制后蜈蚣粉,可按下述相应步骤炮制得到成品制剂。
实施例三,选定适宜数量的鸡蛋,将每枚鸡蛋一端蛋壳处开设透孔,每枚鸡蛋投入2.5克制后蜈蚣粉,可按下述相应步骤炮制得到成品制剂。
实施例四,选定适宜数量的鸡蛋,将每枚鸡蛋一段蛋壳处开设透孔,每枚鸡蛋投入3克制后蜈蚣粉,可按下述相应步骤炮制得到成品制剂。
实施例五,选定适宜数量的鸡蛋,将每枚鸡蛋一端蛋壳处开设透孔,每枚鸡蛋投入3.5克制后蜈蚣粉,可按下述相应步骤炮制得到成品制剂。
实施例六,选定适宜数量的鸡蛋,将每枚鸡蛋一端蛋壳处开设透孔,每枚鸡蛋投入4克制后蜈蚣粉,可按下述相应步骤炮制得到成品制剂。
实施例七,选定适宜数量的鸡蛋,将每枚鸡蛋一端蛋壳处开设透孔,每枚鸡蛋投入4.5克制后蜈蚣粉,可按下述相应步骤炮制得到成品制剂。
实施例八,选定适宜数量的鸡蛋,将每枚鸡蛋一端蛋壳处开设透孔,每枚鸡蛋投入5克制后蜈蚣粉,可按下述相应步骤炮制得到成品制剂。
实施例九,选定适宜数量的鸡蛋,将每枚鸡蛋一端蛋壳处开设透孔,每枚鸡蛋投入0.5克制后蜈蚣粉,可按下述相应步骤炮制得到成品制剂。
实施例十,选定适宜数量的鸡蛋,将每枚鸡蛋一端蛋壳处开设透孔,每枚鸡蛋投入6、7、8或9克制后蜈蚣粉,可按下述相应步骤炮制得到成品制剂。
上述各痔疮医疗保健品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1)选用带壳鸡蛋若干枚,在每枚鸡蛋的蛋壳一端开设透孔;准备适宜量的制后蜈蚣粉;(2)按对应单枚鸡蛋的设定(选定)重量份,将制后蜈蚣粉从透孔处投到鸡蛋内;并从透孔处探入搅拌细杆如细竹片等进行搅拌,搅拌的目的是使蜈蚣粉均匀地混合在蛋内液质当中;然后用洁净白纸片及食用级浆糊将透孔封闭;
(3)在炮制盘中首先放入2至4厘米厚的底层干燥河沙,将步骤(2)中获得鸡蛋站立(优选蛋壳透孔端侧朝下)摆放在底层干燥河沙上,然后用干燥河沙将盘中鸡蛋覆盖严实;将炮制盘放入炭火炉或烘干炉中进行烘烤。如,首先将炮制盘放入炭火炉中用炭火烘烤,烘烤时间为1小时至3小时,然后将炮制盘移入烘干炉中烘干,烘干时间为24至72小时;直至整个鸡蛋达到能粉碎(碾碎)成粉末时的形态为止;冷却后即获得丸状成品。该丸状成品的蛋壳呈棕色或黄褐色。
(4)将上述制得鸡蛋冷却后可直接作为丸状成品,或粉碎(碾碎)成粉末状作为散剂成品。
一、关于预防保健作用如若以预防保健为主,制剂中制后蜈蚣粉的含量以低于2克为佳。
以若干名长期久坐伏案及长期习惯性饮酒的痔疮易发性人群作为试验对象,每周周日早晨空腹服用一次该保健品,剂量为丸状成品一枚或相当于一枚丸状成品的散剂。服用期间未见痔疮病发病者。稍有征兆者也得以完全消除。
二、关于治疗作用的临床治疗及疗效评定如若以治疗为主,制剂中制后蜈蚣粉的含量以高于2克为佳。
第一试验组,病程3-7年的患者。服用方法,每日早晨空腹服用,剂量丸状成品一枚或相当于一枚丸状成品的散剂,连服3日为一个疗程。服用2-4个疗程后,治愈率达100%,痊愈后不留任何斑痕。
第二试验组,病程7-20年的患者。服用方法,每日早晨空腹服用,剂量丸状成品一枚或相当于一枚丸状成品的散剂,连服3日为一个疗程。服用5-7个疗程后,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0%以上,痊愈后不留任何斑痕。
一、特点1、轻度病程的患者,服用两个疗程,即可治愈。
2、中度病程的患者,服用3至6个疗程,即可治愈。
3、重度病程的患者,服用5至7个疗程,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0%以上。
4、患者在愈后不留任何斑痕,且未发现复发病例。
5、中药原料组份较少,制作简便。
6、用于治疗内痔、外痔及混合痔。
权利要求
1.一种痔疮医疗保健品,特征在于其选用带壳鸡蛋及制后蜈蚣粉,按每枚鸡蛋对应1至5克制后蜈蚣粉的比例,将制后蜈蚣粉通过鸡蛋透孔处投放其内烘烤炮制而成。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痔疮医疗保健品的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1)选用带壳鸡蛋若干枚,在每枚鸡蛋的蛋壳一端开设透孔;准备适宜量的制后蜈蚣粉;(2)按对应单枚鸡蛋的设定重量份,将制后蜈蚣粉从透孔处投到鸡蛋内;并从透孔处探入搅拌细杆进行搅拌;后将透孔处封闭;(3)将步骤(2)中获得鸡蛋,排放在顶部开放的炮制盘,并置于盘内干燥河沙中;将炮制盘放入炉中进行烘烤,直至整个鸡蛋达到能粉碎成粉末时的形态为止;(4)将上述步骤(3)中制得鸡蛋冷却后可直接作为丸状成品,或粉碎成粉末状作为散剂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首先将炮制盘放入炭火炉中用炭火烘烤,烘烤时间为1小时至3小时,然后将炮制盘移入烘干炉中烘干,烘干时间24至72小时;冷却后即获得丸状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炮制盘中首先放入2至4厘米厚的底层干燥河沙,将步骤(2)中获得鸡蛋站立摆放在底层干燥河沙上,然后用干燥河沙将盘中鸡蛋覆盖严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鸡蛋的站立形态为透孔端朝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制得鸡蛋的蛋壳呈棕色或黄褐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痔疮医疗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选用带壳鸡蛋及制后蜈蚣粉,按每枚鸡蛋对应1至5克制后蜈蚣粉的比例,将制后蜈蚣粉通过鸡蛋透孔处投放其内烘烤炮制而成。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选用带壳鸡蛋并在每枚鸡蛋的蛋壳一端开设透孔;将制后蜈蚣粉从透孔处投到鸡蛋内,并从透孔处探入搅拌细杆进行搅拌,后将透孔处封闭;将前述步骤获得鸡蛋摆放在顶部开放的炮制盘,并置于盘内干燥河沙中;将炮制盘放入炉中进行烘烤,直至整个鸡蛋达到能粉碎成粉末时的形态为止;冷却后可直接作为丸状成品。本发明只需采取两味中药原料,组份少,具有保健预防作用和较好的疗效,实施起来也较为简单,利于作为痔疮医疗保健品普及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P9/14GK1732994SQ20051004407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4日
发明者王光辉 申请人:王光辉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