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西汉学者、辞赋家。一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时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虽家贫而不慕富贵。40 岁后,始游京师。曾任宫廷低级官吏,历成、哀、平“三世不徙官”。一生悉心著述,曾仿《论语》作《法言》,仿《周易》作《太玄》,表述他对社会、政治、哲学等方面的思想,在思想史上有一定价值。另有语言学著作《方言》等。善辞赋,有模拟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而写的《甘泉》、《羽猎》,后世有“扬马”之称。较有特点的是他自述情怀的几篇赋,如《解嘲》、《逐贫赋》和《酒箴》等。晚年对赋的评论,为赋的发展和后世对赋的评价有一定影响。散文也有一定成就。明张溥辑有《扬侍郎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扬雄曾摸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四篇代表作。《河东赋》是其中之一。虽是摸拟,但仍显出他相当高的才华。他的赋不但有司马相如的宏伟气魄.而且更注意锤炼语言。《河东赋》(并序)以简洁的叙述开头,不落主客对话的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