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道家功法是根据道家功法的基本精神和功法总结写的,其中提创的 一些功法, 简单易学。很少出偏差。
【功法】
1、筑基
【精,气、神】,是人的(三宝)T筑基法, 为的是强化这(三宝)。
2、关窍
即我们身上所蓄积的精,先集中于丹田,在丹田培养成了气发出来,向下走,集中于会阴通过会阴,上升到尾闾。
只要有恒心, 能通过尾闾,就能继续通过夹脊、玉枕、而达到泥丸。一旦到了泥丸,便是下降的途径,当依序经由印堂,膻中,还返回到丹田。
3、静坐
筑基法,由静坐开始。
房间宜清洁,空气流通。
静坐时要用坐垫, 务必心静后再坐上去,如果心未静,可以散散步,等到心静以后再开始。
静坐服装,宜宽松自然,放松。
坐的方法,只要觉得舒服即可,不一定盘腿。静坐时专心,不要理会外界的声音,双眼闭起来,除弃一切杂念。嘴巴轻轻的闭住,舌头抵住上腭,流出唾液时就围吞。
4、呼吸
进入静坐后。 首先要调整呼吸。实行丹田呼吸法后,心境逐渐平静下来。心静后,闭起眼睛,将意念集中到丹田。如此引法,经过一百天左右,生理机能逐渐加强,而从丹田处发出一股暖气,暖气多了,便可开关展窍。
5、河车
丹田发出气后,继续静坐,如此气会逐渐蓄积,不但感到一股热力,而在丹田处会感到震动。
这时若将意念集中于丹田,则所聚集的气将充满丹田,向上下溢出。 向上溢出的气,只冲击上身,布行上去。但向下溢出的气,将下走会阴,似水管之导流。这些气到达会阴,有一股又热又痛痒的感觉。
通过会阴的气,往上行,到达尾闾。 很多人由于尾闾的关窍未通,使气到此停止,结果半途而废。
这时,要靠更强的忘念。凝集在丹田,在丹田培养强大的气,冲击到尾闾。在把意念凝集尾闾,尾闾处感到有 一股震动时,气已通过尾闾了。
通过尾闾的气,经过脊柱再上行,到达了夹脊。道过夹脊的感觉脊柱在中间。
气到达夹脊后,受阻情形较少, 只要意念凝集夹脊,气就通过了,而上行至玉枕的气,再达到头顶的泥丸。
泥丸以后,即往下行,大都能顺利通过印堂、膻中,而再回到丹田。
气在人体全身运行的经过,人致如上。气由丹田,一路升到泥丸,仙道称为进阳火。
由泥丸下降回到丹田谓之退阴符。合阳火、阴符二者,称之为河车,阳火较阴符为难,阳火的过程一口做到了,阴符也就简单了。
6、采药
以上述方法气转河布,当气能自由运行全身关窍, 在气升至泥丸时,不要立刻使其下降,利用意念集中的方法,使气停蓄于泥丸。 如此,口里的唾液变甜,咽下去会有股芳香的感觉。使气暂停泥丸,谓之温养。
经过温养后的气,变成“药”,这种功夫谓之采药,从此身体成为药,各种疾病就无法侵入,因此自能获得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