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耕莘(His Eminence Cardinal Thamos Tien Ken-Sin, S.V.D.;1890年10月24日-1967年7月24日)是天主教会枢机,字聘三,为第一位亚洲出身的枢机,同时也是第一位非白种人枢机,曾担任天主教北平(北京)总教区总主教、台北总教区署理主教等教职,并担任辅仁大学在台复校后第一任董事长。
田耕莘枢机,字聘三,中国近代天主教界著名人士,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枢机主教,也是远东地区第一位枢机主教。公元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10月24日,生于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
他的父亲是一位知识分子,1896年曾经在一座修道院里担任教师,不久就受洗入教。田耕莘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早逝,他12岁时受洗入教,随从圣福若瑟神父居住阳谷县坡里庄天主教堂,在此接受了启蒙教育后,入山东省兖州府修院攻读神学。几经周折,历尽艰辛,克服重重困难后,于1918年6月9日在山东省兖州府主教座堂——天主圣神堂领受铎品,成为一名天主教神父。
晋铎后马上展开传教工作,辛苦奔波十年后,加入圣言会,两年后的1931年2月7日,虔发圣愿,终生为圣言会士。1934年11月23日,任山东省阳谷监牧;1939年10月29日,由教宗庇护十二世,亲自祝圣为主教;1940年12月于阳谷教区朝城县创立了中华圣母传教修女会。
创立中华圣母传教修女会后,田耕莘主教虽为教区各项建设日夜忙碌,但仍不忘定期来院教授要理、拉丁文及神修讲话。他身教胜于言教,以纯朴、勤诚之行,以及主命唯从的精神化育了中华圣母传教修女会首届修女。1942年11月10日,田耕莘奉调山东省青岛教区主教。离开了他亲手所创的修会。
1945年12月24日,田耕莘主教由教宗庇护十二世宣布为远东首任枢机主教,并于次年,1946年2月18日,在罗马圣伯多禄大殿,接受枢机荣衔。
同年4月11日,田耕莘枢机蒙教宗任命为北平(北京)教区总主教。他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创立学校、创办报刊。
1950年10月,田耕莘枢机抵达罗马参加圣年开幕典礼后,自欧抵美,暂居芝加哥圣言会台克尼会院。他一心渴望去台湾,但没有获得教廷的批准,内心痛苦,无人能解。但他仍然找各种机会,到处演讲证道,以箔募传教基金,并向世人介绍中国当时的情况。经无数波折后,终于获准去了台湾,1957年9月13日安抵台北,至各教区巡视教务,并至嘉义教区梅山探视本会修女们。
1958年10月,田耕莘枢机强忍车祸骨折之苦,从台湾前往梵蒂冈选举教宗,成为第一位参与选举教宗的中国人,选出教宗若望二十三世。
1959年12月4日由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任命他为台北教区署理总主教, 1960年3月抵台就任。田耕莘枢机荣膺此任,遂逐步推行心中各项计划,任职期间,创建若瑟修道院、圣多玛斯神哲学院和耕莘医院,兼任台北辅仁大学董事长。以拓展教务:并为台北教区奠立了良好的基础。
1962年10月11日,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正式开幕,田耕莘枢机率领中国主教团参加大会。1963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逝世后,6月19日,田耕莘枢机再度前往梵蒂冈参与选举教宗。选出教宗保禄六世。
由于教区教务繁忙,田耕莘枢机又数度出国,长期劳碌之余,他古稀之体终难负荷,遂向教宗请辞总主教之职。于1966年3月1日,蒙教宗批准卸任,定居嘉义市圣言会会院,并由中华圣母传教修女会修女轮流照顾。但田耕莘健康已被他长期辛劳所侵蚀,静养一年后,于1967年7月24日病逝于中华圣母传教修女会圣马尔定医院。同年7月28日,安葬于台湾嘉义市圣言会会院中。
田耕莘保持着多项独特纪录:首位远东地区的枢机;第一位而目前也是唯一曾经在教宗选举机密会议中投票的中国籍枢机;不止一次,而是两次;目前领受红冠年期最长的枢机,由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六七年,共历二十一年五个月零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