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邹恒甫 北大

时间:2024-01-03 06:34:36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不得不说,随着时间推移,这事开始有点变味。此前,邹恒甫与北大进行“隔空喊话”,前者被人指摘为“躲猫猫”、“耍流氓”,后者也让人觉得装腔作势,有失体面。现在,邹恒甫与北大终于开始接触,通通电话发发邮件,换换态度改改说辞,丢说一句“我说话往往夸大,这是我的一贯风格”,让人觉得这个教授有点不靠谱,公共信誉也大为折损。

北大没有放过这样的机会,继续上下求索,加大对邹恒甫的反击,推出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痛斥邹恒甫以激烈言论煽动裹挟民意,强调其行的不是一种善意、真诚、负责的批评。这样的道德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有失身份,乱了方寸,不惜上窜下跳,试图揭开邹甫道德外衣下的“小”。

随后,北大终于施以法律拳头,正式起诉邹恒甫 称“奸淫”闹剧影响形象。

从来也没有多少人真认为邹恒甫有多么高大呀。特别是随着邹恒甫自认“夸大”成性,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相信会自然迅速矮化的,根本就不用北大就去踩上那几脚。就算邹恒甫形象不佳,哪怕就真是所谓的卑鄙小人,那就能能凸显北大的形象高大了吗?一个真正高大的人,根本不需要把矮个子摁在身下来显其伟岸。对北大来说,要维护形象,就别绕开真相。

也许有人说,北大揪住邹恒甫,不就是想索取真相的证据吗?这里我先引用一下央视的调查——你相信邹恒甫的爆料吗?16981人相信,而不相信的只有326,98%以上的人选择了相信,哪怕爆料没有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这个结果足以说明,人们相信北大可能存在那样的“丑事”,不是因为邹恒甫爆的料,而是北大不能自证清白,也没有选择以公共理性的姿态去寻求他证。北大现在最大悲哀,就是希望通过把邹恒甫打趴下,来凸显其高大形象。

形象到底是什么东西?形象到底靠什么来维护?说到形象,很多人可能想到那就是样子肖像,那就是形状象征,那就是生动展示。好的形象能带来美感和收益,不好的形象都遭受抛弃与鄙夷。于是,这世间有人为了外在形象,不顾内在修养;有权力为自身形象,打造政绩工程。从个人到组织,都对对形象的诉求。在这起事件中,邹恒甫有点不太顾及自己形象了,而北大拼命维护形象,结果劲用过了,用偏了,给人的感觉形象更加变形。当然,还有一些站着或躺着中枪的人,比如院长教授,以爆料中梦桃源餐厅的姑娘,他们形象需要被还原。

如果这些形象主体都只知道站在自身角度,不惜一切代价去忙着打造和维护各自形象,到最后,谁都不可能有美好的形象。因为真相是客观的,是要走出自我意识主导的。现在,人们不相信北大,也不相信邹恒甫,甚至对梦桃源餐厅那些姑娘也都会有人怀疑,这本身就说明,在这件事上,没有什么比真相更重要。邹恒甫作为个体,迟迟不能提供证据还原真相,或者他本身就没有证据在信口开河,这实际上也都是私德问题,如果真的挑战了法律底线,就应该寻求法律的公共理性来解决。

曾有独立自主,宽容开放传统的北大,到现在为止仍然希望通过与一个公民进行贴身的“肉搏战”,来提高其形象,这才是最可笑也最可辈的。北大与其花费那么大代价来与邹恒甫较劲,还不如好好想想,为什么北大这些年自身形象会毁损到这种地步,为什么去年会出现北大教授以帮助上大学诱骗女高中生与其发生性关系,为什么北大在权力面前会失去起码的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

弄懂了这一切真相,北大或许才能真正找到维护自身形象的路径。至于对待一个人的邹恒甫,套用一句老话,那就是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起诉邹恒甫不是什么坏事,但北大在探寻事情真相方面,仍然没站起来。要知道,在公共事件面前,谁的形象,其实也都不如真相更重要。拥有了真相,才能拥有不会变质的形象。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